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和考琳·麦卡洛的《荆棘鸟》是两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反映爱情故事的作品。每一部小说都有它们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飘》把美国内战和人民的苦难生活有机的统一在一起。这部小说以美国内战期间极度萧条的状况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独立的女主人公悲惨的爱情故事。而《荆棘鸟》是一部家世小说,生动的描述了一家三代在澳大利亚的生活、爱情、以及死亡经历。然而这两部作品有着不少相同之处,例如其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塑造等,尤其是其所展示的主题思想。所有这些都是本文对《飘》与《荆棘鸟》两部作品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主题思想是文学作品的精髓,体现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洞察和思考,而人物则是主题思想的承载者。因此,主题和人物是密切联系的。在一部文学作品中,主题是灵魂人物则是主题的具体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对这两部作品中相对应的人物的比较分析来探究两部小说所共同反映的主题—爱与恨、快乐与痛苦、生与死。爱情主题是被称之为文学创作中的永恒主题,也是自文学产生以来就有的最古老的主题。千百年来,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爱情这个主旋律一直在不停地演奏着,并且在不断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就爱与恨这个主题而言,本文主要通过对两部作品中相对应的两组人物斯嘉丽与梅吉、埃伦与菲奥娜的分析来探究她们的爱。她们所追求的都是具有现代意识的知己之爱。这四位女性对于爱情的理解也是超时代的。这四位女性形象的最耀眼之处就在于她们敢于追求爱情以及对爱情的忠诚。快乐与痛苦也是作家们钟爱的主题。欢乐与悲伤不会单独存在,这两者是依附于彼此而共同存在的。人们对快乐与痛苦的见解将会决定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关于快乐与痛苦这个主题,本文通过对两个男主人公阿希礼和拉尔夫悲惨的爱情经历的分析揭示了存在于他们内心深处的矛盾,同时也更深刻的揭示出他们的悲惨命运不仅源自他们自身的弱点还源自于它的社会和历史的根源。生与死也是文学创作中永恒的主题。事实上,这两者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而。在某种程度上,它们是二种对勇敢最高贵的显示。关于生与死的主题,本文探究了这两部作品中象征主义的运用,对《飘》中马与火以及《荆棘鸟》中荆棘鸟的象征意义进行了分析。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揭示出这两部文学作品中体现的生命美学:守望与追求是对人的本体意识的保留,对人类欲望的肯定,也是对人的本性的升华。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飘》中女性价值观的表现研究[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4)
- [2].临摹《飘》[J]. 美与时代(中) 2019(08)
- [3].小说《飘》中的女性主义再思考[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12)
- [4].从生态批评视角看《飘》中的人与自然[J]. 文教资料 2016(26)
- [5].浅析《飘》中塑造的女性形象[J]. 北方文学 2018(11)
- [6].《飘》中郝思嘉的形象魅力分析[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6(10)
- [7].以生态批评视角重释经典作品——以小说作品《飘》为例[J]. 知识窗(教师版) 2016(11)
- [8].《飘》中郝思嘉形象魅力解读[J]. 中华少年 2017(02)
- [9].《飘》中斯嘉丽的矛盾心理分析[J]. 商业故事 2016(24)
- [10].女性主义思想在《飘》中的体现[J]. 芒种 2016(22)
- [11].对我影响深刻的一本书——《飘》[J]. 儿童与健康 2017(01)
- [12].大俗·大雅[J]. 参花(下) 2017(02)
- [13].傅译版《飘》——不可复制的惊艳[J]. 北方文学 2016(17)
- [14].略议小说《飘》中的女性意识[J]. 青年文学家 2016(35)
- [15].我眼中的《飘》[J]. 北方文学 2016(17)
- [16].《飘》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 明日风尚 2016(24)
- [17].浅析《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点和生活观[J]. 学园 2016(35)
- [18].浅析《飘》译者主体性的体现[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03)
- [19].《飘》中郝思嘉的女性主义解读[J]. 青春岁月 2017(15)
- [20].浅析斯嘉丽在《飘》中的性格分析[J]. 明日风尚 2017(05)
- [21].《飘》[J]. 海峡影艺 2013(03)
- [22].坚韧的力量——读《飘》有感[J]. 少先队小干部 2010(Z2)
- [23].《飘》中南北方文化冲突的文学镜像[J]. 散文百家(理论) 2020(10)
- [24].无辜的《飘》[J]. 金山 2020(11)
- [25].解读《飘》中郝思嘉的女性意识[J]. 戏剧之家 2020(27)
- [26].论傅东华对英美文学的翻译策略与技巧——以美国小说《飘》翻译为例[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7)
- [27].浅析《飘》中卫希礼的性格特点[J]. 中华辞赋 2019(10)
- [28].《飘》中女性家庭地位变化的研究[J]. 参花(上) 2019(12)
- [29].《飘》:从畅销到经典[J]. 译林 2014(06)
- [30].读《飘》有感[J]. 四川文学 20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