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和D-乳酸在缺血性肠病诊断中的研究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和D-乳酸在缺血性肠病诊断中的研究

论文摘要

缺血性肠病(Ischemic bowel disease, ICBD)是指结肠和(或)小肠因供血不足发生的缺血性肠道损害,其病因较多,如动脉栓塞,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主动脉夹层,肠梗阻、术后肠粘连、低血容量等,而且早期ICBD临床症状不典型,缺少有效的诊断手段,因此其误诊率、漏诊率较高。ICBD延误诊治可导致肠动力障碍、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进而可导致肠道菌群移位和内毒素血症,肠源性炎症介质释放,放大炎症瀑布反应,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损伤肝、肺、肾等多处器官,最终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多脏器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快速而准确的诊断ICBD是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但是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运用当前先进的诊疗手段,比如血管造影,腹部CT血管造影,腹部超声等,该病的早期诊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2-3]。因此,早期诊断缺血性肠病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器官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广泛用于血液分析的各种疾病的诊断,如:肝损伤(谷丙转氨酶),心肌梗死(肌酸磷酸激酶),以及胰腺炎(淀粉酶),因为这些指标容易衡量,可指导临床医生下一步检查或治疗。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十分特异的血液标记可用于检测肠道缺血损伤[4]。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富含于肠粘膜上皮绒毛中,正常情况下,周围血管中I-FABP含量很低,但当遭受到缺氧、缺血及再灌注损害时,肠上皮细胞通透性增加,I-FABP释出,通过毛细血管及毛细淋巴管进入血循环,可在周围血中检测出。I-FABP具有如下特点:(1)存在于胞浆中的可溶性蛋白;(2)具有较高组织特异性;(3)组织含量丰富;(4)分子量低,易于检测。临床研究表明血清IFABP对于肠缺血性损害有重要提示作用和鉴别诊断价值。当肠道发生缺血时,局部细菌大量繁殖,破坏肠粘膜生物屏障,肠道中细菌产生的大量D-LAC透过受损的肠粘膜经循环进入血液,使血液中D-LAC水平升高,同时,肠粘膜低灌注导致肠道粘膜通透性持续性升高,最终引起血浆D-LAC水平持续升高。其机制可能是:1、肠道缺血损伤直接破坏了肠粘膜屏障;2、肠道细菌无氧代谢产物D-LAC大量增加;3、肠源性内毒素、细菌以及缺氧的共同作用,使机体自身释放炎性因子,而导致肠道粘膜通透性升高。因此血浆D-LAC可以作为反应肠道缺血损伤的标志物。但是,所有引起肠组织局部缺血缺氧,并导致肠道通透性升高的因素均会导致血浆D-LAC水平不同程度的升高,如严重创伤、休克、肠缺血和危重型肠梗阻等。目的:鉴于I-FABP对于肠粘膜损伤的敏感性,以及D-LAC对于肠粘膜缺血的特异性,本研究引入血清D-LAC联合血清I-FABP,从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两方面,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肠病中的诊断价值。1、研究大鼠肠缺血模型中,血清I-FABP水平和D-LAC水平与缺血时间、肠组织损伤的相关性;2、分析血清I-FABP水平和D-LAC水平在急性腹痛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比较缺血性肠病患者血清I-FABP水平和D-LAC水平与非肠缺血患者以及健康人群的差异;3、探讨血清I-FABP和D-LAC诊断缺血性肠病的临界值,并分析临界值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4、在确定临界值的基础上建立优化模型,分析血清I-FABP和D-LAC联合诊断肠缺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1、建立大鼠肠系膜前动脉缺血模型,按照缺血时间随机分组,ELISA法分析各组血清I-FABP和D-LAC水平,免疫组化法评估受损肠粘膜组织I-FABP含量,病变组织进行损伤评分,评估不同缺血时间条件下,血清I-FABP和D-LAC水平和组织损伤的相关性;2、采集急性腹痛患者血清标本,分为缺血性肠病组(ICBD)和非缺血性肠病组(NICBD),比较两组血清I-FABP和D-LAC水平,根据入组患者最后诊断,计算两种指标用于诊断缺血性肠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采用ROC曲线确定其临界值;3、以临界值为判断依据,验证血清I-FABP和D-LAC在急性腹痛患者中诊断缺血性肠病诊断价值,分析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建立数学优化模型,I-FABP和D-LAC联合诊断缺血性肠病患者,分析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1、大鼠肠缺血30min时I-FABP明显升高,于90min达到峰值,而后随着缺血时间延长其水平下降;缺血90min内,血清I-FABP水平与组织损伤程度相关(p<0.05);大鼠肠缺血60min时D-LAC明显升高,随着缺血时间延长,其水平逐渐升高;D-LAC与组织损伤程度相关性明显(p<0.05);2、ICBD组患者的血清I-FABP以及D-LAC中位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其他诊断的患者(p<0.05),NICBD组患者血清I-FABP中位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NICBD组患者血清D-LAC中位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ICBD组中,小肠病变组患者的血清I-FABP水平明显高于大肠病变组(p<0.05),小肠病变患者的血清D-LAC水平与大肠病变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NICBD组中,小肠病变患者的血清I-FABP水平明显高于大肠病变组(p<0.05),小肠病变患者的血清D-LAC水平与大肠病变组无明显差异(p>0.05);大肠缺血患者血清I-FABP水平与NICBD组中小肠病变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但血清D-LAC水平明显高于NICBD组中小肠病变患者(p<0.05)3、血清I-FABP诊断缺血性肠病的临界值为86.21ng/ml,血清D-LAC诊断缺血性肠病的临界值为34.28ug/ml,以是否超过临界值判定I-FABP和D-LAC的特异性和敏感性I-FABP勺敏感性为76.2%,特异性为74.8%,阳性预测值为32.1%,阴性预测值为96.3%,阳性似然值为3.05,阴性似然值为0.24;D-LAC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81.9%,阳性预测值为51.3%,阴性预测值为68.6%,阳性似然值为2.62,阴性似然值为0.31。I-FABP和D-LAC的诊断似然度高于LDH、CK、CRP、WBC (p<0.05)4、血清I-FABP临界值验证急性腹痛患者中缺血性肠病患者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0%,血清D-LAC临界值验证急性腹痛患者中缺血性肠病患者的敏感性为50%,特异性100%。优化模型联合I-FABP和D-LAC初步验证急性腹痛患者中肠缺血患者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100%。结论1、大鼠血清I-FABP水平在肠缺血90min达峰值,肠缺血90min内与组织损伤相关性明显;2、大鼠血清D-LAC在缺血60min开始明显升高,肠缺血60min后与组织损伤相关性明显,可反应肠缺血组织损伤程度;3、健康人血清I-FABP浓度为8.33±6.25ng/ml,血清D-LAC浓度为5.47±3.64ug/ml,缺血性肠病患者血清I-FABP和D-LA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4、血清I-FABP诊断缺血性肠病的临界值为86.21ng/ml,血清D-LAC诊断缺血性肠病的临界值为34.28ug/ml。I-FABP和D-LAC的阳性结果(超过临界值)不能确定是否有肠缺血,I-FABP阴性结果(低于临界值)(NPV 96.3%)能判定患者发展为肠缺血的可能性为3.7%;5、采用数学优化模型,联合I-FABP和D-LAC用于诊断缺血性肠病,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和D-乳酸在大鼠急性肠缺血模型的相关性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和D-乳酸诊断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第三部分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和D-乳酸用于缺血性肠病诊断的初步验证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附表4
  • 文献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FABP4在呼吸道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临床肺科杂志 2019(01)
    • [2].Biological Function Research Progress of FABP5[J].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17(01)
    • [3].Significance of downregulation of liver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4(46)
    • [4].H-FABP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 山东医药 2008(27)
    • [5].脂肪酸结合蛋白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20(08)
    • [6].急性肠缺血状态下I-FABP表达及诊断意义的实验研究[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8(04)
    • [7].同型半胱氨酸对FABP4启动子活性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29)
    • [8].Association of H-FABP gene polymorphisms with intramuscular fat content in Threeyellow chickens and Hetian-black chickens[J].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16(03)
    • [9].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在缺血性肠病诊断中的初步探讨[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4(04)
    • [10].Combined assessment of myocardial damage and electrical disturbance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J].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17(05)
    • [11].细粒棘球蚴FABP基因的原核表达及蛋白鉴定[J]. 生物技术通报 2010(07)
    • [12].动物FABP家族基因与脂肪沉积关联研究进展[J]. 农业科学研究 2010(03)
    • [13].血清H-FABP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评价[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8(02)
    • [14].秦川肉牛FABP3及FABP4基因SNP与肉质性状的关联性[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15].H-FABP在APE患者危险分级及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8(17)
    • [16].STEMI患者急诊PCI术前H-FAB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J]. 天津医药 2017(11)
    • [17].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诊断的生化指标检测[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22)
    • [18].FABP、PAI-1、心肌纤维化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检测价值[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4)
    • [19].H-FABP和IMA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12)
    • [20].Curcuminoids Target Decreasing Serum Adipocyte-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Levels in Their Glucose-lowering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4(11)
    • [21].细胞视黄酸结合蛋白Ⅱ、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J]. 华西医学 2013(09)
    • [22].Epistatic effect between ACACA and FABP2 gene on abdominal fat traits in broilers[J]. 遗传学报 2010(08)
    • [23].双向调控FABP-5表达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裸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24)
    • [24].血清NSE、Hcy及H-FABP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04)
    • [25].脂联素联合FGF-21、A-FABP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8(01)
    • [26].不同脂肪酸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组织三种FABP表达的影响[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7(10)
    • [27].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非脂质代谢性疾病[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03)
    • [28].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不同种属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3(11)
    • [29].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J].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2009(01)
    • [30].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A-FABP、CXCL1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8(23)

    标签:;  ;  ;  ;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和D-乳酸在缺血性肠病诊断中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