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招聘与选拔中的诚信度测验

人事招聘与选拔中的诚信度测验

论文摘要

西方的一些研究表明,诚信度测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招聘和选拔工具。本研究对诚信度测验在国内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性研究,选取了“员工诚信度指数”(EII,Employee integrity index)量表作为诚信度测验的研究工具,以探讨诚信度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以及诚信度测验与“大五”人格维度的相关性。本研究由三个子研究组成:研究一、深度访谈,访谈了5家国内企业的9名员工,根据访谈结果初步修订了EII量表;研究二、试测,对初步修订后的EII量表进行试测,回收168份有效问卷,根据试测结果对量表进行了再次修订,并采取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诚信度测验的结构效度和信度;研究三、正式测试,回收200份有效问卷,对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探讨诚信度测验与大五人格维度的关系。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三点主要结论:(1)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因此对西方诚信度测验需结合中国国情和文化加以修订,方能适用。(2)修订后的诚信度测验(EII量表)具有可接受的信度和结构效度,子因子结构清晰,但仍有待于进一步修订。(3)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诚信度测验与大五人格中的外向性、宜人性和责任感三个维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与宜人性的相关性最大,其次是责任感。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及框架
  • 第2章 文献回顾
  • 2.1 诚信度测验的研究
  • 2.1.1 诚信度测验概念及其发展
  • 2.1.2 诚信度测验的分类
  • 2.1.3 诚信度测验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 2.1.4 诚信度测验存在的问题及争议
  • 2.2 中国关于诚信问题的研究
  • 2.2.1 关于诚信问题研究的现状
  • 2.3 大五人格模型(Big-Five Model)
  • 2.3.1 “大五”人格模型的概述
  • 2.3.2 大五人格被广泛接受的原因
  • 2.3.3 “大五”人格因素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 2.4 “大五”人格因素与诚信度测验的关系研究
  • 2.5 以往的研究总结
  • 2.5.1 国内研究的不足
  • 2.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工具
  • 3.4 研究方法
  • 第4章 深度访谈
  • 4.1 访谈目的
  • 4.2 访谈方法及工具
  • 4.3 访谈对象
  • 4.4 访谈结果
  • 4.4.1 我国企业员工诚信问题的现状和危害
  • 4.4.2 公司对员工诚信问题的认识和应对措施
  • 4.4.3 如何判断一个员工是否诚实讲信用
  • 4.4.4 中西文化差异
  • 4.5 访谈结果与讨论
  • 4.6 诚信度量表的初步修订
  • 第5章 试测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工具
  • 5.3 研究对象
  • 5.4 施测过程
  • 5.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5.1 量表不合理项目的删除
  • 5.5.2 “偷盗态度”子量表的因子、信度分析
  • 5.5.4 “偷盗承认”量表因子分析
  • 5.5.5 对诚信度测验的反应
  • 5.6 结果与讨论
  • 第6章 正式测试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假设
  • 6.3 研究工具
  • 6.4 研究对象
  • 6.5 施测过程
  • 6.6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6.6.1 性别、年龄和教育背景对诚信度测验的影响
  • 6.6.2 诚信度测验与大五人格维度的相关性
  • 6.6.3 诚信度测验与大五人格维度的回归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研究结果与讨论
  • 7.1.1 修订西方诚信度测验的必要性
  • 7.1.2 修订后的诚信度测验具有可接受的信度和效度
  • 7.1.3 诚信度测验与大五人格维度存在显著相关性
  • 7.2 主要结论
  • 7.3 研究意义
  • 7.3.1 理论意义
  • 7.3.2 实践意义
  • 7.4 研究的不足
  • 7.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访谈提纲
  • 附录B 试测问卷
  • 附录C 正式测试问卷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折半信度[J]. 中国护理管理 2017(07)
    • [2].项目反应理论测验信度及其研究述评[J]. 考试研究 2013(06)
    • [3].“公信力”和“公信度”一样吗?[J]. 月读 2013(11)
    • [4].熵损失函数下的信度模型[J]. 数学杂志 2015(06)
    • [5].具有双相依结构的信度估计[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 [6].经济统计公信度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08)
    • [7].透明度决定公信度[J].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0(05)
    • [8].公众参与度与选拔任用干部公信度之间关系研究现状[J]. 襄樊学院学报 2010(06)
    • [9].公信度与透明度[J]. 红旗文稿 2010(18)
    • [10].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信度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卫生软科学 2018(06)
    • [11].主观考试信度的计算方法[J]. 考试周刊 2009(24)
    • [12].论艺术公信度——艺术公赏力系列研究之五[J]. 当代文坛 2012(04)
    • [13].信任倾向与选拔任用干部公信度的关系[J]. 现代商业 2012(18)
    • [14].考试信度的探讨[J]. 价值工程 2011(03)
    • [15].公信度与透明度[J]. 秘书 2010(10)
    • [16].信度信否?[J]. 中国考试(研究版) 2009(06)
    • [17].诚信度大考验[J]. 数学大王(五六年级) 2010(10)
    • [18].信度网对于不确定知识的表达及推理[J]. 科技信息 2010(30)
    • [19].新时期提高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公信度研究[J].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7(04)
    • [20].论网络社会中阅读可信度与阅读诚信度的重要性[J]. 图书馆界 2015(04)
    • [21].指数保费原理下的广义线性模型信度估计[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 [22].指数保费原理下的双相依信度保费[J].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2013(04)
    • [23].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提高选拔任用干部公信度的主要成就[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2(02)
    • [24].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度危机及其化解[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19)
    • [25].索赔次数的加权信度估计及其统计分析[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26].科技成果评价的信度分析及模型优化[J]. 管理现代化 2016(06)
    • [27].最大熵方法下的信度估计(英文)[J]. 应用概率统计 2016(05)
    • [28].关于提高我国大学排行榜公信度的几点思考[J]. 高等理科教育 2016(03)
    • [29].在校大学生诚信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22)
    • [30].谈信度、效度与学业测试[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08)

    标签:;  ;  ;  ;  

    人事招聘与选拔中的诚信度测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