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论文题目: 我国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国民经济学

作者: 罗文华

导师: 陈永新

关键词: 资源,环境,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

文献来源: 四川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基本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加速了物质文明的发展。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使本来就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并已逐渐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严重问题,继而威胁着人们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严峻形势下,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类社会的经济行为和走过的历程,充分认识到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以及“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寻求一条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养猪业、养禽业、饲料工业突飞猛进,其生产水平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步提高,现已接近40%,部分地区已超过50%,并还在逐步提高,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资源利用率较低,产业化水平较落后等因素已成为制约我国畜牧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怎样高效利用和科学利用资源已成为我国畜牧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问题。 本文首先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状况着手,对我国畜牧业的资源状况、生产水平、养殖概况、饲料工业以及畜牧业的发展方向、产品结构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阐明了制定我国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指出了自然资源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及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问题的论述

第一节 经济学理论关于经济发展问题的论述

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关于经济发展问题的论述

二、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问题的论述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经济学理论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论述

一、资源的稀缺性和资源的利用

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三、持续发展的核心

四、可持续发展评估方法现状

第二章 我国畜牧经济发展的状况分析

第一节 我国畜牧经济的概况

一、我国畜牧业概况

二、我国养殖业概况

三、我国饲料工业概况

第二节 我国畜牧经济的结构

一、养猪业比重过大,耗粮型畜牧经济结构明显

二、草食家畜比重逐渐增加,节粮型畜牧业发展速度加快

三、养禽业结构稳定,奶业发展迅速

第三节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方向

一、养殖规模化,向集约化养殖发展

二、草食家畜的养殖数量剧增,向节粮型生产发展

三、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力度加强,向安全化生产发展

四、工业饲料企业联合加快,向集团化生产发展

第三章 制约我国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自然资源匮乏、资源过度利用

一、耕地资源

二、水资源

三、草地资源

第二节 环境污染、生态脆弱

一、水环境的影响

二、草地环境的影响

三、土壤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畜产品质量安全对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药物残留对畜牧经济的影响

二、疫病对畜牧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 产业化水平对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畜产品加工业水平对畜牧经济的影响

二、养殖规模对畜牧经济的影响

三、企业组织化程度的影响

第五节 技术创新对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科研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足

二、科研与生产脱节,科技成果转化少

三、畜牧科技成果整体质量不高

四、科技人才严重不足

五、技术创新机构不健全

六、企业技术创新环境欠佳

第六节 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对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我国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一节 制定我国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一、是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是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

三、是畜牧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四、是国际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 衡量我国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一、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三、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

四、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第三节 我国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

一、大力发展草食家畜,发展节粮型畜牧业

二、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环保型畜牧业

三、建立健全畜产品安全监测机制,发展安全型畜牧业

四、加大畜牧业科技投入,发展科技型畜牧业

第五章 实现我国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第一节 加强宣传、正确引导,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

一、加强宣传,增强全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第二节 强化政策导向,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法规体系,确保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一、强化政策导向,提高政策的指导性

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第三节 建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发展绿色畜牧经济

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验监管机制

二、加强生态猪场建设

三、加强检疫工作,确保畜禽产品卫生安全

第四节 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畜牧产业化

一、发展资源消耗低、污染小的畜牧产业

二、进行品种改良、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提高产业效益

三、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发展

四、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推动畜牧产业化发展

第五节 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一、制定实施名牌战略的总体目标

二、树立名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

三、努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同国际质量接轨

五、塑造品牌形象,重视营销策略

第六节 依靠科技进步、开展科技创新

一、进行科技创新、研发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技术

二、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三、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改善生态环境

四、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国际技术合作

第七节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推动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加强农牧民的素质教育

二、提高农村科技人员的数量和比重

三、加强现有人才的培训,提高科技贡献能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后记

发布时间: 2006-05-12

参考文献

  • [1].乌兰夫畜牧经济思想研究[D]. 崔艳军.天津师范大学2008
  • [2].定西市安定区农村生态畜牧经济模式的研究与应用[D]. 胡全良.甘肃农业大学2005
  • [3].汉唐西北畜牧业经济研究[D]. 唐尚书.兰州大学2011
  • [4].巴里坤哈萨克族自治县传统畜牧经济的现代转型研究[D]. 辛勤.石河子大学2009
  • [5].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郭彦.中国农业大学2005
  • [6].雁北地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战略思考[D]. 王力.太原科技大学2011
  • [7].科技进步与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D]. 李颖南.山西大学2006
  • [8].山西省贫困地区畜牧业发展研究[D]. 刘美丽.山西农业大学2013
  • [9].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农牧结合系统养分循环及平衡[D]. 韩宇峰.山西大学2007
  • [10].贵州省畜牧业发展对策研究[D]. 高玉龙.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相关论文

  • [1].定西市安定区农村生态畜牧经济模式的研究与应用[D]. 胡全良.甘肃农业大学2005
  • [2].新疆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的讨论[D]. 贾力坤·曼苏尔.新疆大学2007
  • [3].广西生态畜牧业发展研究初探[D]. 莫琼才.广西大学2007
  • [4].四川畜牧产业化进程与发展模式研究[D]. 陈开勇.四川农业大学2004
  • [5].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郭彦.中国农业大学2005
  • [6].河北省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D]. 张志平.天津大学2004
  • [7].我国畜牧生产者的产品价格风险及对策[D]. 刘玉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 [8].我国畜牧科技关键技术与重点领域预测研究[D]. 李滋睿.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 [9].常州市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D]. 阎晓东.南京农业大学2005
  • [10].吉林省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研究[D]. 刘丽红.吉林农业大学2006

标签:;  ;  ;  ;  

我国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