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传统法律价值观对法治现代化的影响

论我国传统法律价值观对法治现代化的影响

论文摘要

我国目前处于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而法治建设除了要有社会的物质和阶级基础外,还要有在具体时期,社会群体所秉承的法律的价值观念作为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法治社会的建设要求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公民具有与时代相切合的、正确的法律观念。中国传统的法律价值观,基于其历史传承性,对广大公民的法律观念具有重要影响。对中国传统法律价值观进行研究,能够有效掌握我国传统主导的法律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及法律观念对社会存在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进而达到探索出如何对公民所固有的传统的法律价值观念进行引导,形成公民对法律的普遍信仰,以及培养公民的现代法治观念,引导他们自觉地信赖法律,追求法律正义,养成法律思维定式和依法办事的观念,形成占主导地位的法律文化效应,使法律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更符合我国法治现代化的价值需求以及有效推动我国整个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的进程。对于中国传统法律价值观及其对当代中国法律现代化的影响的研究,笔者主要采取文献阅读和比较的方法,首先筛选出客观的、符合历史实际的文献资料以及符合笔者研究所需要的论据的文献,同时广泛阅读相关的当代的学者论文,从中汲取有利于自身论文研究的理论。并积极寻求导师的指导,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理论偏差进行及时的纠正;同时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开拓自己的研究思路。使论文的内容符合客观、真实、富有建设性的要求。通过论文的写作,笔者认为,中国传统的法律价值观念历经千年,源远流长,其中的主导思想是以“仁义忠孝”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思想,其产生于中国古代特有的历史环境,并随着社会的经济基础的变化和政治上的需求而有一定的发展,对社会传统社会的法律实务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中国整个传统法律价值观所存在的传统社会中,其更多的在性质上表现为对于政治的附属性,以及作为统治工具的专制性,长期以来就缺乏当代法律精神所倡导的公平、公正,追求民主和人权的价值核心。但同时,在漫长的历史时空中,中国传统的法律价值观念,又对中国社会的稳定治理产生了历史上的积极作用,并且观念的传承是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无法断然采取某些手段彻底纠正或是改变。因此,笔者认为,在保证当代法律精神所倡导和追求的核心价值观念的前提下,对于中国传统的法律价值观念应当采用“扬弃”的态度对待,一方面,我国的法治进程要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需要,彻底打击和废除传统法律观念中封建的、专治的、残暴的内容,而对某些有益于社会治理方面的法律观念予以保留,或是采取合适的价值引导手段对其进行改造,并在新的形势下将之运用于我国的法治现代化进程中,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促进我国法治现代化的进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法律价值观及中国传统法律价值
  • 1.1 法律价值观的概述
  • 1.2 中国传统法律价值观的概念
  • 1.3 中国传统法律价值观观的特征
  • 1.3.1 将伦理道德和礼作为核心价值
  • 1.3.2 法的工具性价值的突显
  • 1.3.3 极强的阶级属性
  • 1.3.4 封闭式传承的发展规律
  • 1.3.5 对和谐的不懈追求
  • 1.4 中国传统法律价值观的作用
  • 1.5 研究中国传统法律价值观的意义
  • 第2章 中国传统法律价值观的历史沿革及其典型化表现
  • 2.1 中国传统法律价值观的历史沿革
  • 2.2 中国传统法律价值观典型化表现
  • 2.2.1 法自君出的立法体制
  • 2.2.2 德主刑辅的法律体系
  • 2.2.3 深厚的宗族制度
  • 2.2.4 封建阶级的法外特权制度
  • 2.2.5 息讼式的司法实践
  • 第3章 中国法治现代化的时代诉求
  • 3.1 中国法治现代化的概述
  • 3.2 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
  • 3.2.1 法治现代化是实现民主建设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要求
  • 3.2.2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 3.2.3 法治现代化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意
  • 3.2.4 法治现代化是国家稳定、长治久安的保证
  • 3.3 中国法治现代化的相应法治观念
  • 3.4 中国法治现代化以依法治国理念为核心
  • 3.4.1 人民主权观念
  • 3.4.2 宪法和法律至上观念
  • 3.4.3 人权观念
  • 3.4.4 加强和完善公正立法观念
  • 3.4.5 强化依法行政、司法独立观念
  • 第4章 传统法律价值观对现代化法治的影响
  • 4.1 中国传统法律价值观对现代化法治建设的有利影响
  • 4.1.1 “德主刑辅”所体现的积极影响
  • 4.1.2 传统诚信观所体现的积极影响
  • 4.1.3 “息讼”理念所体现的积极影响
  • 4.2 中国传统法律价值观对现代化法治建设的不利影响
  • 4.2.1 专制主义所体现的不利影响
  • 4.2.2 人治主义所体现的不利影响
  • 4.2.3 忽视权利价值所体现的不利影响
  • 第5章 秉承扬弃观念,探寻现代法治途径
  • 5.1 以民主法治来加强和提升党的领导
  • 5.2 通过公正的司法制度确保法治现代化的有效开展
  • 5.3 依法行政保证法治现代化进程
  • 5.4 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模式树立法律素养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政治课教学中青少年学生现代法律价值观培养研究[J]. 文教资料 2011(17)
    • [2].青少年学生现代法律价值观培养研究[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5)
    • [3].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法律价值观的差异[J].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4(05)
    • [4].影视作品中的法律文化[J]. 智库时代 2018(43)
    • [5].爱国主义与以人为本——“国家·个人本位”法律价值观的现代诠释[J]. 河北法学 2012(07)
    • [6].礼义与正义,中西法律价值观的比较[J].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2009(11)
    • [7].“漏洞”交易的法律思考——以法律价值观为视角[J]. 中国信息安全 2016(03)
    • [8].移植与播种——个人本位法律观在中国的命运[J]. 河北法学 2011(09)
    • [9].科学发展观的行政法哲学价值观分析[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 [10].我们的社会需要何种的法律观?——从药家鑫案说起[J]. 知识经济 2012(13)
    • [11].大学法律价值观教育势在必行[J]. 柳州师专学报 2011(02)
    • [12].中国法制现代化范式的消解和建构——从中西法律价值观的比较维度[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 [13].中国法治文化的基本进程与建设策略[J]. 理论月刊 2016(02)
    • [14].法的和谐价值新论[J]. 新东方 2010(01)
    • [15].论以人为本法律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其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作用[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8(03)
    • [16].法律传统论纲[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05)
    • [17].解读富勒“法理学永恒的洞穴”——从法律实证主义的角度及隐含的法律价值观[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 [18].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法律价值观的差异[J]. 电影评介 2010(15)
    • [19].司法信任的影响机制分析——基于上海数据的实证探讨[J]. 甘肃社会科学 2013(06)
    • [20].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及教育对策之管窥[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21].法学教育的历史使命与法律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J]. 教育探索 2012(07)
    • [22].基于“人肉搜索”引发的大学生法律教育再思考[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7)
    • [23].论法律意识现代化[J]. 法制与社会 2009(19)
    • [24].高校法制教育的实效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10(28)
    • [25].论法律对思想的影响[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02)
    • [26].高职院校法科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3)
    • [27].和谐社会中公平价值的法律内涵[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1(01)
    • [28].辛亥以来中国社会基本法律观的嬗变[J]. 兰州学刊 2011(09)
    • [29].民事检察监督范围的拓展与路径[J]. 人民检察 2011(15)
    • [30].理性选择:刑事和解与中国[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标签:;  ;  ;  ;  ;  

    论我国传统法律价值观对法治现代化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