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政府性与国际制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从欧洲协调到联合国

无政府性与国际制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从欧洲协调到联合国

论文题目: 无政府性与国际制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从欧洲协调到联合国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国际关系

作者: 贾烈英

导师: 秦亚青

关键词: 无政府状态,国际制度,欧洲协调,国际联盟,联合国

文献来源: 外交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世界处于无政府状态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基石,以此为起点,各种主流理论都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对于无政府性能否,以及如何被削弱的问题,各派观点相去甚远。 国际制度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形式也多种多样,从战争、均势、外交、规范、机制、国际法到国际组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都承认国际制度是起作用的,但在起多大作用,以及如何起作用方面他们又分道扬镳了。现实主义强调制度的附属性,自由主义突出它的有效性,建构主义着重它的合法性,那么到底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来自哪里呢? 本文把国际制度的有效性作为一个因变量,通过考察历史上的三个案例,即欧洲协调、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力图找寻影响国际制度有效性的主要的自变量。本文主要围绕着大国权力分配、大国认同与国际制度有效性的关系展开实证性研究。本文的结论是大国实力分配的形式与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但进程与结构因素要大体协调。在制度结构与权力结构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大国认同与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是正向相关关系。而国际制度中的规范因素建构了大国间的认同。但国家观念(国内规范)对国际规范又有反作用,他们是相互建构的。 国际制度可分为行为性制度和规范性制度,前者主要影响国家的行为,后者建构国家的认同,制度的性质不同,其效果也不同。 本文认为,国际制度可以削弱无政府性,国际制度的核心是规范,研究规范与权力,规范与认同,规范与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关系,是非常有价值的学术前沿问题。

论文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概念、理论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无政府状态、国际制度等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无政府状态、无政府社会和无政府文化

二、国际制度及其有效性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关于无政府性与国际制度的相关理论

第三节 理论的视角与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一、经济人与国际关系

二、社会人与国际关系

三、结论:视角的融合是未来的取向

第四节 案例选择与分析框架

第二章 欧洲协调与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

第一节 欧洲协调的产生

一、拿破仑战争前的国际体系

二、拿破仑战争与欧洲新的国际体系

第二节 欧洲协调的性质与功能

一、欧洲协调是什么?

二、欧洲协调的性质与功能

第三节 欧洲协调与百年和平

一、1814-1822年:欧洲协调的尝试期

二、1823-1853年:大国无战事,欧洲协调的深化期

三、1854-1875年:欧洲协调的侵蚀期

四、1876-1914年:欧洲协调的恢复和消亡

第三章 国际联盟与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

第一节 新外交,旧世界:国际联盟的产生

一、国联方案的来源

二、威尔逊与国际联盟

三、巴黎和会、国际联盟与世界体系

第二节 国际联盟的维持和平机制

一、国际协商组织化

二、外交公开化

三、和平解决争端和和平变革程序的制度化

四、安全集体化

第三节 国际联盟削弱无政府性的实证研究

一、国联建立初期的世界权力分配与大国的认同状况

二、第一个十年:国联削弱无政府性的尝试

三、第二个十年:是国联削弱无政府性,还是无政府性削弱国联?

四、国联失败的原因

第四节 国际联盟的遗产

第四章 联合国与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

第一节 新战争,新制度:国联死了,联合国万岁

第二节 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创新

一、从《联合国宪章》看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创新

二、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在实践中的变通与出新

第三节 (上)冷战时期联合国削弱无政府性的考察

一、冷战时期的国际权力结构变迁

三、冷战时期大国对联合国的认同分析

四、联合国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

第三节 (下)冷战后联合国削弱无政府性的考察

一、冷战后的国际权力结构变迁

二、大国对联合国认同度的强化与联合国的复兴

三、联合国当前面临的各种挑战

第五章 权力分配、国际规范与国际制度的有效性

一、个案与数据

1、欧洲协调有效性的相关数据

2、国际联盟有效性的相关数据

3、联合国有效性的相关数据

二 个案与数据的相关分析

1、欧洲协调情况分析

2、国际联盟情况分析

3、联合国情况分析

三、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1

参考文献

  • [1].冷战后中国国际制度战略研究[D]. 韩万圣.复旦大学2008
  • [2].决策偏好与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研究[D]. 韦进深.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 [3].印度洋地区国际制度的评估[D]. 刘鹏.暨南大学2015
  • [4].国际制度有效性研究[D]. 王明国.复旦大学2011
  • [5].声誉载体、国际制度设计与责任共同体[D]. 王娅奇.外交学院2015
  • [6].制度主义视角下的东亚国际体系转型[D]. 马轶伦.吉林大学2013
  • [7].国际组织中的制度变化和制度适应能力[D]. 李昕.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 [8].国际关系视野中的诺贝尔和平奖[D]. 刘炳香.中共中央党校2011
  • [9].跨越制度边界的互动——国际制度与非成员国关系研究[D]. 王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 [10].中俄关系制度化研究[D]. 毛艳.华中师范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D]. 袁正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 [2].美国思想库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D]. 狄会深.外交学院2005

标签:;  ;  ;  ;  ;  

无政府性与国际制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从欧洲协调到联合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