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抗休克药效学研究及机制初探

CD抗休克药效学研究及机制初探

论文题目: CD抗休克药效学研究及机制初探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药理学

作者: 丁晓飞

导师: 吴英良,刘玉兰

关键词: 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微循环,免疫,应激

文献来源: 沈阳药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CD对心源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CD能明显提高心源性休克犬的MAP、CO及CI;升高LVP、±dp/dtmax;显著降低LVEDP和TPVR;减少心源性休克犬血清中LDH、CK活力和MDA含量,增加SOD活性;抑制Ⅱ导联心电图ST段的偏移,显著减小心肌梗塞面积,保护心肌细胞。同时,CD可显著增加离体豚鼠心脏的冠脉流量。CD可提高感染性休克大鼠的血压;显著降低感染性休克大鼠的全血LD含量、血浆NO和MDA含量,增加SOD活性,保护休克大鼠的心肌细胞。CD可明显改善高分子右旋糖苷所致的大鼠微循环障碍及去甲肾上腺素所致的小鼠微循环障碍,增加大鼠、小鼠肠系膜微动脉管径,缩短血流恢复时间;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浆粘度、全血粘度及红细胞压积。CD能显著提高正常及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小鼠的碳粒廓清速率和血清溶血素含量,具有免疫增强作用。CD对小鼠二甲苯性耳肿胀和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膜通透性增高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显示CD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应激实验中,CD能明显延长常压耐缺氧小鼠存活时间、小鼠断头喘气时间和游泳时间。综上所述,CD具有一定抗休克、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抗炎和抗应激作用。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实验材料

第三章 实验方法

1 CD抗休克作用

1.1 CD对犬心源性休克的影响

1.2 对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的影响

1.3 CD对感染性休克大鼠的影响

2 CD对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1 对大鼠微循环的影响

2.2 对小鼠微循环的影响

2.3 对急性血淤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4 对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3 抗应激作用

3.1 对小鼠常压耐缺氧的影响

3.2 对小鼠断头喘气的影响

3.3 对小鼠游泳时间的影响

4 对免疫的影响

4.1 对正常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影响

4.2 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影响

4.3 对正常小鼠碳粒廓清能力的影响

4.4 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碳粒廓清能力的影响

5 抗炎作用

5.1 对小鼠二甲苯性耳肿胀的影响

5.2 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膜通透性增高的影响

第四章 实验结果

1 抗休克作用

1.1 CD对心源性休克的影响

1.2 CD对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的影响

1.3 CD对感染性休克的影响

2、CD对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1 CD对由右旋糖酐所致大鼠微循环障碍微动脉管径和血流恢复时间的影响

2.2 CD对由去甲肾上腺素所致小鼠微循环障碍微动脉管径和血流恢复时间的影响

2.3 CD对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的影响

2.4 CD体外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3 抗应激作用

3.1 CD对小鼠常压耐缺氧的影响

3.2 CD对小鼠断头喘气次数的影响

3.3 CD对小鼠游泳时间的影响

4 CD对免疫的影响

4.1 CD对正常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影响

4.2 CD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影响

4.3 CD对正常小鼠碳粒廓清能力的影响

4.4 CD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碳粒廓清能力的影响

5 抗炎作用

5.1 CD对小鼠二甲苯耳肿胀的影响

5.2 CD对小鼠醋酸所致腹膜通透性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写词表

致谢

附录

发布时间: 2006-12-14

参考文献

  • [1].光谱探针竞争光度法研究喹喏酮类药物与β-CD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性能[D]. 史书红.山西医科大学2004

相关论文

  • [1].感染性休克患者乳酸、D-二聚体、降钙素原变化的研究[D]. 余志中.大连医科大学2011
  • [2].阿托伐他汀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对脑组织LINGO-1蛋白表达的影响[D]. 吕逸宁.中南大学2010
  • [3].5-(2-氧代-2H-色烯-3-甲酰基)噻吩-2-甲酸类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D]. 梁颖.沈阳药科大学2009
  • [4].鞘内注射p38MAPK抑制剂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环氧化酶-2蛋白表达的影响[D]. 王刚.中南大学2009
  • [5].莫西沙星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NOS和产生NO的影响[D]. 李坚.中南大学2010
  • [6].西维来司钠对体外循环犬肾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 刘彦平.遵义医学院2010
  • [7].非索非那定体内探针法考察多剂量黄芪颗粒对人体P-gp活性影响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D]. 叶蓁.浙江大学2010
  • [8].沐舒坦联合左氧氟沙星影响假体感染生物膜的实验研究[D]. 陈铁柱.南华大学2010
  • [9].亚铵阳离子型脱水剂制备与应用及超声波辐射下肟的还原[D]. 刘蕊艳.河北大学2010
  • [10].山莨菪碱抗感染性休克作用与白介素10[D]. 张亚君.第二军医大学2007

标签:;  ;  ;  ;  ;  

CD抗休克药效学研究及机制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