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流动人口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

对城市流动人口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

论文摘要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计划生育以来,随着生育政策的提出、调整和完善,随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的巨大变革,随着国民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生活质量以及生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全国的生育率水平下降迅速。如今,我国人口已经完成了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从而转变成为世界低生育水平的国家之一。然而,伴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人口转变的完成,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成为我国人口在过去近30年中最显著的结构性变化之一。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范围通常为103~107,而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自1980年代以来开始偏高且持续升高,1982年为107.6,1990年上升至111.3,而2000年则更达到116.9。短短的18年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增加了7.7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迈进,大量的流动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地区。作为我国城市的典型代表,上海市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城市流动人口,占城市常住人口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出生的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并已超过常住人口出生数的三分之一。与之相同的是上海市常住人口出生人口性别比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02年起,该值均高于正常水平107,2007年达到最高点,达113.6。分析同期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出生情况,户籍人口均低于107,而流动人口则严重偏离,在120左右。可见,流动人口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偏高直接并严重影响到上海市常住人口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范围,而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偏高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婚姻挤压、女性权益受到侵犯、加大社会养老压力等,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本文以上海市为例,通过对不同性别、年龄以及教育程度等流动人口进行封闭式问卷调查及访谈,了解城市流动人口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知晓情况、生育性别意愿、生育意愿及对现行相关政策的看法。同时,对人口学专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者、法律专家以及社会学学者就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进行专家深度访谈,了解专家对此问题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城市流动人口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四个主要原因,包括国家生育政策、男孩偏好、社会保障制度以及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本文同时深入探讨了解决城市流动人口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三项对策,包括加强舆论导向和宣传;完善相关法制、政策和体制建设;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概念
  • 二、背景
  • 三、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本文创新点
  • 一、研究综述
  • 二、本文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
  • 二、访谈
  • 第二章 城市流动人口出生人口性别比现状
  • 第一节 数据分析
  • 一、基本情况
  •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知晓情况
  • 三、生育性别意愿
  • 四、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原因及对相关政策的看法
  •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
  • 一、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了解程度不够
  • 二、“一孩半”政策强化男孩偏好
  • 三、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技术流传广泛
  • 第三节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婚姻挤压问题
  • 二、女性权益受到侵犯
  • 三、加大社会养老的压力
  • 第三章 城市流动人口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生育政策
  • 一、计划生育政策
  • 二、“一孩半”政策
  • 第二节 男孩偏好
  • 一、传统文化引发的男孩偏好
  • 二、男女不平等引发的男孩偏好
  • 第三节 社会保障制度
  • 一、安全保障的需求
  • 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均衡
  • 第四节 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
  • 一、科学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提供了方法
  • 二、科学技术的易得和滥用提供了便利
  • 三、文化、政策与社会保障等综合因素
  • 第四章 城市流动人口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舆论导向和宣传
  • 一、转变生育观念
  • 二、提高女性社会地位
  • 第二节 完善相关法制、政策和体制建设
  • 一、严厉打击“两非”
  • 二、调整生育政策
  •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 第三节 纳入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 一、改进政府绩效评估方式
  • 二、加强综合治理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盐城市构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效机制[J]. 健康生活(下半月) 2012(11)
    • [2].女性的政治地位与出生人口性别比——基于1950—2000年县级数据的实证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 2020(04)
    • [3].生育政策调整初期陕西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 2019(04)
    • [4].抓重点出实招 促进人口性别比平衡[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7(09)
    • [5].出生人口性别比最新动态及问题判断[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6].浅析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的成因——以贵州牌坊村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03)
    • [7].中国部分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7(03)
    • [8].扎实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7(04)
    • [9].“四个注重”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组合拳[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7(05)
    • [10].管理与打击并重 宣传与服务兼顾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5(12)
    • [11].云南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特征及治理对策分析[J]. 西北人口 2016(01)
    • [12].广西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专项督查工作[J]. 广西医学 2014(12)
    • [13].推动未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的主要因素分析[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5(04)
    • [14].坚持“四到位” 强化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5(04)
    • [15].“五项保障”筑牢出生人口性别比根基[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5(07)
    • [16].高位推动抓统筹 严打“两非”出重拳——湖北省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5(08)
    • [17].抓住“五点” 扎实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5(08)
    • [18].数据[J]. 检察风云 2015(23)
    • [19].孟津县出生人口性别比连续5年保持平衡[J].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7(05)
    • [20].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形势仍严峻[J]. 现代养生 2016(14)
    • [21].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六连降[J]. 大家健康 2015(05)
    • [22].国家卫计委官员: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初步遏制[J]. 现代养生 2014(16)
    • [23].部门协调 综合治理岀生人口性别比[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3(12)
    • [24].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的意见[J].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12(24)
    • [25].关爱女性,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J]. 祖国 2013(18)
    • [26].内乡县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方案出台[J].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09(02)
    • [27].浅析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J]. 青春岁月 2011(04)
    • [28].灰色预测在中国人口性别比中的应用[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24)
    • [29].家庭发展政策视角下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实践[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8(05)
    • [30].1982—2010年安康市出生人口性别比演变状况及原因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8(17)

    标签:;  ;  ;  ;  

    对城市流动人口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