医生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抑郁倾向的研究

医生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抑郁倾向的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医生因职业紧张所致的职业倦怠和抑郁问题越来越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医生群体的健康状况下降势必导致其工作绩效和医疗服务质量的下降。国外一些研究表明,医生的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程度较高,抑郁倾向明显。国内对职业紧张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医生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抑郁的发生呈现升高趋势,但对于三者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不多。本课题组在2008年对辽宁省5城市20家医院4000余名医务人员的调查中发现,职业紧张源、职业紧张反应和抑郁症状之间存在直接和间接作用关系。本研究目的是分析医生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阐明医生职业倦怠、职业紧张和抑郁倾向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对于促进我国职业心理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有效预防医生因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抑郁倾向,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根据以往的文献分析和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提出如下假设模型:假设1:医生职业紧张变量对职业倦怠各个维度有显著的主效应,工作自主,社会支持和回报对医生职业倦怠和抑郁倾向具有调节作用:假设2:医生工作要求—自主和付出—回报失衡变量组合对职业倦怠和抑郁倾向具有预测作用;假设3:医生职业倦怠在职业紧张和抑郁倾向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按照假设模型和前期工作基础,本次调查设计内容包括医生的一般情况调查、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抑郁倾向、工作满意度和焦虑的调查,本文主要针对医生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抑郁倾向调查结果,依照“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的中介影响-抑郁倾向”的假设思路,建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抑郁倾向”理论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假设模型进行验证。对象与方法以辽宁省6个城市7所三甲和二甲医院的1300名医生为研究对象,应用工作内容问卷(JCQ)、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工作倦怠问卷(MBI)和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测量医生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抑郁倾向,采用医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收集人口统计学信息。使用Epidata3.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一录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利用分层回归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各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力,应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软件Lisrel8.70验证职业倦怠在职业紧张和抑郁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人口统计学变量在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抑郁倾向的关联关系中并无显著作用。医生的工作要求、付出与超负荷对职业倦怠和抑郁倾向具有显著的主效应;工作自主、社会支持和回报对职业倦怠和抑郁倾向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低要求—低自主和高要求—低自主(紧张型),低付出—低回报和高付出—低回报(紧张型)以及高负荷,均与抑郁倾向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关联(OR值分别为1.468,1.417,1.494,1.606和2.191)。在控制了职业倦怠各维度的影响后,抑郁倾向发生的相对危险度显著降低。工作自主—控制模式(JDC)和付出—回报失衡模式(ERI)联合应用对职业紧张对职业倦怠和抑郁倾向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倦怠在职业紧张和抑郁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结论职业紧张变量对职业倦怠各个维度有显著的影响,调节变量可以缓解并降低职业倦怠和抑郁倾向。工作要求过高、付出过多以及工作超负荷均会增加医生职业倦怠和抑郁倾向的发生。提高医生的工作自主度,增加对医生的社会支持以及提升医生的成就感,对职业倦怠与抑郁倾向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工作要求—自主模式和付出—回报失衡模式联合应用对职业倦怠和抑郁倾向有较好的预测作用。职业倦怠在职业紧张和抑郁倾向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通过调节职业倦怠,可以显著降低医生抑郁倾向的发生。作为职业紧张可能的负面结果,职业倦怠对抑郁倾向的发生有显著的负面效应,在抑郁倾向的发生过程中起了中介作用。

论文目录

  • 一、摘要
  • 中文论著摘要
  • 英文论著摘要
  • 二、英文缩略语
  • 三、论文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四、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五、参考文献
  • 六、附录
  • 综述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职业紧张对中小企业职业人群失眠影响的研究[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5(09)
    • [2].护士职业紧张、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研究[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2(08)
    • [3].职业紧张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 职业与健康 2018(18)
    • [4].医务人员职业紧张与健康[J]. 海南医学 2010(19)
    • [5].职业紧张与延迟退休态度的关系:成就动机的调节作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16)
    • [6].职业紧张的概述[J].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6(01)
    • [7].浅议职业紧张[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4(10)
    • [8].职业紧张的干预现状[J].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3(02)
    • [9].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职业紧张状况研究进展[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9(01)
    • [10].职业紧张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J]. 广州医药 2008(04)
    • [11].护士职业紧张因素对工作满意感影响的调查分析[J]. 护理研究 2013(22)
    • [12].职业紧张研究综述[J]. 昌吉学院学报 2008(02)
    • [13].狱警职业紧张程度与神经递质水平变化研究[J]. 中国职业医学 2011(05)
    • [14].基础护理中职业紧张与疲劳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08(27)
    • [15].高职教师职业紧张与高血压的关系探讨[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5)
    • [16].职业紧张的研究现状与方向[J]. 文学界(理论版) 2011(03)
    • [17].不同夜班次数和婚姻状况对护士职业紧张状况的影响[J].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5(03)
    • [18].职业紧张对不同职业人群抑郁症状影响[J]. 中国公共卫生 2015(10)
    • [19].职业紧张对超净车间女工生殖内分泌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S1)
    • [20].石油工人不同紧张水平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3(06)
    • [21].职业紧张与血清脂联素的相关性调查[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3(04)
    • [22].护士职业紧张现状调查分析[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7(05)
    • [23].职业紧张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干预[J]. 山东医药 2010(15)
    • [24].国内护士职业紧张研究现状[J]. 职业与健康 2014(13)
    • [25].综合干预治疗对高泌乳素不孕患者的影响研究[J]. 现代医学 2013(06)
    • [26].教师职业紧张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进展[J]. 职业与健康 2011(20)
    • [27].职业紧张与职业人群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05)
    • [28].职业紧张研究中的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3(07)
    • [29].包头市医务人员职业紧张及健康状况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0(08)
    • [30].大学教师工作特征和满意感的调查分析[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9(04)

    标签:;  ;  ;  ;  ;  

    医生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抑郁倾向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