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长穗偃麦草矮秆种质系的遗传分析与矮秆基因标记定位研究

小麦—长穗偃麦草矮秆种质系的遗传分析与矮秆基因标记定位研究

论文摘要

利用远缘杂交技术把小麦近缘属的有益基因导入小麦,不仅可以提高常规育种遗传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同时还可以为小麦遗传育种创造了新的种质资源。山农31504-2、31540-3和31505-1是从小麦-长穗偃麦草杂交后代中选育的矮秆种质系,本研究主要从形态学、细胞学、分子学水平对其进行鉴定,同时对31504-2携带的矮秆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分析和染色体定位。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31504-2、31504-3和31505-1是在31504、31505后代中选育的一批矮秆种质材料,株高50cm左右,表现各不相同。经赤霉素(GA)鉴定,三个矮秆种质材料均为赤霉素反应不敏感类型。(2)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表明31504-2、31504-3和31505-1染色体数目均为2n=42,减数分裂中期花粉母细胞大多数为21个二价体,说明这三个种质系在细胞学上比较稳定。为进一步明确染色体组成,利用长穗偃麦草基因组DNA为探针,中国春基因组DNA为封阻,进行荧光原位杂交(GISH)鉴定。结果表明:31505-1为小麦-长穗偃麦草代换系,31504-2和31504-3没有检测到黄绿色杂交信号,可能是易位片段太小。(3)利用长穗偃麦草特异标记对材料进行PCR检测,其中特异标记2Ee-1F/R在山农31504、31504-1、31505、31505-1中扩增出长穗偃麦草的特异带。推测携带矮秆基因的外源片段可能与第二同源群有关。(4)利用山农31504-2与高秆材料中国春杂交获得F1和F2群体,F1株高为双亲中间值,并且在F2群体中出现矮秆(﹤70cm)、中秆(70-100cm)和高秆(﹥100cm)三种类型。经卡方检验,分离比例符合1:2:1,说明此矮秆基因是一个不完全显性单基因。(5)利用2700多对SSR、EST-SSR和STS引物,在亲本中国春和31504-2中筛选差异明显、带型稳定的多态性标记,结合优选小群体法(PSG),获得4个SSR标记和3个STS标记。然后利用31504-2/中国春F2群体(425个单株)验证,记录各单株带型。利用MAPMAKER 3.0进行遗传分析,构建了一个长度为72.8cM的遗传图谱。7个标记顺序依次为:Xwmc41–Xmag4059– Xmag3596–Xcfd168–Xcfd267–Xmag1280–Xwmc18。(6)利用软件IciMapping3.0进行完备区间QTL检测,在标记Xwmc41与Xmag4059之间找到一个主效基因位点,LOD值很高。把控制矮秆的基因作为单基因进行定位,同样将该基因定位在标记Xwmc41与Xmag4059之间,标记Xwmc41和Xmag4059与矮秆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7.4cM和11.4cM。根据前人对7个标记的定位结果,确定山农31504-2的矮秆基因定位于2DL染色体上。(7)利用7个多态性标记对长穗偃麦草、中国春、31504-2和31504-3等相关材料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标记Xwmc41、Xmag4059和Xmag3596在长穗偃麦草和31504-2中扩增出大小相同的特异带,证明含矮秆基因的片段来自长穗偃麦草,从而验证了矮秆基因的来源。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小麦矮秆基因的研究
  • 1.1.1 小麦矮化基因的类型
  • 1.1.2 小麦矮秆基因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 1.1.3 小麦矮秆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
  • 1.1.4 矮秆基因在我国小麦改良中的利用
  • 1.2 长穗偃麦草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利用
  • 1.2.1 小麦-长穗偃麦草易位材料的产生途径
  • 1.2.2 小麦-长穗偃麦草远缘杂交材料的鉴定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技术路线
  • 2.2.1 矮秆种质系材料的鉴定
  • 2.2.2 矮秆基因的标记定位
  • 2.3 试验地点
  • 2.4 试验方法
  • 2.4.1 细胞学方法鉴定材料
  • 2.4.2 苗期赤霉酸鉴定
  • 2.4.3 长穗偃麦草特异标记鉴定
  • 2.4.4 农艺性状调查
  • 2.4.5 矮秆基因的遗传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矮秆种质系材料鉴定结果
  • 3.1.1 田间农艺性状特点
  • 3.1.2 赤霉素鉴定结果
  • 3.1.3 细胞学特点
  • 3.1.4 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
  • 3.1.5 长穗偃麦草特异标记鉴定结果
  • 3.1.6 矮秆种质系的株高遗传特点
  • 3.2 矮秆基因的标记分析
  • 3.2.1 矮秆基因连锁标记的筛选
  • 3.2.2 标记与矮秆基因的连锁分析
  • 3.3 矮秆基因染色体定位
  • 4 讨论
  • 4.1 赤霉酸作用
  • 4.2 矮秆材料的鉴定
  • 4.3 矮秆基因的定位
  • 4.4 矮秆基因的连锁标记
  • 4.5 矮秆基因的来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硕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小麦—长穗偃麦草矮秆种质系的遗传分析与矮秆基因标记定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