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磨牙直接盖髓术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肌动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大鼠磨牙直接盖髓术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肌动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磨牙MTA直接盖髓术后的动物模型,观察牙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肌动蛋白的分布规律和表达变化,进一步明确其在参与牙髓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为临床上牙髓的保存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中心提供的雄性Wistar大鼠35只,体重250-280g,2-3个月,口腔卫生状况良好,无龋齿及牙周疾病。将3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1d、3d、5d、7d、14d、28d、正常对照组,随机选取一侧上颌第一磨牙作为实验侧。将大鼠按3ml/kg用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仰卧式固定,2%碘酊消毒口腔,75%酒精棉球消毒实验侧,用装有球钻的高速涡轮机于面近中窝向下钻磨,直至窝洞底部透出粉红色,在洞底中央用直径0.5mm的钢性锐利探针轻探暴露牙髓,生理盐水冲洗,无菌棉球轻压止血后立即将少量MTA置露髓孔处,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正常组不做处理,作为对照。分别在手术后1d、3d、5d、7d、14d、28d将动物麻醉,用4%多聚甲醛灌流固定直至四肢尾巴变得僵硬后取出磨牙区组织,修整周围牙龈及牙槽骨等软硬组织,暴露出根尖,再固定48h后置10%EDTA中脱钙4w,流水冲洗过夜,去除玻璃离子充填物。常规石蜡包埋,制备硬组织切片,切片厚度为5μm。随机选择经过露髓孔的切片进行HE染色及对VEGF和肌动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用ImagePro-Plus软件分析VEGF和肌动蛋白的阳性细胞百分比数和染色强度并进行综合评分。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按α=0.05的检验水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VEGF表达变化正常组VEGF呈强阳性表达在血管内皮细胞中,呈弱阳性或无着色表达在成牙本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随着盖髓时间的延长,VEGF表达强度呈先增强后降低最后接近正常水平的趋势,表达部位主要位于血管内皮细胞、成牙本质细胞、成纤维细胞中。其中3d表达开始增强,5d最强,7d、14d略有降低,到28d时基本接近正常水平。七组间染色强度比较Kruskal-WallisH检验结果是:H=24.425,P<0.05,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七组染色强度不完全相同。组间两两比较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是:1d和14d、28d组,正常和1d、14d、28d组比较统计学结果均为P>0.05,认为1d和14d、28d组,正常和1d、14d、28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染色强度无明显不同;1d和3d、5d、7d组比较,正常和3d、5d、7d组比较,统计学结果均为P<0.05,认为1d和3d、5d、7d组,正常和3d、5d、7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染色强度不同;3d和5d组,7d、14d、28d组比较,统计学结果均为P>0.05,认为3d和5d组,7d、14d、28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染色强度无明显不同;3d和7d、14d、28d组,5d与7d、14d、28d组比较统计学结果均为P<0.05,认为3d和7d、14d、28d组,5d和7d、14d、28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染色强度不同。2肌动蛋白表达变化正常组肌动蛋白呈强阳性表达在成牙本质细胞中,呈阳性表达在血管内皮细胞中。随着盖髓时间的延长,肌动蛋白表达强度呈先降低后增强最后接近正常水平的趋势,表达部位主要位于成牙本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3d一些成牙本质细胞排列紊乱,肌动蛋白呈阴性表达,5d、7d随着成牙本质细胞的增多,肌动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到28d肌动蛋白的表达基本恢复正常水平。七组间染色强度比较Kruskal-WallisH检验结果是:H=19.637,P<0.05,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七组染色强度不完全相同。组间两两比较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是:正常和1d、5d、7d、14d、28d组,1d和5d、14d、28d组比较,统计学结果均为P>0.05,认为正常和1d、5d、7d、14d、28d组,1d和5d、14d、28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染色强度无明显不同;正常和3d组,1d和3d、7d组比较,统计学结果为P<0.05,认为正常和3d组,1d和3d、7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染色强度不同;3d和5d、7d、14d、28d组比较,统计学结果均为P<0.05,认为3d和5d、7d、14d、28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染色强度不同;5d与7d组,7d和28d组比较,统计学结果均为P<0.05,认为5d和7d组,7d和28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染色强度不同;7d和14d组,5d、14d、28d组比较,统计学结果均为P>0.05,认为7d和14d组,5d、14d、28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染色强度无明显不同。结论:1VEGF在MTA盖髓下的牙髓中呈先降低后增高再到接近正常水平的变化趋势,这可能与牙髓损伤后的防御性反应和自身修复方式有关。2肌动蛋白在MTA盖髓下的牙髓中呈先增强后减弱再逐渐增强的变化趋势和区域性分布特点,这可能与牙髓损伤的自身修复和成牙本质细胞排列方式有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直接盖髓剂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地域性户外音乐节的视觉分析——以MTA天漠音乐节为例[J]. 设计艺术研究 2020(03)
    • [2].牙科显微镜联合MTA修复治疗髓底穿孔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处方药 2020(06)
    • [3].MTA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疗效评价[J]. 科技资讯 2016(27)
    • [4].对比氢氧化钙与MTA直接盖髓效果研究[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5].比较MTA与氢氧化钙应用于直接盖髓术的临床疗效对比[J]. 海峡药学 2017(07)
    • [6].MTA专业课程《旅游市场学》案例教学程序[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6(09)
    • [7].MTA应用于乳磨牙直接盖髓术的临床研究[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5(05)
    • [8].恒磨牙MTA直接盖髓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5(01)
    • [9].氢氧化钙和MTA用于年轻恒牙部分活切术的疗效观察[J]. 淮海医药 2013(03)
    • [10].MTA用于根端囊肿根尖倒充填的临床评价[J].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3(05)
    • [11].MTA应用于切髓术、根尖诱导成形术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 2011(12)
    • [12].MTA修补乳磨牙龋源性髓底穿孔[J]. 交通医学 2009(03)
    • [13].MTA与银汞合金作为根尖倒充填材料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14)
    • [14].MTA充填外伤年轻恒牙1例[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23)
    • [15].MTA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效果研究[J]. 医药论坛杂志 2020(11)
    • [16].MTA对年轻恒前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15)
    • [17].MTA家族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探讨[J]. 现代肿瘤医学 2020(22)
    • [18].氢氧化钙糊剂与MTA在根尖诱导术中疗效的比较[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3(31)
    • [19].MTA用于年轻恒牙直接盖髓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4(01)
    • [20].MTA与氢氧化钙在直接盖髓术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04)
    • [21].MTA用于冠折露髓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1例[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5(03)
    • [22].MTA在根尖手术中的应用47例观察[J]. 中国美容医学 2012(14)
    • [23].MTA直接盖髓术治疗年轻恒牙露髓效果观察[J]. 山东医药 2011(26)
    • [24].MTA和氢氧化钙在年轻恒前牙冠折活髓切断术的应用[J]. 西南国防医药 2017(07)
    • [25].MTA用于乳磨牙深龋活髓切断术的疗效评价[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5(05)
    • [26].MTA在青少年畸形中央尖预防性治疗中的应用[J]. 现代实用医学 2014(06)
    • [27].MTA直接盖髓术治疗年轻恒前牙外伤意外露髓临床观察[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3(02)
    • [28].MTA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疗效[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17)
    • [29].MTA与碘仿氢氧化钙糊剂盖髓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10)
    • [30].MTA和氢氧化钙用于乳牙活髓切断的临床评价[J]. 新疆医学 2013(06)

    标签:;  ;  ;  ;  

    大鼠磨牙直接盖髓术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肌动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