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暴力与温情中穿梭 ——论余华小说的苦难主题

在暴力与温情中穿梭 ——论余华小说的苦难主题

论文摘要

在我国新时期的文学中,余华是一位相当引人关注的作家。从20世纪80年代凭借其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步入先锋作家行列开始,就以其独特的风格、个人感觉及所开拓出来的与传统叙事完全背离的创作方式而成为一位再也无法令人忽视的新生代作家,他以循环往复的情节叙述,单一本质的人物形象,冷淡甚至冷漠的叙事语言表达了他个人对于生存的某种态度,表达了他所感受到的世界的真实,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加接近真实。”而这种真实在余华笔下展现出来的是无边无际的欺诈、暴力、杀戮、荒诞以及人性之恶,这幅图景为我们提供了余华20世纪80年代小说的主题——苦难。然而,余华并不是一个按一成不变的风格写作的作家,而是一个逐步变化,并在变化中日趋成熟的作家,正如他自己所说:“作为作家本人,主观上总是想往前走,总是想变化。”以1991年的《在细雨中呼喊》为过渡,1992年、1995年与2006年的长篇《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及《兄弟》则充分地显示出了余华新的小说创作风格的形成与成熟。相应地,其20世纪80年代小说的主题——苦难在这一阶段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即从原来的暴力与死亡表达形式逐渐转变为温情和悲悯。苦难主题的两种不同表达形式,使得研究余华小说主题有了深层次的意义。本文对余华小说创作主题的考察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分析余华小说苦难主题形成的原因:西方文化的滋润、童年生活的经验及早年工作的经历、文革的潜在记忆;第二部分通过文本解读,剖析作家在先锋立场下对人生与生存问题的拷问,分别从暴力与死亡、温情与悲悯两个方面,揭示余华小说的苦难主题及其意义;第三部分从构建精神的真实、超越先锋的写作以及生存意义的探寻等方面考察余华小说苦难主题的深层意蕴。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论:关于先锋文学
  • 一、苦难主题探源
  • (一) 西方文化的滋润
  • (二) 童年生活的经验及早年工作的经历
  • (三) 文革的潜在记忆
  • 二、苦难主题的呈现
  • (一) 暴力与死亡
  • (二) 温情与悲悯
  • 三、苦难主题的深层意蕴
  • (一) 构建精神的真实
  • (二) 超越先锋的写作
  • (三) 生存意义的探寻
  • 结语:对余华小说主题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在暴力与温情中穿梭 ——论余华小说的苦难主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