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案立法修改若干问题研究

刑法修正案立法修改若干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刑法修正案是修正刑法的一种方式,在世界各国都发挥着保持刑法典的稳定和促进刑法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的作用,在我国尤其如此。我国自从颁布1997年刑法以来只出台过一部单行刑法,以后皆以刑法修正案的形式修正刑法,足可见我国立法机关对刑法修正案的偏爱。采用刑法修正案模式修正刑法,确实发挥了保持刑法稳定并与时俱进的功能,但是刑法修正案模式在立法理论和技术上存在的缺陷也渐渐浮出水面,探讨这些缺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本文的写作目的。全文由导言和五个部分构成。导言部分,简单地论述了这篇文章的写作初衷。第一部分回顾了我国刑法修正案模式产生的背景、特征和意义,阐述了刑法修正案模式存在的必要性,比较了刑法修正案和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以加深对修正案模式的理解;第二部分着重论述了刑法修正案的时间效力和在判决书中的援引问题,同时对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提出质疑;第三部分论述了刑法修正案的缺陷,主要从修正主体、修正体例和修正技术方面展开,尽力对目前刑法修正案的缺陷作一个较全面的论述和分析,为完善该模式找到对策提供源头;第四部分描述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刑法修正方面的模式和经验,并比较了中外刑法修正的异同,以期对我国刑法修正模式的完善起到借鉴作用;最后一个部分是全文的重点,论述了刑法修正模式的完善途径,主要从三个方面去完善,在修订的主体上,应以法律加以明确,且不得存在违宪的成分;在修订的体例上,应该更加严肃和严格,增强刑法规范的协调性;在立法的技术上,应该更精益求精,仔细斟酌,使刑法修正案模式更加完美地发挥其功能!由于能力所限,加之在完善刑法修正案模式方面资料甚少,故笔者的论述肯定存在浮于表面之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使我国刑法修正案模式更加完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概述
  • 一、我国刑法修正案模式产生的背景、意义
  • 1、我国刑法修正案模式产生的背景
  • 2、刑法修正案模式产生的意义
  • 二、刑法修正案的定义、特征
  • 三、刑法修正案与单行刑法以及刑法解释的关系
  • 1、与单行刑法的关系
  • 2、与立法解释的关系
  • 3、与司法解释的关系
  • 第二章 刑法修正案的司法适用
  • 一、刑法修正案的时间效力
  • 二、刑法修正案在裁判文书中的援引
  • 第三章 修正案模式存在的缺陷
  • 一、刑法修正案的立法权主体存在违宪之嫌
  • 二、刑法修正案在立法体例上的缺陷
  • 1、关于罪名的体系问题
  • 2、关于“刑法第X 条之一”的问题
  • 3、刑法修正案的颁布形式问题
  • 三、刑法修正案在立法技术上的缺陷
  • 1、刑法修正过于频繁
  • 2、罪名确定滞后
  • 3、内容不够周延
  • 4、用语不够严密
  • 5、罪刑不相适应
  • 第四章 中外刑法修正模式的比较
  • 一、国外刑法的修正模式
  • 二、中外刑法修正模式的比较
  • 第五章 刑法修正案模式的完善途径
  • 一、刑法修正案的修正理念需要加以明确
  • 二、刑法修正案的修正技术需要加以提高
  • 1、关于罪名的确定
  • 2、模糊语言的运用
  • 3、空白罪状的应用
  • 三、刑法修正案的立法权归属应该明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德国刑法典修正视野下的刑事政策与刑法科学关系研究[J]. 中国应用法学 2019(06)
    • [2].我国当前经济犯罪的刑法调控[J]. 法制博览 2020(02)
    • [3].刑法法律地位在司法中运用探究[J]. 法制博览 2020(03)
    • [4].聚众犯罪的情境性特征及刑法规制分析[J]. 法制博览 2020(07)
    • [5].提升刑法工作科学性的措施分析[J]. 法制博览 2020(07)
    • [6].探讨刑法中社会危害性概念之界定[J]. 法制与社会 2020(04)
    • [7].版权法与刑法的衔接——以法益的立法保护为路径[J]. 中国出版 2020(06)
    • [8].刑法的伦理性分析[J]. 法制博览 2020(10)
    • [9].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分析[J]. 法制博览 2020(10)
    • [10].科技风险的刑法焦虑与回应[J].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0(01)
    • [11].预防刑法差异化表现及其本质初探[J].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0(02)
    • [12].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刑法的社会定位及其回归路径[J]. 农家参谋 2020(11)
    • [13].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及其保护研究[J]. 法制博览 2020(14)
    • [14].网络刑法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法制博览 2020(19)
    • [15].刑法类型化的规范功能与刑法价值功能[J]. 时代法学 2020(03)
    • [16].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立法保护研究[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 [17].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交互作用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20)
    • [18].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辩证应用[J]. 法制与社会 2020(20)
    • [19].刑法法理之展开范式:逻辑下的“论证”教学[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0].关于经济刑法重构的思考[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1].论刑法目的解释[J].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20(04)
    • [22].金融创新的刑法禁区[J]. 法制博览 2020(25)
    • [23].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浅析[J]. 法制博览 2019(18)
    • [24].关于刑法情节显著轻微规定的思考[J]. 法制博览 2019(21)
    • [25].论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J]. 法制与社会 2019(33)
    • [26].从平等到对等:刑法平等原则的教义学深入[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20)
    • [27].转型期中国刑法立法的回顾与展望——“历次刑法修正评估与刑法立法科学化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J]. 人民检察 2017(21)
    • [28].公安院校刑法教学模式改革之探析[J]. 法制与社会 2018(32)
    • [29].刑法的理性探讨[J]. 中国市场 2016(45)
    • [30].对风险刑法理论的批判与反思探究[J]. 法制与社会 2016(32)

    标签:;  ;  ;  ;  ;  

    刑法修正案立法修改若干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