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意识对空间模式的影响 ——主题酒店改造设计

主观意识对空间模式的影响 ——主题酒店改造设计

论文摘要

影响设计主体对客体的表达有诸多方面因素,设计师在进行设计表达时怎样吸纳有力信息并排斥干扰因素,使主体对艺术的主观意识渗透到物质空间中,让受众群体感同身受,建立受众群体在空间中的普遍认同都是有待研究的问题。本文期望通过自身对设计过程的实践和体验,在对设计主观意识、设计表达、受众群体、空间形式等方面综合平衡的基础之上,强调设计主体对空间模式的艺术性介入。本文将研究课题与酒店改造工程设计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对酒店公共空间功能需求和审美需求的满足,体现设计主体的主观意识对空间模式的影响,并且反映设计主体的设计思想、表达方式和设计手法。以建筑公共空间为设计载体,把具体项目再设计过程中的亲身体会注入现有主观意识中,引发设计主体主观意识的超越,探索崭新的酒店空间发展模式,并形成对空间模式设计的引导方法,将设计主体的主观意识介入到实际空间设计中进行应用性研究。设计主体必须不间断地加强自身的积累,不仅是知识、能力素养的积累,更是对社会形态的认知,观念理想的探索。只有不断的自我完善和思考感知,才能使我们的艺术创作超越时代的范畴,向艺术的更高层次迈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背景
  • 1.2.1 对国内设计领域设计主体的主观意识分析
  • 1.2.2 国外对设计主体主观意识的重视和认同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设计主体主观意识与空间模式
  • 2.1 设计主体主观意识在设计中的概念界定
  • 2.2 设计主体主观意识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 2.3 空间是设计主体主观意识表达的载体
  • 第3章 主观意识对酒店空间模式发展趋势的影响
  • 3.1 设计思想对酒店空间模式发展趋势的影响
  • 3.2 空间塑造手法对酒店空间模式发展趋势的影响
  • 3.3 审美与情感对酒店空间模式发展趋势的影响
  • 第4章 设计主体主观意识在酒店空间模式中的探索应用
  • 4.1 酒店改造项目概况
  • 4.2 主观意识在酒店空间模式中的体现
  • 4.3 主观意识指导下的酒店空间设计结果
  • 4.4 设计实践总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完成作品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多维协同、一体两翼”众创空间模式创新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 2020(07)
    • [2].概念整合视角下《三体》英译本七空间模式研究[J]. 长江丛刊 2017(02)
    • [3].基于创客空间模式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策略研究[J]. 新校园(阅读) 2017(08)
    • [4].对数字时代图书馆空间模式的思考[J]. 新世纪图书馆 2013(12)
    • [5].空间模式理论在铁路客站物业开发中的应用[J]. 铁道勘测与设计 2014(05)
    • [6].当代北京影院建筑空间模式初探[J]. 建筑创作 2011(12)
    • [7].基于大数据的“人+货+场”三位一体创客空间模式研究[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7(03)
    • [8].最优区域共空间模式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分类方法[J]. 传感技术学报 2020(01)
    • [9].大学园区创新发展空间模式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 2016(21)
    • [10].试析人类仪式行为的演变与路径-空间模式的定型[J]. 建筑与文化 2013(02)
    • [11].硕士研究生宿舍空间模式探索[J]. 山西建筑 2010(02)
    • [12].住区商业街的7种空间模式初探[J]. 华中建筑 2012(01)
    • [13].城镇化背景下湖南新农村居住空间模式探索[J]. 长沙大学学报 2009(02)
    • [14].新农村非传统农户居住空间模式与设计浅析[J]. 华中建筑 2013(04)
    • [15].浅析合院式居住空间模式及其在鄂尔多斯地区的实践[J]. 建筑与文化 2013(05)
    • [16].基于创客空间模式的理工科高职创新实践教学优化措施[J]. 教育现代化 2019(76)
    • [17].我国省域地区减贫的空间模式探讨——以贵州省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02)
    • [18].共空间模式和超限学习机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J]. 仪器仪表学报 2015(01)
    • [19].基于旅行社线路的国内旅行空间模式研究[J]. 旅游学刊 2010(09)
    • [20].基于独立分量分析和共同空间模式的脑电特征提取方法[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0(06)
    • [21].共同空间模式在少通道分类问题中的应用[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9(06)
    • [22].概念隐喻“多空间模式”下《诗经》的英译探索——以汪榕培《诗经》全译本为例[J]. 名作欣赏 2019(27)
    • [23].开封徐府街居住空间模式调研与分析[J]. 山西建筑 2012(03)
    • [24].基于共享生活的生态共构空间模式研究[J]. 智库时代 2019(16)
    • [25].基于城市环境景观的生态网络规划空间模式探究[J]. 同行 2016(05)
    • [26].综合型养老社区功能空间模式及指标体系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 2015(02)
    • [27].基于共同空间模式和支持向量机的脑–机接口信号分类[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2(10)
    • [28].城市高层综合体交通组织的空间模式研究[J]. 城市环境设计 2011(08)
    • [29].基于空间图解及基础转译的山居空间模式探析[J]. 中国园林 2020(04)
    • [30].城市精明收缩的空间模式、分析框架与实施路径[J]. 学习与实践 2018(12)

    标签:;  ;  ;  ;  ;  

    主观意识对空间模式的影响 ——主题酒店改造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