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河谷传统聚落景观研究

藏南河谷传统聚落景观研究

论文摘要

藏南河谷分布在以雅鲁藏布江为主要水系的河谷平原上,这一地区是西藏主要的农产区,也是整个藏区农业文明发展的源头之一;此外,藏南河谷地区地处历史上被称为“卫藏”的地区,而“卫藏”正是整个藏族文化圈的核心区域。在这一地区保留了大量的传统聚落,这些聚落在高原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下生长,并且受到了当地独特的社会人文影响,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气质与属性。因此,藏南河谷传统聚落景观研究不仅在于揭示其独特性,同时是西藏地区传统聚落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景观不仅是物质的映像,同时也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因此对于藏南河谷的景观研究不仅着力于探索其物质—聚落的构成,更加注重从聚落的人文本质去透析传统聚落景观以及与人构成的场景关系研究,分析聚落景观场景,关注聚落居民的日常生活。旨在以点带面,希望能对聚落景观的研究有所启示。本文从宏观到微观分三个层次来研究藏南河谷传统聚落景观。宏观层面,本文着重分析藏南河谷传统聚落的选址和布局方式;中观层面本文深入聚落内部分析聚落景观元素,并探讨元素间相互的关系;微观层面落脚在聚落内部的场景上,分析总结聚落中人的活动以及活动场景。通过以上三个层面的分析,层层推进,相互叠加,最后总结出藏南河谷传统聚落景观的特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缘起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1 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 1.2.2 对地域民族特色的挖掘
  • 1.3 既往研究角度及本文研究角度
  • 1.3.1 地理学研究角度
  • 1.3.2 民族学研究角度
  • 1.3.3 建筑学研究角度
  • 1.3.4 本文研究角度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5 课题研究对象及课题框架
  • 1.5.1 课题研究对象及内容
  • 1.5.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藏南河谷的自然和人文背景
  • 2.1 藏南河谷的自然环境
  • 2.1.1 地质地貌
  • 2.1.2 气候
  • 2.1.3 植被
  • 2.1.4 水文
  • 2.1.5 资源
  • 2.2 藏南河谷人文背景
  • 2.2.1 以藏传佛教为主的文化圈
  • 2.2.2 藏南河谷社会历史发展沿革
  • 2.2.3 藏南河谷地区的原始崇拜
  • 2.2.4 藏南河谷的民风民俗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藏南河谷传统藏族聚落的选址和布局
  • 3.1 藏南河谷传统聚落的选址类型
  • 3.1.1 河谷阶地型
  • 3.1.2 山麓洪积扇型
  • 3.1.3 河谷平原型
  • 3.2 藏南河谷传统聚落布局类型
  • 3.2.1 簇团式布局
  • 3.2.2 带状布局
  • 3.2.3 散状布局
  • 3.3 聚落与寺院的关系
  • 3.3.1 相互渗透
  • 3.3.2 居高临下
  • 3.3.3 远离尘世
  • 3.4 影响传统聚落选址布局的因素
  • 第四章 藏南河谷传统聚落景观的场所分析
  • 4.1 聚落景观的空间形态分析
  • 4.1.1 聚落的民居建筑
  • 4.1.2 聚落的寺院建筑
  • 4.1.3 聚落的交通
  • 4.1.4 聚落的生产空间
  • 4.2 聚落景观的空间意向分析
  • 4.2.1 空间意象的概念
  • 4.2.2 聚落景观的空间意象元素分析
  • 4.3 聚落景观的场所特征分析
  • 4.3.1 藏传佛教之于聚落形态
  • 4.3.2 农牧经济之于聚居方式
  • 第五章 藏南河谷传统聚落景观的场景分析
  • 5.1 场景的特性
  • 5.2 构成聚落场景的元素
  • 5.2.1 人----场景的主体
  • 5.2.2 空间----场景的容器
  • 5.2.3 时间----场景的延续
  • 5.2.4 活动----场景的变化
  • 5.3 聚落中场景的划分依据
  • 5.4 传统聚落中的活动和场景分析
  • 5.4.1 必要性活动实例
  • 5.4.2 必要性活动的场景解读
  • 5.4.3 传统聚落的自发性活动实例
  • 5.4.4 自发性活动的场景解读
  • 5.4.5 传统聚落的社会性活动实例
  • 5.4.6 社会性活动的场景解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藏南河谷传统藏族聚落的特性总结
  • 6.1 聚落景观的地域性---与环境的共生
  • 6.1.1 适应气候
  • 6.1.2 适应地方材料
  • 6.2 聚落景观的生态性---对自然的尊崇
  • 6.3 聚落景观的宗教性---与神的对话
  • 第七章 危机与展望
  • 7.1 自然因素对于传统聚落环境的冲击
  • 7.1.1 荒漠化的问题
  • 7.1.2 水资源枯竭的问题
  • 7.2 社会因素对传统聚落的冲击
  • 7.2.1 外来文化的冲击
  • 7.2.2 城市化进程对传统聚落的冲击
  • 7.2.3 观念改变对传统聚落的冲击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藏南风光[J]. 金秋 2019(12)
    • [2].食在西藏:藏北三珍和藏南三绝[J]. 科学之友(上半月) 2016(11)
    • [3].摩托上的藏南新鲜旅行[J]. 旅游 2008(06)
    • [4].藏南地名佐证门巴与珞巴的民族归属[J]. 地理空间信息 2011(02)
    • [5].中国地图藏南地名的表示[J]. 测绘科学 2017(05)
    • [6].向藏南地区增兵,印度准备下狠手[J]. 领导文萃 2011(05)
    • [7].印度“四招”控制中国藏南[J].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2009(10)
    • [8].朗县涉及藏南地区被占领土吗?——关于藏南地区“6县说”与“5县说”的探讨[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04)
    • [9].印度山地军团“吃定”藏南?[J]. 兵器知识 2012(05)
    • [10].藏北藏南[J]. 福建文学 2008(05)
    • [11].梁占岩作品欣赏[J]. 美术之友 2008(04)
    • [12].藏南粉报春(Primula jaffreyana King)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 西藏科技 2015(06)
    • [13].藏南地区“军事失衡”与中国应对[J]. 南风窗 2009(19)
    • [14].中国为何丢失了藏南[J]. 报刊荟萃 2010(05)
    • [15].藏南地区构造演变对成矿的限制——以扎西康矿集区为例[J]. 中国钼业 2019(05)
    • [16].藏南——世界屋脊上的蛇类天堂[J]. 大自然 2013(03)
    • [17].印度增兵藏南,一步政治棋[J]. 东北之窗 2009(14)
    • [18].藏南Sb-Au多金属成矿带成矿物质来源初探[J]. 矿床地质 2012(S1)
    • [19].藏南列廷冈铁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J]. 云南地质 2015(02)
    • [20].藏南硅质岩显微形貌的对比研究[J]. 矿产与地质 2014(01)
    • [21].藏南扎西康锑多金属矿硅-氧-氢同位素组成及其对成矿构造控制的响应[J]. 岩石学报 2008(07)
    • [22].西藏错那县发现藏南猕猴[J]. 动物学杂志 2018(02)
    • [23].孟加拉湾风暴费林(1302)对藏南一次暴雪过程的影响分析[J]. 气象 2015(09)
    • [24].藏南风光 江孜古城[J]. 地理教育 2018(06)
    • [25].藏南隆子—措美一带构造特征浅析[J]. 四川地质学报 2012(S1)
    • [26].藏南春来早——林芝桃花沟[J]. 科学大观园 2013(03)
    • [27].历史与主权:驳印度关于藏南领土主权的四项依据[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8(04)
    • [28].中国第一批增补藏南六个地名的查证与说明[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26)
    • [29].国际[J]. 南风窗 2014(22)
    • [30].绝尘藏南[J]. 摩托车信息 2010(10)

    标签:;  ;  ;  ;  

    藏南河谷传统聚落景观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