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铁通本地电话网的组网及优化研究

重庆铁通本地电话网的组网及优化研究

论文题目: 重庆铁通本地电话网的组网及优化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电子与通信工程

作者: 贺晓燕

导师: 吴资玉,何智慧

关键词: 网络,优化,智能化

文献来源: 重庆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电信网络组网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发展需求,对所提供的业务种类以及质量保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网络资源是电信运营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提升网络性能,降低运营维护成本,保证其效益的充分发挥是目前各大电信运营商关心的问题。因而迫切需要研究电话交换网的组网以及网络层次结构、优化网络,从而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降低运营维护成本,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网络运行质量,提升市场竞争优势。重庆铁通本地电话网由于建网初期存在技术经验不足、缺乏统一规划造成重庆铁通本地电话网网络结构不够合理,资源不平衡,性能较差,维护成本较高,不利于长远发展,越来越不适应现在市场竞争的需要。随着业务发展的需要、后期不断的扩容,模块、网点的调整,更加重了前期不合理的程度,对于网络的长远发展和维护均带来很大的不便。这些都给网络优化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首先对现代电话网的网络结构、路由组织、话务理论、网络智能化等进行了探讨,研究了铁通电话网的组网优化原则,以及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本地网的目标网网络结构,指出了网络的智能化演进方向。然后对重庆铁通本地电话网网络结构、话务流量、中继数量、路由组织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研究,分析了网络存在的问题,总结出重庆铁通本地电话网的组网优化原则,即网络结构清晰化、业务提供平台化、运行维护简单化。论文还对铁通特有的公专网两网并存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江北蔚蓝世纪端局作为实例讨论了一机双网的公专网融合技术方案,然后根据前面对现代电话网和重庆铁通电话网现状的研究,按照重庆铁通组网优化原则,结合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出了重庆铁通本地电话网的组网及优化方案,并进行了简单的优化效果分析。该方案不仅给出了重庆铁通本地电话网的目标网络图,每个端局优化前后的网络图,到关汇局所需的中继数量以及端局的组网规范等,并结合网络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在目标网络图中一并给出了重庆铁通本地电话网网络智能化的规划,以及实施网络智能化的步骤。论文最后对重庆铁通的下一步网络优化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指出了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是未来电信网络发展的方向,研究的重点将是如何更好地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2.1 概况

1.2.2 电话网网络结构

1.2.3 网络智能化理论模型和逻辑构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章节安排

2 现代电话网

2.1 概述

2.2 电话网的网络结构

2.2.1 网络拓扑结构

2.2.2 本地网的基本结构

2.2.3 二级结构的本地网网路组织

2.2.4 多运营商时电话网的组网方式

2.3 话务量

2.3.1 话务量的基本概念

2.3.2 中继电路数量的计算

2.4 铁通电话网的组网优化原则

2.4.1 本地网总体发展策略

2.4.2 本地电话网规模的划分

2.4.3 本地电话目标网网络结构

2.4.4 本地电话网优化原则

2.4.5 交换设备优化原则

2.4.6 局所设置原则

2.4.7 端局的设局原则

2.4.8 端局间直达电路的设置

2.4.9 窄带接入建设原则

2.5 网络智能化

2.5.1 固话运营商所面对的市场环境及挑战

2.5.2 网络智能化是推动固话业务创新的有力手段

2.5.3 固定网络的突破—全网智能化

2.5.4 全网智能化带来的竞争优势

2.6 发展方向

3 重庆铁通电话网现状

3.1 研究背景

3.1.1 地理位置

3.1.2 社会经济状况

3.1.3 铁通重庆分公司发展状况

3.2 网络现状

3.2.1 概况

3.2.2 网络结构

3.2.3 路由组织

3.3 话务流量

3.4 运行维护

3.5 存在问题

3.6 铁通一机双网技术

3.6.1 前言

3.6.2 解决方案

3.6.3 应用意义

3.7 其他运营商组网情况

3.8 重庆铁通电话网优化原则

4 重庆铁通电话网组网及优化研究

4.1 重庆铁通组网及优化研究考虑的主要问题

4.1.1 机型选择

4.1.2 局所设置的选择

4.1.3 网络结构的选择

4.1.4 中继数量的选择

4.1.5 网络智能化的考虑

4.2 重庆铁通电话网的优化解决方案

4.2.1 减少端局的数量,改造部分端局为模块局

4.2.2 实现端局双归属,取消端局间的直达电路

4.2.3 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中继数量调整

4.2.4 升级关汇混合局为业务交换中心

4.2.5 根据实际需要,对关汇混合局进行关汇分离

4.2.6 关汇混合局分离前的优化网络拓扑图

4.2.7 关汇混合局分离后的优化网络拓扑图

4.3 端局的优化改造

4.3.1 两路口端局优化方案

4.3.2 西政新端局方案

4.3.3 重庆南端局优化方案

4.3.4 涪陵等6 个端局优化方案

4.3.5 永川端局优化方案

4.3.6 北碚端局优化方案

4.3.7 万州端局优化方案

4.4 实施网络智能化后对端局的数据处理

4.4.1 局内呼叫

4.4.2 Centrex 处理

4.5 优化效果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发布时间: 2006-12-05

参考文献

  • [1].新疆铁通业务运营支撑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D]. 周小楠.北京邮电大学2011
  • [2].浙江铁通互联网网络扩容优化工程[D]. 裘士刚.北京邮电大学2010
  • [3].邢台铁通本地传输网优化设计[D]. 张大睿.河北科技大学2011
  • [4].甘肃铁通省干网传输能力分析研究及应用[D]. 高震.兰州交通大学2015
  • [5].广东铁通传输网络扩容优化方案探讨[D]. 张莹.华南理工大学2012
  • [6].山东铁通交换集中网管的搭建和应用[D]. 席堃.山东大学2009
  • [7].吉林铁通智能网扩容项目管理的关键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 付莉.吉林大学2008
  • [8].西安铁通宽带城域网网络优化改造方案研究[D]. 党战峰.北京邮电大学2011
  • [9].吉林铁通宽带综合认证计费营业系统升级改造研究[D]. 王致国.吉林大学2013
  • [10].天津铁通传输网优化[D]. 李婧.北京邮电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成都电信NGN网络发展规划设计[D]. 李劲松.电子科技大学2006
  • [2].成都小灵通上层网组网方案规划[D]. 张碧英.电子科技大学2004
  • [3].重庆铁通推行NGN业务的竞争分析[D]. 狄一康.重庆大学2006
  • [4].重庆电信固网智能化改造方案研究[D]. 张剑.重庆大学2006
  • [5].NGN工程组网应用设计[D]. 丁义.山东科技大学2004
  • [6].NGN商用试验网的设计和性能测试[D]. 张兵.山东大学2005
  • [7].PSTN网络智能化方案设计与实现[D]. 孔亚青.北京邮电大学2006
  • [8].关于中国铁通服务营销战略的研究[D]. 李志容.北京邮电大学2006
  • [9].本地PSTN网络智能化技术研究与部署[D]. 王芳.北京邮电大学2005
  • [10].业务创新—铁通差异化生存[D]. 王俊莲.北京邮电大学2006

标签:;  ;  ;  

重庆铁通本地电话网的组网及优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