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本体论领域的共产主义

论本体论领域的共产主义

一、论存在论境域中的共产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赵庆波[1](2021)在《海德格尔与福柯的技术虚无主义批判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文中指出可以说,19世纪的马克思与尼采分别从资本与文化的角度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虚无主义危机。接续马克思和尼采的工作,我们要追问的是,随着整个人类社会进入了由现代技术而架构的日益紧密结合的世界时代,虚无主义的危机有没有进一步的加重呢?虚无主义是否扩张为一种全球性的危机呢?纵观20世纪的哲学历程,我们发现海德格尔与福柯的工作推进了虚无主义的哲学研究,两位哲学家从技术角度出发对今日的虚无主义危机提供了重要且独特的反思。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的历史视域中对技术进行了本质规定,这种规定试图揭示技术时代正在发生的具有根本性意义的事件:现代技术之本质把一切存在者都降低为可控制、可生产、可装备的资源物。整个人类星球进入了一种由技术之本质对其进行排序、规划的时代,人类被完全移交给了技术,成为了日益扩张的现代技术可随意取用和消耗的资源。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这种深刻理解开放出了理解现代政治的有效路径,当技术成为权力运转的新配置时,权力本身也会呈现其计算性、自主性、程序性等技术特征。福柯批判性的推进了海德格尔的技术理解,这表现为福柯剥离了从一种存在论视角出发去言说现代技术的方式。谱系学是从具体的历史事件出发阐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明的特定的权力技术对主体是如何制作、控制、保障的。福柯的工作可以简述为两个命题:其一,技术全面包围身体;其二,技术主宰整体人口的生命过程。现代技术对人的资源化是凭借着特定的机制、操作、程序来实现,这些特定的合理性形式并不能缩减为某种大写的、先验的技术。技术政治对主体的操纵是精心制定的,现代政治通过特定技术实现了对主体的制作,乃至贮备,其目标在于高效的控制、管理、榨取生命资源,这乃是技术政治的本质特征。通过对技术与技术政治的探究,海德格尔与福柯共同指认了日益扩张的现代技术引发了严重的虚无主义危机。技术虚无主义有两层内涵:其一,人被技术驯化为功能化的机器了,或者说,人成为了技术化权力所塑造、控制、管理、保障、装备的技术化动物。这意味着人被技术体系降低为可最大限度利用的资源物了,人的神圣性、神秘性、崇高性被解构了;其二,技术对人本身的进攻,已不简单是把人塑造为功能化的机器了,而是对人本身的灭绝和制作,这具体体现为法西斯主义、极权主义、现代生物基因技术等把人降低为无关紧要的东西了,存在的基本意义被解构了。显然,海德格尔与福柯结合时代的具体境况,对虚无主义问题做了进一步的阐释。日益扩张的现代技术或权力技术会引发比尼采意义上的虚无主义更为严重的虚无主义问题。海德格尔与福柯不是虚无主义者,他们为克服技术虚无主义提供了不同的方案。海德格尔终其一生走在一条追问存在的路上。对海德格尔而言,人只有与存在建立一种深层关系,才能真正获得有意义的生活。福柯则提供了更为积极的实践策略。对福柯而言,抵抗式斗争、技术伦理能够为主体的存在敞开更多创造性的空间,使得主体去想象和建立新的存在形式。今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在多元对话中开创其新的理论进路,以积极应对技术虚无主义的问题。对技术进行批判性的反思,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的,整合法兰克福学派与福柯的技术思想,可以更有效的推进对技术的社会批判与改造。

郝相赟[2](2020)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思想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对它的科学理解不仅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和评价,而且关涉到如何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长期以来,共产主义“渺茫论”“过时论”“妖魔化”等错误论调不绝于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化、弱化、边缘化,成了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践的呼唤和理论的自觉都迫切需要真正搞清楚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马克思意义上的共产主义,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特别是如何从理论认识与理想信念的层面破解和回应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在当下所面临的一系列责难和挑战。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不断追问,本文以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演进为逻辑主线,以概念辨析、历史生成、理解维度、时代境遇和认同建构为研究思路,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注重史论结合,呈现整体性的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具体而言,一是通过对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乌托邦”等相关概念的考察辨析,界定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研究的基本论域。二是在思想史的视域中梳理共产主义学说发生、发展和演进的过程,并在同马克思之前共产主义学说的比较分析中,揭示了马克思扬弃和超越空想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文本为基础进一步考察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时空场域、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分析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萌发、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概括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三是从反思现代性的“理论维度”、消灭现存状况的“实践维度”和未来社会设计的“制度维度”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行了整体性的阐释和解读。从反思现代性的理论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从社会现实出发,通过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来探寻人类自由和解放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从现代性危机的根源入手,通过对资本逻辑和理性形而上学的双重批判来实现对现代性的内在超越,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重关系的视角透视并展现马克思对“历史之谜”的解答。从消灭现存状况的“实践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推翻资本主义和剥削阶级压迫,为实现理想社会而力图改造现实社会的革命运动。马克思从科学实践观出发,在生产劳动中找到了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钥匙即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基于这一矛盾把共产主义思想置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实践的深入分析,在总结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实现条件、实现方式以及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主体、特点和实质。从未来社会设计的“制度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一种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形态。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形态发展演进规律的研究,提出并论证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并依据这一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在自身基础上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未来社会的构想,马克思自觉运用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总体性概括,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诉求,并具体阐释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实现方式。四是通过分析当前共产主义面临的时代困境及其原因,全面审视并客观审慎评价了西方左翼学者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解读和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阐明当代中国对共产主义的坚守与扞卫。五是在阐释理想与信念、理想信念与社会现实关系问题的基础上,着力从情感、理论、政治、话语和价值五个层面出发,系统建构了新时代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认同的实践路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对它的研究必将是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继续深入挖掘原着,充分利用好文本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巩固基础研究;要努力就共产主义问题与西方左翼学者进行思想交流,在论辩中回应各种时代挑战,进一步增强比较研究;要坚持走进社会现实,把共产主义思想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场域,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中升华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实践研究。

徐文越[3](2020)在《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唯物史观境域》文中认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一生从事的主要理论工作,其主要成果就是耗费几十年心血的恢宏巨着《资本论》,当然这一工作并未能完成。恩格斯准确概括了马克思一生的两大理论发现,正是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才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其中剩余价值的发现又是关键,与之并列的另一个发现就是作为历史科学的唯物史观。对于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唯物史观的关系,在传统的解读中似乎并不存在太大争议,但二者内在统一的机制与环节并未得以完全展现。而在后来的其他解读路径中,二者关系却日益呈现为“并列”,甚至是走向“对立”,并处于实质的分离之中。由此对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性质的解读也逐渐脱离开唯物史观境域,成为局限于现代学科内部对于既定事实的或实证化或观念论的批判,在根本上又囿于现代性范畴之内,使得政治经济学批判不再具有超越性和客观历史性。尽管这些解读路径可以导向激进的政治实践,并看似更符合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经验事实,但在脱离开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基础后,也就歪曲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实质和目的,使其停留于外在批判而难以深入到社会有机总体的内在关系之中,并失去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根本力度。这不仅危及对于马克思整体思想的正确理解,也往往影响到对于社会实践的指导,这也决定着对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唯物史观境域的阐释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样包含着实践价值。本文主要的阐释路径就是深入到文本之中,依据文本考察证实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唯物史观共生共长、互为推进的内在关系,呈现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唯物史观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以恢复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唯物史观境域,保障其正确的批判性质。政治经济学批判在唯物史观基础上得以深入推进,同时政治经济学批判又构成唯物史观发展中的必然环节。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对资产阶级社会内在结构的整体批判,在根本上也是对于政治经济学的唯物史观批判,而不是其他意义上的人本主义批判或实证学科内的技术批判。虽然唯物史观着眼于人类社会,但其作为典型解析的依然是资产阶级社会,也并不存在脱离开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纯粹唯物史观着作。唯物史观不仅在最深层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奠定理论根基,更在最高处为其指引着人类解放的方向,并提供更为具体的方法论基础。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前奏的法哲学批判,可谓是马克思自身经历的一个独特阶段,不同于未经此阶段而直接进入经济批判并确立共产主义立场的赫斯等人。马克思看似“迟缓”的这一步却是意义重大,其不仅系统清理了自身之前的理性自由观念,对遭遇到的物质利益困惑问题作出了理论反思,开出了政治批判维度;而且在引向市民社会批判的同时确立了人类解放的主题,并揭示了政治解放的限度,在理论上发现了无产阶级概念。这一切都使得马克思在思想上与当时看似同行的青年黑格尔派有了实质性差别,也决定着马克思在随后开启的经济批判在性质上并不同于包括赫斯在内的青年黑格尔派的人本主义批判。马克思在巴黎时期对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开启,是站在之前已确立的人类解放立场上对国民经济学根本前提的本质审视,通过分析阐明了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内在关联,并且借助这两个因素引出了国民经济学批判的总线索。这根本上又在于马克思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创造性转化,从其精神生产史中收获了劳动辩证法,并通过感性活动原则奠定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存在论基础。对于马克思此时以异化劳动为核心展开的经济批判并不能仅仅从认识论层面或人本主义视角予以解读,而应从经济事实出发深入到本体论层面,否则便与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路径相混同起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自发分工为核心,阐明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等方面的关系,草创了关于人类历史的科学即唯物史观,超越了一切市民社会科学或知性科学,从此马克思手中有了最为彻底也最为有力的批判武器,对于还未真正展开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有着深层理论奠基意义。这也在于唯物史观本身就是一种深层理论,并不是一种简单历时性的历史记叙,而是对于历史发展结构和内在矛盾运动的真正洞悉,根本揭示了社会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政治经济学并非永恒的科学,其不过是对于特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经济关系的理论反映,本身具有历史性和暂时性,对其批判并不能脱离开唯物史观所阐明的理论地基。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深刻揭示了经济范畴不过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抽象表达,集中批判了那种脱离社会关系而单纯对经济范畴进行的理性设计和改造。这不仅针对略显肤浅的蒲鲁东,也同样针对自认为处于科学水平的政治经济学家,因其已预先将资产阶级社会关系设定为天然的存在,这也在根本上与唯物史观原则相背离。这些都通过对于蒲鲁东《贫困的哲学》的批判而得以阐明,并包含了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论的第一次科学阐释。马克思到达伦敦后在经历最为集中的一次经济学研究和批判后,终于形成了其计划中的理论巨着即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一个手稿,这其中包含着远大于后来《资本论》的理论框架,也更有利于辨析其中的理论构想。特别是其中的《导言》实际上是整个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旨概说,同时也是对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对应性批判,并阐明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方法。马克思此时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已生成了以社会关系为本质维度的科学的概念范畴体系,体现为包含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的“二重性”特质,这也就从内部更为深入地批判了整个政治经济学。《资本论》是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解析,面对的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有机总体,在叙述方式上有着一种类似先验的结构形式。但同时我们却不能将《资本论》中的范畴形式完全从黑格尔意义上进行解读,包括对于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价值形式概念以及资本逻辑的解析,在根本上还是要能回溯到唯物史观那里,而不能归为某种精神统摄。唯物史观在《资本论》中始终是在场的,并有着自身的呈现方式,也并不存在资本逻辑与生产逻辑的相互分割和对立,最终对于资本逻辑统治的克服并不能脱离开物质生产活动以及由此生成的社会关系和内在矛盾的发展演进,这里展现的仍是唯物史观理论的根本意义。本文在文本考察的过程中又主要通过确立一个个思想路标,在比较研究中,辨清马克思思想上的根本超越之处。青年马克思曾与青年黑格尔派为伴,但在自身遭遇物质利益困惑并实现哲学上的变革后,又将这些曾经的思想伙伴一一超越,从中也更能辨清马克思思想的生成路径。马克思也曾与蒲鲁东交往密切,后又屡屡成为马克思的批判对象,正是在这种批判中更加澄清了唯物史观原理并坚定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又长期与政治经济学家的着作打交道,特别是对古典经济学多有吸取,但最终又在根本上超越了这些理论,并通过克服这些理论固有的内在矛盾而确立起自身的经济科学。而在马克思的整个思想生成和发展过程中,黑格尔的影响又是最为根本的,并贯穿始终。本文也试图将二者思想直接衔接,强调马克思通过实现对黑格尔思想理论的创造性转化,从而促成了自身的理论发现。本文也将唯物史观看作是从黑格尔体系中挣脱出来的伟大成就,而政治经济学批判正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石,同时又包含着对黑格尔辩证方法的创造性转化,实现了对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批判和超越。当然这些根本启示并不妨碍马克思对于黑格尔哲学的彻底批判,二者在性质上有着严格差别,并不能将政治经济学批判看作是黑格尔《逻辑学》的翻版,这样也就完全混淆了批判的性质。本文进而还对唯物史观的性质和方法论内涵进行了重新阐释,以此来澄清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唯物史观关系中存在的种种误读,并真正呈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唯物史观境域,阐明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根本上是政治经济学的唯物史观批判的理论内涵和意义。

李娜[4](2020)在《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 ——实践唯物主义视阈中的费尔巴哈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费尔巴哈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哲学影响着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对费尔巴哈哲学解读的重要性,直接造成且影响着马克思哲学的研究与定性。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实出场需要真实的费尔巴哈哲学为根基,准确解读其哲学思想,对于论证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超越性、开启旧哲学的理论转向、实现哲学思维的根本性变革至关重要。目前,费尔巴哈哲学在国内研究较少,在有限的研究中还存在着诸多误区,也就是说,传统视阈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解读存在着多重误读,真正的费尔巴哈,不是我们所分析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中的费尔巴哈,而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视阈中的费尔巴哈,是其哲学革命视域中的费尔巴哈。本文将立足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视阈对费尔巴哈问题进行研究,来重新认识费尔巴哈,澄清其哲学的本质所在,还原其真实面貌,同时厘清他与马克思之间的关系。首先,澄清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不是作为宗教批判的哲学批判,而是作为哲学批判的宗教批判。通过对其双重面孔即宗教批判与哲学批判的误读分析,阐明费尔巴哈宗教批判与哲学批判的本质性关联,即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目的是哲学批判,宗教批判服务于哲学批判,来说明影响马克思思想的是费尔巴哈的作为哲学批判的宗教批判;其次,澄清费尔巴哈影响马克思的哲学不是自然唯物主义,而是社会唯物主义,通过对其自然唯物主义路向的误读分析,说明费尔巴哈哲学的意义不是恢复了唯物主义原则,而是创立了人本学唯物主义,通过探究唯物主义历史谱系来还原费尔巴哈,说明这种人本学唯物主义是终结了整个近代哲学的社会唯物主义,在马克思哲学视阈中所看到的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就是社会唯物主义;然后,紧接着要说明的是这种社会唯物主义哲学又是在何时真正影响了马克思,通过对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脉络的把握来指明费尔巴哈在克罗茨纳赫时期才真正影响到了马克思,影响的本质在于费尔巴哈的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进而,厘清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是否存在一个“费尔巴哈阶段”,首先对传统的理解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质疑,并在质疑中澄清:马克思在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出版后不是一个费尔巴哈主义者,在《44年手稿》时期已经达成了对费尔巴哈的实质性超越。以此来论证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不存在一个“费尔巴哈阶段”,马克思之所以高度评价费尔巴哈是因为对费尔巴哈的理论定位产生了误判;那么,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视域中费尔巴哈哲学的缺陷到底何在,传统观点对其哲学缺陷的指证是直观唯物主义,但这种直观唯物主义却误解了费尔巴哈的根本缺陷,我们提出对这一理论缺陷的传统解释的质疑,进而以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来重新解释费尔巴哈哲学的根本缺陷。最后呈现的是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对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本质性超越,分别在学术性向度与现实性向度中展开,最后综合起来,全面系统地厘清马克思自《手稿》到《形态》中与费尔巴哈哲学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阐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革命性与超越性所在,指出马克思的哲学具有超越一切旧哲学的理论高度,即站在实践的高度上完成了主体与实体的统一。

高雪[5](2020)在《回到感性:重思马克思哲学的美学向度》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近年来有渐成热点之势,但事实上,正如有学者已指出,马克思哲学本就内在地包含着美学的向度。本论文立足于思想史与文本解读模式,旨在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深化对马克思哲学本质的理解。而本论文立论的核心线索就是马克思的感性概念。学界以往在讨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时,多聚焦于感性(实践)的认识论或本体论意义,但对其美学涵义却挖掘不足。本论文认为,近代自鲍姆加登把美学定义为“感性知识的科学”起,美学便被视为一种在主体的感性机制中探求真理性内容的知识,由此形成对启蒙理性的补充。美学也因此成为哲学上探讨感性所不能忽视的基本视角。从总体上而言,马克思并未接受近代美学传统,相反,在其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建构中,通过回到美学的概念本义(感性)展开了一条内蕴于政治经济学批判与革命政治中的新感性的建构之路,由此把人类解放推进到审美革命的高度,这便是作为马克思哲学之内在向度的马克思美学。在此意义上,深化对马克思哲学之美学向度的研究,是一项具有深刻意义的课题。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思想史的角度分析了近代美学的知识论趋势,指出它直到被康德予以整体性地反思。通过断言感性认识不同于科学认识,康德回到了美学的原初意蕴即感性概念的问题上,这一回归为美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然而,在探寻审美判断主观必然性的过程中,康德表现出一种与传统美学暧昧不清的态度。美的普遍可传达性在康德那里终归要诉诸于审美主体的知性法则,即剔除了感性的质的纯形式原则。这样,审美形式自身沦为先验的既定之物,从而遮蔽了审美与社会现实的复杂关系。马克思继承了康德的审美区别于认识的观点,并同康德一样回到了美学的关键即感性问题上。随着感性概念从一个认识论的范畴被还原为一个本体论的范畴,唯物史观为马克思超越形式美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域。历史唯物主义对现实的个人及其感性活动的关注蕴含着审美的维度,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将感性内在化于社会生产实践中,马克思突破了传统美学对感性问题的狭隘理解;进一步,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视域辨析在审美、经济、政治的不同维度中的感性概念,重建马克思美学的对象问题。不同于传统美学的对象,马克思不是把感性把握为现实社会世界之外的一个审美的意识形态的补充,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在自然与社会进程中辩证统一的总体性的生存论结构,由此把审美从静观的意识改造为以实践为原则的感性解放问题。这意味着要实现人的审美化存在,必须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通过消灭公共与私人之间的划分,实现以共同的社会性的感觉取代先天的共通感(康德)。第二部分总体揭示马克思美学的建构路径。首先,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通过对伊壁鸠鲁原子论的考察,把感性分析为客观物质与自我意识在形体化的时间性中的融合,由此把人表现为一种无限开放的存在。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以感觉异化为出发点批判国民经济学,首次展现了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来重构感性世界的审美存在论转向。此外,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不仅通过分析剧作《巴黎的秘密》指明传统美学在社会现实问题上的无能为力,并且意识到与资产阶级美学意识形态的决裂必然是以与它们的物质条件决裂为前提的,由此推动了唯物史观的创立。在唯物史观成熟期,马克思一方面揭示了任何一个时代的精神生产都有其特定的社会物质基础,从而以分工与社会生产之间的关联解释社会历史中的感性活动,把握其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社会性;另一方面,只有在未来消灭了分工,才能超越私有制对个人和社会性的巨大阻碍,真正实现审美形式与社会内容的统一的全面的生产。最后,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通过析出剩余价值学说中的“剩余”以揭示资本运作中的感性的激进性。在感性世界重建的过程中,剩余存在表现出一种趋向更高存在的“崇高”倾向,使他们渴望完成一种向自身、向社会的复归。马克思主义的崇高就是通过重构新的感性分配体制而实现剩余存在向共产主义的转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共产主义表现为人类审美化的终极存在。第三部分进一步揭示马克思美学的政治性与社会性的维度。在政治的维度上,无产阶级立场作为其政治理论的出发点,是马克思分析社会历史问题所采取的现实态度,其为无产阶级革命和世界观变革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对感性概念的重审表明,无产阶级立场是一种旁观者与行动者视角相统一的立场,它在历史科学的指引下朝向一种改变世界的审美政治。在社会的维度上,马克思美学认为随着人类掌握自然过程的能力不断增强,在一个未来实现了对科学和社会生产的共同占有阶段,就可以废除“以劳动时间作为财富的尺度”的社会。到那时,以满足自我的创造性的个人行动和进行社会建构的活动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进一步,随着以交换价值为中介的外部关系被改造为直接据有社会性的内在关系,社会将不再作为抽象的蛰居人之上的总体性力量,对“抽象统治”的扬弃使人完成向社会化的复归,社会联系就从这种既实现了共同规划又支持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得到发挥的合作模式中被重新组织起来。

马鹏莲[6](2019)在《论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概念的超越性》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无产阶级革命”概念是马克思革命思想的一个核心范畴,是马克思试图超越现代资产阶级革命局限性而对革命本身进行探索的重要理论努力。然而,囿于现实性与时代性的双重局限,以往对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概念的理解乃至批判很大程度上仍受到“现代革命”范式的影响和限制。从严格的理论思维立场看,这不仅限制了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概念应有的理论高度和思想空间,同时也失落了马克思这一重大概念的超越性指向,使得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实践很大程度上被局限在现代经验主义与古典理念主义的范围之内。在马克思开辟的理解现代社会的新境域中,“无产阶级革命”不仅仅是一种现代政治实践形式,更是超越现代资产阶级革命与革命原初理念的未来性存在,是关于人类未来社会变革的一项重大理论规划。因此,对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范畴的反思与阐释理应站在更高的理论思维界面与更根本的哲学问题图景之中。如果说,现代政治中的“资产阶级革命”范畴命名了现代历史中的革命本身,使革命完全置于世俗与经验领地,并且遮蔽了西方思想史中革命的原初理念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哲学的根本性问题,那么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概念便不仅旨在恢复和重新发现“革命”这一原初理念固有的历史内涵和精神要义,更是一条试图寻求超越古典与现代革命范畴的未来革命之路。基于此,本论文参考已有的现代政治学者的研究成果,试图寻求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概念的超越性意蕴,旨在论证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概念对现代政治中“资产阶级革命”与古典思想视域中“革命理念”的超越性旨趣。本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重在反思现代政治中的资产阶级革命,从而讨论现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哲学内涵及其理论局限。论文主要从现代政治与现代历史的角度重新反思了现代革命的政治性与历史性限度,进而指出,现代革命从起始处便存在着两个根本性教条:其一,现代资产阶级革命依托于近代哲学与政治哲学所构建的“个人/主体”的认知与实践范畴,个人式主体是现代革命主要的理论支点。但是,“个人/主体”范畴本身有着内在的理论与实践限度,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现代政治的限度;其二,以线性矢量时间作为现代历史主义的主要时间性特征与依据,现代革命在历史主义进步论的意识形态奠基中迈向了“不断革命”的虚无主义深渊。科技革命与经济革命作为现代革命的“无意识”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革命的现代思维方式,这是一种时代的偏狭与范式的误置。在现代政治与现代历史的双重限度中,革命的现代形象得以塑造。最终,“现代性”界面作为现代革命的根本界限,完成了对自身意义的循环与封闭。现代资产阶级革命在历史经验主义与实证主义的运作中失落了革命理念本身的精神要义与实质特征,这既是现代革命所内含的危机与局限,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重新反思革命理念本身的契机。第二章在此基础上追溯与“回忆”古典思想视域中“革命理念”的丰富意蕴,从而在理论上对古典政治哲学与思想中关于革命的原初理念与形象的学说进行一种可能性的探索和阐释。对革命原初理念与形象的重新探索毋宁说是一种重新认识、重新梳理、重新“回忆”,旨在向一个遥远而古老的灵魂之家的回程和返乡。本论文指出,革命的原初理念作为对宇宙天体循环运行的指称,在现代性的界面与现代资产阶级革命中其意义走向了单一化与物理化;然而,在古典政治哲学的理论视域中,这种宇宙论意义却意味深长:宇宙天体运行的范式在古典政治哲学的论域中有着丰富的象征性、神圣性与形上性意蕴,它远比现代资产阶级革命概念拥有更根本的问题导向与更深刻的存在论意义。古典政治哲学中的宇宙论传统除了试图说明宇宙的整体秩序之外,还要说明生命体是如何产生的,其涉及到古人对“政制”、“人性”与“时间”等基本问题的根本性反思。人作为一种居间式存在(metaxy)或神性主体没有现代政治与现代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个人式主体的意谓,而是处于一种时间与永恒、人性与神性互参的显现之流中。同时,宇宙天体的运行是对永恒、秩序与和谐的最高象征与隐喻,如柏拉图所言,宇宙天体的有序运行是地上城邦的完美模型。因而古典思想视域中的“革命理念”更多呈现在一种静态永恒的审美直观中,忽视了现代政治中的动态的实践性与时间性维度,呈现出一种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这是其根本局限。而现代资产阶级革命一方面在经验主义与实证主义的运作中失落了革命原初理念的形上意蕴,一方面在现代科技主义与经济主义的支持中使得其实践与时间向度走向了反面。在此情形下,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概念为革命概念本身的重新奠基打开了局面。第三章在前两章讨论的基础上分析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概念的超越性意蕴。论文相应的主要析取马克思革命思想的核心概念“无产阶级”、“历史唯物主义”、“共产主义与自由人的联合体”等展开讨论。论文指出,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概念拥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经验性与超越性的双重视野,相比于现代政治中的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据有着真理的立场,拥有革命理念所表征的存在论根基;相比于古典思想视域中的革命理念,无产阶级革命概念则又拥有全新的实践性维度与时间性视野。具体来说,“无产阶级革命”范畴中所蕴含的“工人阶级”虽是关于社会现实与经验的简单范畴,但“无产阶级”作为真实的革命主体则是关于真理的范畴。它是处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符号体系之外的“非存在”,是真正的“不属于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如果“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所要求的形式来妆扮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便是放弃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未来——因而也放弃了它的现在”。(1)如卢卡奇所言,“对无产阶级来说,真理是取得胜利的武器”(2),因此,作为真理范畴的“无产阶级”表征着对人的本真性状态的回复与反思,是从人的完全丧失进而到人的完全回复的理论隐喻。它理应在超越现代“个人/主体”范畴的理论界面中得到阐释与解读,这种超越一方面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概念对现代政治中资产阶级革命限度的理论自觉,另一方面无产阶级革命概念内在的实践维度以及全新的时间性内涵也凸显出对古典思想视域中革命理念的扬弃;“历史唯物主义”范畴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哲学基础则蕴含着高于资本主义社会形式与古代社会形式的时间性要素与特征。历史唯物主义中所蕴含的“当下性”时间特征一方面是对现代线性时间观的超越,另一方面则突破了古典思想视域中革命理念所表征的静态的永恒直观,以辩证的形式赋予时间和历史实践性的内涵;“无产阶级革命”范畴所指向的“共产主义”理念与“自由人的联合体”则是马克思对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更高社会形态中的政制与人的根本性问题的重新反思与求索,是马克思版本的最高政制。正如马克思所言,这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是“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2)王国与自由王国,其中所内含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则不仅是马克思对资产阶级革命中“个人/主体”范畴的扬弃,也是对革命古典理念所内涵的神性主体的扬弃。因而,无产阶级革命概念的超越性意义表达了马克思在现代资本主义时代条件下对政治哲学中根本性问题的重新反思与奠基,以此为基,无产阶级革命概念的超越性意蕴也将为新时代革命理论的更新与发展提供富有教益的启示与思考。

庄严[7](2019)在《梅洛-庞蒂肉身本体论的美学研究》文中指出梅洛-庞蒂的肉身本体论(存在论)勾勒出了“肉身-知觉-表达”的理论进路,它将存在自身刻画为由可能性到现实性,并最终走向表现性的动态生成过程:首先,就肉身维度而言,“肉身”作为“存在之元素”乃是诸存在者“原初的可在场性”。它既非质料又非理念,而是质料与理念之间的中介状态。在此意义上,它作为“普遍性的物”或“具身化的原则”表现为理念化的物或物化的理念。它内在地规定了存在者在场之可能性,并因此确证了知觉发生的法理性基础;其次,就知觉维度而言,“知觉”乃是“我”对他者(他人、诸物)的知觉,它意味着“我”在知觉活动中将存在者之存在显现出来。作为存在者之存在,“肉身”元素总是现身为“肉身的存在者”,即“我”、他人与诸物。“我”在与他者的知觉关系(触摸、视看)中通过身体自发的“开裂”或“裂变”将后者纳入到“我的肉身之经验”中,并因此使后者表现为身体的“复本”或“延伸”。“我”与他者作为“肉身的存在者”表现出同质性,“肉身”之可能性也因此得到现实性的完成。在此意义上,“我”知觉他者乃是在他者之中知觉“我”自身;最后,就表达维度而言,“表达”乃是知觉之表达,因此也是存在之表达。这不但意味着存在者自身的在场就是存在之表达,同时也意味着对存在者的表达。绘画和文学(散文)创作将存在之知觉世界转化为“结构紧密的变形”,并因此使得散乱的知觉聚集为艺术作品。作品在其自身物质感性的展开过程中显现出存在之光辉,亦即一种诞生于知觉之中的真理。事实上,梅洛-庞蒂的本体论探索并不仅仅是其晚期思想的成果,而是贯穿于其全部思想历程的持续性命题。它在早期思想中主要表现为对知觉与运动进行生存论综合的“本己身体”,在中期思想中则表现为蕴涵在作品之中静默的知觉世界。从美学研究的角度看,肉身本体论(存在论)之理路所展现的恰是感性之可能性、现实性与表现性,亦即感性发生的存在之基。

邹芳莲[8](2017)在《论中国道路的文化自觉》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道路的文化自觉意味着对中国道路的自我意识。中国人在自身的历史性实践中开辟了一条把握现代化建设和人类未来走向的现实道路。今天,中国道路已初步呈现出普遍的世界历史意义并越来越清晰地展露了其对于人类文明的建构作用。在此基础上,中国道路必定要为人们所关注并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期待。第一,“现代性的诊断”。既然中国道路是一条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那么中国道路就和现代性存在某种天然的联系。众所周知,人类的现代化运动滥觞于西方。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有必要和西方现代化范式这一他者进行对话才能获得理解。在这里,我们把黑格尔、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作为历史的见证人。无论是黑格尔的理性还是马克思的资本,或是海德格尔的技术,无不向人们昭示了资本这一西方现代性之核心范畴对于现代文明的意义和局限性。作为现代文明的基本历史建制,资本由以展现的是人的发展的状态。既然人处在资本的抽象统治中,那么人的自我异化无疑是现代文明中的经验存在。然而,人的自我异化注定要被扬弃。于是,致力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中国道路毋庸置疑地是对现代文明的超越,因而显现为向着未来筹划的历史意义。第二,“感受现代性”。作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国现代化必定分有现代化的一般特征。由此可见,要获得对中国道路的理解,我们有必要对与现代化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阐释。虽然现代化总是先行地和西方文明联系在一起,但是这种联系并不表明西方化就是现代化。当资本占据整个地球时,现代文明并不必然地获得最后胜利从而成为人类历史进程的终点。一旦剩余价值普遍化,资本作为西方文明的保护层势必要被破坏。这样,现代文明通过资本的作用领会到自身的界限。因此,在西方文明之外,其它类型的文明是可能的。历史是人类无数单个意志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类型的文明之和谐共处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和进步的前提。在人类文明的意义上,中国道路的在场表明了一种新的历史理性的可能。凭借中国人的创造性活动,中国道路积极参与并进入人类文明的演变过程。第三,“中国道路的历史境遇”。向现实寻求思想,道说中国现代化的真相,注定要成为我们把握中国道路的当然选择。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中国道路唯有在社会现实中才能得到的理解和领会。毫无疑问,中国要在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汲取健康而不竭的因素并为其现代化提供可靠支持。由此表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必然要成为开启中国现代化之既与的前提。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现代化实践不可避免地和西方文明共属一体。由于生产力尚未达到现代文明所要求的水平,所以中国现代化道路必然部分地从属于西方文明。因此,中国的发展还有赖于资本的帮助。然而,资本只是中国现代化实践的一个必要的因素,一旦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超越了现代文明所需要的水准时,资本必然要退出中国历史的舞台。在此基础上,中国道路注定要不可遏制地反作用于现代文明并展现开创人类历史的积极意义。第四,“新型文明的可能”。人类历史表现为自我运动的生成过程。作为一种可能性的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在打破理性之霸权的同时,亦重新思考感性活动对于人类的真理,意在保持一种意义的敞开,以期走出绝对主义的藩篱。资本的强制逻辑对差异性的取缔亦导致了对差异性的重新理解。在对资本逻辑内在矛盾的揭示中,历史唯物主义开拓了人类通往未来的可能性空间。于是,在超越现代文明的诉求中,中国道路以建构性的方式告别资本并和西方文明批判性地脱离,从而呈现为一种创造未来的可能性。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开辟了一条真正切中社会现实的道路。在这样的理解中,中国道路为发展中国家把握自身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这些国家正从中国道路体会到有别于西方文明的思想创制。民族复兴、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的历史性相遇表明,中国道路注定要成为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与之相应,中国话语的当代建构便是现实所揭示出来的思想任务。中国道路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就是深深植根于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如此,中国话语体系才具有真正的实体性内容。当然,中国话语的当代建构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我们正行走在守护思想的途中。

吴纪龙[9](2014)在《历史存在论 ——后形而上学背景下马克思思想研究的新视域》文中认为本文在后形而上学的背景下,提出并论证了马克思思想研究的新视域,即历史存在论视域。本文认为,后形而上学缘起于众多现代西方思想家关于哲学之终结的探讨,而海德格尔从其存在历史观出发对形而上学之终结、经受和克服的分析尤为深刻。后形而上学的提法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指示着哲学在全球化的技术工业社会文明中的完成形态,另一面则指引着人类思想和历史的转向。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不能再从纯粹理论和学说的角度来研究和阐释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而历史存在论则构成理解和阐释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当代视域。历史存在论并不是外在于马克思思想的现成研究视域,它一方面缘起于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在马克思思想的存在论研究模式的推进过程中生成和呈现出来的。因此,历史存在论在本质上是马克思思想由自身构成并在自身中绽出的历史性视域。历史存在论超越了形而上学的“存在与思想”以及生存论的“存在与时间”的问题框架,将历史性确立为解答存在问题的基本引线。从历史存在论出发,对马克思思想进行一般阐释,能够清晰呈现形而上学总体机制的演进以及马克思从整体上对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性批判,同时还能更好地把握马克思思想的整体结构:“社会——历史——革命”。从历史存在论出发,对马克思思想进行具体阐释,能够澄明历史的存在论规定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实践和无产阶级的存在论意义,同时还能够将马克思的思想旨归合理地把握为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的历史存在论思想具有深厚的科学人文内涵,其当代意义在于构成世界历史境域中多元文化交往实践的执中视域,它能够为世界文化之各方创建自由位置并有助于世界文化类型的生成。

甄联琼[10](2014)在《论马克思哲学中的人与自然 ——从生存论指向的视角解读》文中研究表明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凭借“感性活动”原则,发动了一场哲学革命,推进了哲学的生存论转向。在生存论境域中,马克思给予了人与自然及其关系以本真的言说,指出生存论境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文章首先从马克思哲学革命与哲学生存论的转向开始,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具体路径以及马克思哲学对哲学生存论路向的推进展开分析和探讨,对进一步探讨马克思生存论境域中的人与自然的思想作了铺垫;接着展开对马克思生存论境域中的人与自然,是在感性活动开辟的生存论路向展开的,文章分别对生存论境域中的人、自然及其关系展开了详细的论述。生存论境域中的人是现实的人、历史的人,就是感性活动;生存论境域中的自然是历史的、是具体的、感性的;感性的自然界就是另一个感性存在的人,而由于人与自然之间的感性对象性的关系,人与自然在感性活动中获得了统一,生存论境域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其实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最后,联系实际,把握和领会生存论境域中人与自然的思想,对当今的人类确立恰当的实践方式和指导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这样,才能更为根本地变更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达至消除,使得人与自然回到原初的关联,实现复活的自然,那将是人类未来的最高理想。

二、论存在论境域中的共产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存在论境域中的共产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1)海德格尔与福柯的技术虚无主义批判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理由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核心工作及不足之处
        (一) 研究思路
        (二) 核心工作
        (三) 本文的欠缺之处
第一章 技术与现代社会
    一、关于技术的理解
    二、现代社会是技术社会
    三、技术社会的危机
第二章 海德格尔论技术与虚无主义
    一、后期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本质追问
        (一) 海德格尔分析现代技术的背景
        (二) 技术作为真理的一种发生形式
        (三) 现代技术之本质
    二、存在历史视域中现代技术
        (一) 现代技术植根于形而上学
        (二) 现代技术作为存在之命运的遣送
        (三) 技术追问的追问
    三、技术虚无主义的两层内涵
第三章 福柯论技术政治与虚无主义
    一、福柯的谱系学技术
        (一) 福柯文本中的技术术语
        (二) 福柯对技术使用的演变
        (三) 福柯的谱系学技术
    二、福柯的技术政治学
        (一) 解剖政治: 技术规训肉体
        (二) 生命政治: 技术调节人口
        (三) 性政治: 解剖政治与生命政治的联结
    三、技术政治视域中的虚无主义
第四章 技术虚无主义的克服
    一、海德格尔的朝向存在
    二、福柯的抵抗式斗争与技术伦理
    三、批判式对话
    四、技术批判理论的建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和问题
        (二)国内研究现状和问题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二)主要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嬗变
    第一节 共产主义概念溯源
        一、共产主义概念内涵的多维审视
        二、共产主义相关概念辨析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马克思之前共产主义学说的历史演进
        一、古典共产主义
        二、十六至十八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三、十九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第三节 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缺陷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超越
第二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生成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出场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时空场域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萌发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成熟
    第三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前提——哲学批判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个人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现实场域——市民社会
        四、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线索——人的解放
第三章 超越现代性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
    第一节 现代性危机的诊断
        一、当代社会现代性危机及其表现
        二、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对于现代性的反思
        三、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性反思
    第二节 “历史之谜”的沉思
        一、对“历史之谜”经济根源的批判
        二、对“历史之谜”政治桎梏的批判
        三、对“历史之谜”文化迷障的批判
    第三节 “历史之谜”的解答
        一、人与自然的和解
        二、人与社会的和解
        三、人与自身的和解
第四章 消灭现存状况的共产主义运动
    第一节 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
        一、科学实践观的创立
        二、发展物质生产的实践
        三、变革社会现实的实践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尝试
        一、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创立与发展
        二、国际工人协会的活动与影响
        三、巴黎公社的尝试与贡献
    第三节 人的解放的实现——共产主义革命运动
        一、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实现条件
        二、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实现方式
        三、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主体、特点和实质
第五章 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蓝图描绘
    第一节 人类社会形态发展演进规律
        一、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自然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
        二、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逻辑
        三、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三、阶级消灭,国家消亡
        四、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第三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诉求
        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
        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三、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
第六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当代境遇与扞卫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面临的当代困境
        一、“共产主义失败论”
        二、“共产主义庸俗化”
        三、“共产主义乌托邦论”
        四、“共产主义渺茫论”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面临困境的原因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本身的深刻性、复杂性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第三节 当代西方左翼的共产主义回归
        一、阿兰·巴迪欧:“共产主义的假设”
        二、斯拉沃热·齐泽克:“共产主义观念”
        三、安东尼奥·奈格里、迈克尔·哈特:“共有的共产主义”
    第四节 当代中国对共产主义的坚守与扞卫
        一、实践探索:开辟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新阶段
        二、理论创新:拓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
        三、制度完善:谱写科学社会主义制度新篇章
第七章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逻辑
    第一节 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
        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特征
        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路径
        一、深化情感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感染力
        二、深化理论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说服力
        三、深化政治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引领力
        四、深化话语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亲和力
        五、深化价值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一、经典着作
    二、外文译着
    三、中文着作
    四、外文文献
    五、期刊论文
    六、学位论文
    七、报纸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唯物史观境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问题与思路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本文研究思路
    四、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前奏的法哲学批判
    第一节 面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
        一、承接启蒙的理性自由观
        二、遭遇物质利益的困惑
        三、对黑格尔理性哲学的怀疑与动摇
    第二节 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激进批判
        一、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复杂性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与吸取
        三、“克罗茨纳赫笔记”中政治批判维度
    第三节 法哲学批判的成就展现与思想定位
        一、《德法年鉴》中市民社会批判转向与无产阶级概念的产生
        二、马克思的人类解放与人本主义的性质差别
        三、经由政治批判进入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三章 对黑格尔哲学的创造性转化与经济批判的开启
    第一节 费尔巴哈因素与国民经济学研究
        一、马克思对于费尔巴哈的“高估”
        二、马克思对于国民经济学的初始研习
        三、费尔巴哈与国民经济学都未在思想深层触动马克思
    第二节 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创造性转化
        一、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体系与马克思的激烈批判
        二、从精神生产史向劳动辩证法的创造性转化
        三、感性活动的唯物史观定向
    第三节 哲学批判基础上的经济批判
        一、哲学批判成果与经济批判的路径
        二、作为私有财产概念本质的异化劳动
        三、通向唯物史观与重构国民经济学的线索
        四、“穆勒笔记”中的交往异化与批判成就
第四章 唯物史观的创立与经济批判的深层奠基
    第一节 作为历史科学的唯物史观
        一、对一切观念史观的颠覆
        二、对一切市民社会科学的批判与超越
        三、唯物史观创立中的自发分工、生产力与交往形式
    第二节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内涵
        一、作为总体性理论的唯物史观
        二、唯物史观的历史性与否定性
        三、唯物史观中概念的二重性
    第三节 唯物史观对于经济批判的深层奠基
        一、深层生产结构的辩证决定
        二、社会形式的生成及其赋形作用
        三、唯物史观中的主体问题
第五章 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互为推进
    第一节 读不懂“社会关系”的蒲鲁东
        一、处处与唯物史观相对立的《贫困的哲学》
        二、蒲鲁东“构成价值”的“科学发现”
        三、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第二节 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社会关系的抽象表达
        一、作为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批判本质关联的社会关系
        二、对蒲鲁东经济改造理论的批判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论上的唯物史观澄清
    第三节 唯物史观基础上对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推进
        一、《雇佣劳动与资本》中对资产阶级社会经济关系的正面阐释
        二、《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的整体批判
第六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成型及其结构解析
    第一节 作为整个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导言》
        一、“伦敦笔记”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创作背景
        二、“生产一般”与作为总体的生产
        三、政治经济学方法:两种不同的“抽象”
        四、未完成的《导言》及其地位与意义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起点的确定与结构调整
        一、关乎整个批判的起点
        二、作为起点的“商品”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结构体系中的唯物史观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成型与唯物史观发展
        一、劳动二重性的发现
        二、剩余价值理论与资本关系的再生产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深入推进与唯物史观发展
    第四节 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与经济科学的确立
        一、古典经济学的功绩与困境
        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对于古典经济学的具体批判
        三、经济科学的确立与唯物史观方法论基础
第七章 《资本论》的唯物史观呈现方式
    第一节 《资本论》的形式分析与实质内容
        一、《资本论》的结构与《逻辑学》的关联
        二、形式分析的客观限度
        三、唯物史观的在场性及其“上升”路线
    第二节 价值形式与社会形式
        一、价值形式与系统辩证法
        二、价值形式的唯物史观回溯
        三、实现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第三节 资本逻辑的唯物史观限度
        一、资本逻辑的思辨解读
        二、颠倒的世界及资本逻辑的限度
        三、资本逻辑与生产逻辑的问题
    第四节 《资本论》内在矛盾路径及对唯物史观的深化
        一、资本在实现价值增殖过程中的危机与矛盾
        二、《资本论》内在矛盾解析路径及其根本意义
第八章 结语:当代启示与意义
    一、彰显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与经济批判的唯物史观属性
    二、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方法论基础
    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提供指导
    四、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沧桑正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4)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 ——实践唯物主义视阈中的费尔巴哈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重返马克思哲学革命视域中的费尔巴哈问题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费尔巴哈
    二、国内外研究评析: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费尔巴哈的误读
    三、重新理解费尔巴哈:马克思哲学革命视域中的费尔巴哈
第一章 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宗教批判抑或哲学批判
    第一节 费尔巴哈批判理论的双重面孔及其被误读
        一、费尔巴哈批判理论的双重面孔:宗教批判与哲学批判
        二、对费尔巴哈双重批判的误读:作为宗教批判的哲学批判
    第二节 费尔巴哈双重批判的本质性关联:作为哲学批判的宗教批判
        一、批判历程中的宗教批判与哲学批判
        (一)从哲学批判向宗教批判的转向
        (二)从宗教批判向哲学批判的回归
        二、思想关联中的宗教批判与哲学批判
        (一)宗教批判是哲学批判的现实展开
        (二)哲学批判是宗教批判的旨归
    第三节 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所在:哲学批判或宗教批判的哲学意蕴
        一、马克思宗教批判时期:费尔巴哈的缺场与鲍威尔的在场
        二、马克思哲学批判早期:作为哲学批判的《基督教的本质》的出场
第二章 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自然唯物主义抑或社会唯物主义
    第一节 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自然唯物主义路向的误读
        一、对费尔巴哈哲学划时代作用的理解:重新确立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二、对费尔巴哈哲学功绩的确证:以自然唯物主义超越唯心主义
    第二节 唯物主义历史谱系中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人本学唯物主义
        一、从以康德划界的唯物主义类型中重识费尔巴哈
        二、从人本主义哲学的历史中还原费尔巴哈
    第三节 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哲学批判的贡献与意义所在
        一、费尔巴哈新哲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理
        二、费尔巴哈新哲学是对整个近代哲学的终结
        三、在哲学理论制高点上终结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历史
    第四节 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社会唯物主义
        一、哲学研究对象的转向:从自然界向人的转向
        二、哲学研究方法的创新:感性对象性
        三、哲学理论基本原则的重塑:社会关系
第三章 费尔巴哈的社会唯物主义哲学何时真正影响了马克思
    第一节 对费尔巴哈究竟何时影响到马克思的不同理解
        一、莱茵报早期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出版之前
        二、1841年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出版之后
        三、1842年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评论”发表之后
        四、1843年费尔巴哈《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出版之后
    第二节 马克思独立达成与鲍威尔的决裂:费尔巴哈的不在场
        一、《莱茵报》前期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交集
        二、青年黑格尔派视野中作为道德批判者的费尔巴哈
        三、政治批判实践与“人民理性”原则:马克思与鲍威尔“自由人”的决裂
    第三节 《莱茵报》后期马克思独立达成对黑格尔哲学立场的怀疑与动摇
        一、“森林盗窃法”的辩论与物质利益的关联
        二、“森林盗窃法”的被通过与物质利益的困惑
        三、对黑格尔理性国家观的怀疑与对黑格尔哲学立场的动摇
    第四节 克罗茨纳赫时期费尔巴哈真正进入马克思哲学批判的视野
        一、文献学的考证:马克思与《基督教的本质》的思想交汇
        二、马克思与卢格的合作:作为理论交汇点的费尔巴哈
        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批判的出场
        四、从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立场的转变:被作为共产主义者的费尔巴哈
第四章 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是否存在一个“费尔巴哈阶段”
    第一节 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马克思思想发展“费尔巴哈阶段”的理解
        一、恩格斯和列宁对“费尔巴哈阶段”的论述
        二、国内外学界对“费尔巴哈阶段”的争议
    第二节 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费尔巴哈阶段论”的质疑与澄清
        一、“费尔巴哈阶段论”的理论后果:双重断裂论
        二、《基督教的本质》出版后:马克思不是一个费尔巴哈主义者
        (一)邂逅理论同道者的兴奋之情
        (二)借用费尔巴哈的术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44年手稿》时期:马克思已经达成对费尔巴哈的实质性超越
        (一)感性活动的理论高度对费尔巴哈的总体性超越
        (二)劳动之作为类本质根据的确证对费尔巴哈类存在物的超越
        (三)异化劳动理论的出发点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立场的超越
        (四)黑格尔辩证法伟大之处的阐明对费尔巴哈的黑格尔哲学观的超越
        (五)共产主义立场与内涵的澄明对费尔巴哈民主主义立场的超越
    第三节 马克思实质性超越与外在性高度评价费尔巴哈的错位原因分析
        一、费尔巴哈之进入马克思理论视野的晚近性
        二、费尔巴哈与鲍威尔视域分析的对比性
        三、对费尔巴哈哲学理论高度之定位的误判
第五章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视域中费尔巴哈哲学的根本缺陷
    第一节 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费尔巴哈哲学缺陷的指证:直观唯物主义
        一、错失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自然唯物主义
        二、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自然领域的唯物主义与社会领域的唯心主义
        三、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第二节 对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理论缺陷之传统诠释的质疑
        一、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精粹的形式主义解读
        二、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直观性缺陷的知识论误读
        三、对费尔巴哈哲学非历史性的误读
    第三节 对直观唯物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诊断:费尔巴哈哲学的根本缺陷
        一、未把感性现实对象当做感性活动的产物
        二、不懂得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三、不懂得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实践根据
        四、不懂得社会关系异化的实践来历
        五、未找到消灭社会关系异化的现实路径
        六、本质上依然归属于理论哲学
第六章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对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本质性超越
    第一节 学术性向度中的马克思哲学对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本质超越
        一、从对黑格尔哲学的怀疑到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
        二、从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到对整个哲学的批判
        三、从对整个哲学的批判到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范式的创制
        四、从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范式到唯物史观的草创
    第二节 现实性向度中的马克思哲学对费尔巴哈宗教批判的本质超越
        一、从政治批判中的物质利益困惑到法哲学批判中的市民社会问题
        二、从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到国民经济学批判
        三、从对国民经济学理论前提的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三节 综合性向度中的马克思哲学对费尔巴哈的超越历程
        一、《44年手稿》: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潜在超越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公开超越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全面性超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回到感性:重思马克思哲学的美学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第1章 马克思美学的对象重审
    1.1 审美意识形态批判
        1.1.1 康德与形式美学
        1.1.2 商品形式与生命生产
        1.1.3 审美形式与社会内容的统一
    1.2 感性的整体性作为马克思的美学问题
        1.2.1 审美与感性
        1.2.2 经济与感性
        1.2.3 政治与感性
        1.2.4 感性的自然性与社会性
第2章 马克思美学的建构路径
    2.1 马克思早期感性思想的轨迹
        2.1.1 感性的时间之维与认识之维
        2.1.2 感性的审美存在论
    2.2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存在美学
        2.2.1 感性世界的重构
        2.2.2 感性与唯物主义
        2.2.3 美学形式与社会生产
    2.3 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审美建构
        2.3.1 拜物教与剩余价值
        2.3.2 发现剩余:审美对价值逻辑的颠覆
        2.3.3 走向崇高:感性生命对剩余逻辑的超越
        2.3.4 审美化的人类存在:共产主义
第3章 马克思美学的政治之维
    3.1 马克思革命政治的审美建构
        3.1.1 康德的判断与马克思的立场
        3.1.2 旁观者与行动者
        3.1.3 改变世界的审美政治
    3.2 审美与社会理想
        3.2.1 社会劳动的重塑
        3.2.2 社会关系的重塑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6)论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概念的超越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及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论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现代政治思想中的“资产阶级革命”反思
    1.1 “个人式主体”实践与革命的现代形象
        1.1.1 法国大革命作为现代革命中“个人式主体”的实践典范
        1.1.2 “个人/主体”范畴在现代政治理论中的确立及其限度
    1.2 “不断革命”与现代资产阶级革命的真相
        1.2.1 现代的“克罗诺斯(kronos)”之忧
        1.2.2 历史主义作为现代革命的意识形态信念
    1.3 “现代革命”范式的局限性与终结
第二章 古典政治思想中的“革命理念”阐释
    2.1 革命的原初理念—形象
        2.1.1 对宇宙天体运行的指称
        2.1.2 革命(revolution)的古典宇宙论向度及其意义
    2.2 革命原初理念的时间之维
        2.2.1 革命、时间与永恒
        2.2.2 “革命”作为古代的“克罗诺斯(kronos)”之形
        2.2.3 现代革命对革命理念中超越性维度的摒弃
    2.3 革命原初理念的人性之位
        2.3.1 现代“个人/主体”范畴的限度与人之终结
        2.3.2 人的源初性存在的反思
        2.3.3 人的源初性存在对“现代个人式主体”的启示
    2.4 革命原初理念的纯粹理想主义诉求
        2.4.1 完美政制的理想性
        2.4.2 完美灵魂的理想性
第三章 超越现代与古典之维:“无产阶级革命”概念的重新思考
    3.1 无产阶级概念的复杂性意谓
        3.1.1 “无产阶级”概念的经验性面向
        3.1.2 “无产阶级”概念的理论性所指
        3.1.3 “无产阶级”概念的超越性意义
    3.2 历史唯物主义的时间之维阐释
        3.2.1 线性矢量时间作为现代历史主义的基础与特征
        3.2.2 “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下性”时间
        3.2.3 “当下性”时间的超越性旨趣
    3.3 “历史之谜的破解”:无产阶级革命概念的未来性指向
        3.3.1 异化的扬弃与“共产主义”
        3.3.2 “共产主义”、“自由人的联合体”与未来社会
        3.3.3 重新奠基的使命:无产阶级革命概念的超越性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其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梅洛-庞蒂肉身本体论的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梅洛-庞蒂:在现象与存在之间
    第一节 早期:1945 年之前
        一、核心问题:缄默的我思
        二、思想资源:意向性理论与“在世存在”
    第二节 中期:1945-1953 年
        一、核心问题:间接的语言
        二、思想资源: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存在维度
    第三节 晚期:1953-1961 年
        一、核心问题:交织的肉身
        二、思想资源:古希腊元素论哲学
第二章 缄默的我思
    第一节 知觉的首要地位
        一、静默的奠基
        二、个体的经验
        三、行动性超越
    第二节 身体的永恒在场
        一、旋律性的身体与“意向弧”
        二、可转换的身体图式
        三、习惯的获得:居住在世界之中
    第三节 本己身体:知觉与运动的生存论综合
        一、作为艺术作品的“本己身体”
        二、意义:时间与时间性
        三、能够言说的“本己身体”
第三章 间接的语言
    第一节 纯粹语言的幽灵
        一、对传统语言学的批判:普遍意义的既定语言
        二、对结构语言学的接受:历时发展的变动语言
        三、语言的普遍性:言说者与倾听者的对话
    第二节 源自静默世界的绘画
        一、对马尔罗的批判:现代艺术的个体性
        二、风格:系统、变形与暗涵的逻辑
        三、“将来的博物馆”:绘画的历史与历史性
    第三节 作为缄默艺术的文学
        一、言语理论:真理的探寻与获得
        二、画与话:表达艺术的“过去”与创新
        三、黑格尔、博物馆与哲学的意义
第四章 交织的肉身
    第一节 “可见者之肉身”或世界的可见性
        一、“知觉的信念”与“世界之‘存有’”
        二、厚重的身体性:从“我的身体”到“我的肉身”
        三、身体之“开裂”与视觉的“基础性自恋”
    第二节 手的触摸与他人的在场
        一、“现象学的身体”:自在与自为相分离的深渊
        二、“ENEST”:从属于物而存在的能见者
        三、镜之隐喻与“匿名的可见性”
    第三节 肉身存在者或作为“存在之元素”的肉身
        一、本体论的倒转:作为“存在之原型”的肉身存在者
        二、肉身:原初的可在场性
        三、视觉的深度与灵感的发生
第五章 肉身·知觉·表达——梅洛-庞蒂本体论思想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本体之所是
        一、“肉身/身体”:存在与人的存在
        二、知觉:向存在敞开的目光
        三、表达:存在的风格性显现
    第二节 本体之怎是
        一、肉身的褶皱
        二、知觉的晦暗
        三、表达的缄默
    第三节 感性的发生
        一、肉身:感性的可能性
        二、知觉:感性的现实性
        三、表达:感性的表现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梅洛-庞蒂着作与论文年表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8)论中国道路的文化自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中国道路的内涵
        二、中国道路的价值
        三、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四、社会发展与文化的关系
第一章 现代性的诊断
    第一节 理性的乐观
        一、自我的确证
        二、主体的自由
        三、理性的和解
    第二节 抽象的统治
        一、商品的秘密与人的存在
        二、资本的逻辑与现代的建制
        三、异化的现实与解放的道路
    第三节 存在的遗忘
        一、现代性的根源
        二、现代性的本质
        三、现代性的拯救
第二章 感受现代性
    第一节 现代性的先行澄明
        一、现代之一般
        二、现代化的棱镜
        三、现代性的张力
    第二节 现代化的分化
        一、现代化与西方化
        二、现代文明的界限
    第三节 多样化的可能
        一、否定的潜能
        二、“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三、新论域的开启
第三章 中国道路的历史境遇
    第一节 中国道路的奠基
        一、传统与现代化
        二、他者的意象
        三、既与的前提
    第二节 资本的环节
        一、全球化与现代化
        二、两极的相联
        三、现代性的问题
    第三节 现代性的话语
        一、话语的终结
        二、多元的话语
        三、自身的根据
第四章 新型文明的可能
    第一节 可能性的思想
        一、必然性的承诺
        二、可能性的空间
        三、连接与断裂
    第二节 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世界历史意义的澄明
        二、多元文明的共存
        三、积极的示范效应
    第三节 中国话语的当代建构
        一、揭示中国话语的本质
        二、叙述中国道路的方法论原则
        三、塑造新时代的中国话语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9)历史存在论 ——后形而上学背景下马克思思想研究的新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存在历史:从形而上学到后形而上学
    第一节 勘察存在历史的三重视域
        一、前形而上学视域
        二、后形而上学视域
    第二节 形而上学的发生及其本质规定
        一、存在追问的前提:存在论差异
        二、存在追问的目标:超越者
        三、形而上学的总体机制
    第三节 存在论批判与形而上学的式微
        一、传统本体论与存在问题的耽搁
        二、基础存在论与存在问题的引发
        三、超越问题与基础存在论的困境
    第四节 哲学的终结与后形而上学视域的开启
        一、哲学的终结与形而上学的边界
        二、后形而上学视域中的存在追问
        三、从基础存在论向历史存在论的过渡
第二章 后形而上学背景下重塑马克思思想的超越维度
    第一节 马克思思想的存在论维度及现有研究模式的反思
        一、物质本体论研究方式及其问题反思
        二、实践本体论研究方式及其问题反思
        三、生存论研究方式及其问题反思
        四、马克思思想超越维度的深化:从生存论到历史存在论
    第二节 初步展露历史存在论的生成逻辑
        一、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历史性重估
        二、存在问题:从思辨领域向历史领域的转换
        三、海德格尔思想转向的枢纽:从时间性到历史性
    第三节 以时间问题为线索显示马克思思想的历史存在论意蕴
        一、海德格尔早期思想中的“时间性与历史性”的关系问题
        二、时间性的跃迁:从此在生存到社会生产
        三、从此在的生存之死到人的类本质的扬弃
        四、人的有限性的敞开:历史辩证法
第三章 马克思历史存在论思想的一般性阐释
    第一节 形而上学总体机制的三种类型
        一、理论形而上学的“存在——神——逻辑学”机制
        二、技术形而上学的“技术——科学——工业”机制
        三、资本形而上学的“价值——货币——资本主义”机制
    第二节 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三重批判
        一、对宗教世界观超验维度的批判
        二、对社会历史观先验维度的批判
        三、对资本主义逻辑的总体性批判
    第三节 马克思历史存在论思想的基本内涵与结构
        一、历史性的双重起源
        二、历史存在论的转渡意义
        三、基本结构:社会——历史——革命
第四章 马克思历史存在论思想的具体性阐释
    第一节 历史存在的双重规定
        一、历史的一般存在意义:绝对的历史性
        二、历史的特殊存在意义:社会的制度性
    第二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存在论意义
        一、“人类社会”的意义:人性的自由生成
        二、“物质基础”的意义:历史存在的建基
    第三节 实践的存在论意义
        一、创制与实践的区分
        二、实践总体化的超越模式
    第四节 无产阶级的存在论意义
        一、基于无的存在追问
        二、人类学的迷误与克服
    第五节 历史存在论思想的旨归:科学社会主义
        一、历史存在论的建基特征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本质
第五章 马克思历史存在论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重塑马克思批判思想的科学性
        一、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差异之辨
        二、历史存在论的人文内涵
    第二节 构建多元文化交流的执中视域
        一、哲学的西方性与文化的多元性冲突
        二、历史的世界性与文化的差异性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作为实践的执中视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论马克思哲学中的人与自然 ——从生存论指向的视角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马克思哲学革命与哲学生存论的转向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具体路径
        一、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创立的感性对象性原则的肯定
        二、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再度审视
        三、 感性活动原则的提出
    第二节 马克思哲学对哲学生存论转向的推进
        一、 何为哲学生存论转向
        二、 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指向
第二章 马克思生存论境域中的人与自然
    第一节 生存论境域中的人
        一、 人是对象性存在物
        二、 人是具体的、历史的存在
    第二节 生存论境域中的自然
        一、 与人无关的自然对人来说不过是无
        二、 向人生成的自然
    第三节 生存论境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 直接的感性自然界直接是另一个感性存在着的人
        二、 社会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或完成了的人道主义
第三章 领会生存论境域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义
    第一节 消除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有赖于确立恰当的实践方式
        一、 观念上:反对把自然界当作纯粹有用的“物”来对待
        二、 实践上:以人的方式同物交往
    第二节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 社会是“自然的历史“和“历史的自然”的统一
        二、 “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类未来最高的理想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论存在论境域中的共产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德格尔与福柯的技术虚无主义批判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D]. 赵庆波. 山东大学, 2021(11)
  • [2]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D]. 郝相赟. 兰州大学, 2020(01)
  • [3]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唯物史观境域[D]. 徐文越.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4]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 ——实践唯物主义视阈中的费尔巴哈问题研究[D]. 李娜.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5]回到感性:重思马克思哲学的美学向度[D]. 高雪. 吉林大学, 2020(08)
  • [6]论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概念的超越性[D]. 马鹏莲. 吉林大学, 2019(02)
  • [7]梅洛-庞蒂肉身本体论的美学研究[D]. 庄严. 武汉大学, 2019(06)
  • [8]论中国道路的文化自觉[D]. 邹芳莲. 武汉大学, 2017(06)
  • [9]历史存在论 ——后形而上学背景下马克思思想研究的新视域[D]. 吴纪龙. 黑龙江大学, 2014(06)
  • [10]论马克思哲学中的人与自然 ——从生存论指向的视角解读[D]. 甄联琼. 吉首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论本体论领域的共产主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