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隐与萧红女性悲剧意识的比较

庐隐与萧红女性悲剧意识的比较

论文摘要

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庐隐与萧红就像两朵绚丽的奇葩,在中国现代文学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绽放出耀眼的女性文学的光芒。作为现代女性作家,庐隐与萧红的血液里都存留有家庭与爱的创伤,然而相似的人生经历却又让她俩走上了不完全相同的创作道路。庐隐与萧红通过笔耕的方式实现了在男权社会中的自我救赎,所以她们的作品中自然流露出的就是那种浓厚的悲剧意识。但是因为时代背景与生命体验的不尽相同,两位女作家在她们的文学殿堂里所凸显出的女性悲剧意识也有着诸多方面的异同。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她们的悲剧视野和审美风格的异同进行阐释,从而彰显出二人的女性文学风采。庐隐和萧红都经历了母爱的缺失和坎坷的情感,在爱的世界里她们更多的时候看上去茫然而无助。在生活磨练中成长起来的她俩都曾接受过五四新文化的洗礼,时代思潮和个人经历将两位女性作家带进了诉不尽悲愁与苦闷的女性文学殿堂。相似的人生境遇促使她们女性悲剧意识的形成和产生。她们的小说描写美好的爱情时,显得虚无飘缈,绘制婚姻的蓝图时,苍白无力。对爱情的怀疑否定,对婚姻的情感缺失,表现出两位女作家对现实的挑战和批判。披上浓厚的悲剧外衣,在意象的选择上追求的是感伤,悲凉的美学情趣,创造出悲愁或荒凉的作品基调。庐隐和萧红的人生体验是苦难的,但是在叙说女性悲剧命运时视角则不同。庐隐,这位五四的产儿,更为关注的是五四新女性把争取婚恋自由作为反封建礼教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冲出礼教的樊篱之后却仍然无法获得男权话语下的平等与尊严。萧红则清醒的认识到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只是一个性别的代言名词,毫无个体价值可言。女性从出生那刻起就决定了她那漫漫无期的悲惨之路。然而萧红则勇敢地摆脱了时代的束缚,倔强地走着属于自己的道路,她没有再去盲目崇尚“革命加恋爱”的题材模式,而是满怀着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像一只盘旋于高空的孤鸿苦苦地悲鸣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形成女性悲剧意识的土壤
  • 1.1 失爱的童年
  • 1.2 坎坷的感情生活
  • 1.3 五四新文化的影响
  • 第二章 女性悲剧意识在婚恋创作中的呈现
  • 2.1 虚无的爱情
  • 2.2 灰色的婚姻
  • 第三章 叙说女性悲剧命运的不同视野
  • 3.1 庐隐—爱的苦闷
  • 3.2 萧红—生的苦闷
  • 第四章 女性悲剧意识的艺术表现
  • 4.1 苍凉的意象渲染
  • 4.2 悲愁与荒凉的悲剧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相关论文文献

    • [1].萧红作品中的女性悲剧意识探讨[J]. 名作欣赏 2020(03)
    • [2].论萧红《生死场》的女性悲剧意识[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3].战场上牺牲的“花”——《三国演义》中女性悲剧命运例谈[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01)
    • [4].聆听与蛙声共鸣的女性悲歌——浅析《蛙》中的女性悲剧[J]. 文教资料 2015(11)
    • [5].“从学者之文到文人之文”——从《梁庄》说起[J]. 时代报告(奔流) 2016(04)
    • [6].南戏“书生负心戏”题材中女性悲剧命运浅探[J]. 剑南文学(下半月) 2016(12)
    • [7].《德伯家的苔丝》与《母亲和我们》中女性悲剧命运之比较[J]. 青年文学家 2017(12)
    • [8].浅析《红楼梦》中的悲剧主题[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05)
    • [9].论西方文学中女性之“她者”身份及其悲剧性存在——以《茶花女》为例[J]. 青年文学家 2017(23)
    • [10].新旧文化交替下的女性悲剧——论《金粉世家》与《啼笑姻缘》中的市民女性[J]. 青年文学家 2017(08)
    • [11].小产引发的观剧快感——《甄嬛传》对女性悲剧的一种“另类消费”[J]. 青年文学家 2017(20)
    • [12].论《红楼梦》中女性的自杀[J]. 名家名作 2017(03)
    • [13].浅析《百年孤独》与《白鹿原》中的女性悲剧[J]. 北方文学 2017(26)
    • [14].“男女双标”下的女性悲剧——评电影版《驴得水》[J]. 芒种 2017(12)
    • [15].论《雷雨》中女性悲剧形象的角色塑造[J]. 普洱学院学报 2020(01)
    • [16].欧茨小说的死亡主题与女性悲剧意识[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9)
    • [17].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命运[J]. 青年文学家 2014(33)
    • [18].西方文学中的女性悲剧——以《茶花女》为例[J]. 参花(下) 2014(09)
    • [19].悲哀的叹美者——对《雷雨》中周繁漪的女性悲剧精神解读[J]. 作家 2013(18)
    • [20].浅析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女性悲剧命运[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2(10)
    • [21].《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的女性悲剧解读[J]. 语文建设 2016(20)
    • [22].《挪威的森林》中的女性悲剧[J]. 科技视界 2015(32)
    • [23].强大话语下的女性悲剧——《色戒》解读[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22)
    • [24].福克纳笔下女性悲剧形象新探[J]. 作家 2010(20)
    • [25].尤金·奥尼尔与曹禺戏剧创作中的女性悲剧意识刍议——以《榆树下的欲望》与《雷雨》为例[J]. 鸡西大学学报 2014(10)
    • [26].荆棘之路——论曹禺戏剧中的女性悲剧命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01)
    • [27].《茉莉花开》:折射女性悲剧命运的多棱镜[J]. 电影文学 2010(07)
    • [28].试论金宇澄小说《繁花》的女性悲剧形态[J]. 名作欣赏 2017(21)
    • [29].论白先勇对女性悲剧命运的书写[J]. 焦作大学学报 2015(03)
    • [30].《德伯家的苔丝》女性悲剧命运成因分析——以苔丝为例[J]. 青年文学家 2020(30)

    标签:;  ;  ;  ;  ;  ;  

    庐隐与萧红女性悲剧意识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