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改造投资企业所得税抵免的三个问题

技术改造投资企业所得税抵免的三个问题

一、技改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三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冰[1](2020)在《污水处理PPP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文中认为2014年4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中国由此进入PPP模式的新一轮推广阶段,近五年来PPP模式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截止2019年11月30日,中国财政部PPP中心的项目库已收录9399个PPP项目,项目总投资额为14.16万亿元。污水处理PPP项目入库数共1120个,总投资0.44万亿元。2019年9月11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监管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要加强经济政策激励引导,积极推动落实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污水处理及再生水产品增值税返还等优惠政策。2020年3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在加强对污染防治等的财税支持政策的同时,要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政策,为建设美好中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在此背景下,污水处理PPP项目的税收政策问题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它对促进污水处理项目的投资,完善我国环境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污水处理PPP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设计路径如下:首先,通过研究PPP相关基础理论和税收优惠政策,剖析PPP涉税问题,发现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PPP相关法律以及税制体系,且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没有考虑到PPP项目的特性,导致PPP税收政策与税制改革需求不相适应;然后以典型“BOT+TOT”模式的实际案例对存在问题进行事实佐证;最后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包括选题背景、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为PPP项目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其税收理论基础,包括PPP模式及污水处理PPP项目的含义、分类及发展现状和税收支持PPP模式发展的理论基础,如供给经济学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税收调控理论等。第三章为污水处理PPP项目的现有税收政策及涉税问题分析,包括污水处理PPP项目涉税优惠政策和影响污水处理PPP项目发展的税收政策问题。第四章为案例分析部分,以中山市黄圃镇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PPP项目为例,通过引入案例背景和项目公司现金流预测情况,进一步分析了案例涉及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印花税等相关问题,以案例侧面佐证污水处理项目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涉税问题。第五章是国外PPP项目税收激励政策的经验借鉴部分,笔者借鉴了印尼、韩国、美国和德国采取的PPP税收支持政策,并进行相应经验总结。第六章是政策建议与总结部分,根据影响污水处理PPP项目发展的相关涉税问题,结合国际经验借鉴,提出将企业所得税优惠期限由“三免三减半”延长至“五免五减半”、增值税进项税额可实行一定比例退税、对项目所涉印花税实行即征即退、对项目资产移交差异化征税和建设专业的PPP税收咨询人才队伍等对策建议。

林新为[2](2020)在《企业所得税优惠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现阶段企业创新投入与所得税优惠政策密切相关,并且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是政府和企业关注的重点。研究企业所得税优惠对我国企业创新投入激励的效果如何,怎样最大限度发挥优惠政策的激励作用,在当前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研究了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创新投入影响的理论机制及影响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企业所得税优惠的相关政策建议。论文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创新投入影响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从提高创新收益、分担创新风险等方面入手,论述了企业所得税优惠激励创新投入的作用机理;接下来分析企业所得税优惠与创新投入激励作用的门限效应;以及企业异质性如何影响政策的创新激励作用。二是中国企业所得税优惠激励创新投入的现况分析。从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创新投入的现况;梳理了中国现行创新激励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论述了现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存在的不足。三是实证检验企业所得税优惠与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采用固定效应、系统GMM计量方法验证两者的正向激励效应;另一方面采用面板门限计量方法验证两者的门限效应;另外,由于考虑到企业异质性(企业规模、产权性质、地区的差异)会影响企业的创新决策行为,因而进一步考察不同企业规模、不同产权性质、不同地区对企业所得税优惠创新投入激励作用的影响。四是企业所得税优惠与创新投入的相关政策建议。论文主要结论有:(1)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创新投入具有正向激励作用;(2)模型通过双门限检验,表明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创新投入的正向激励作用存在门限效应。即在合适的优惠力度区间内,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创新投入产生的正向激励作用最强;而优惠力度过低或过高时,创新投入激励作用会被削弱。曲线呈正向的倒“U”型特征。(3)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考察发现,对于小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而言,其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创新投入的激励作用更加显着。

冯骁[3](2019)在《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教育经费作为支撑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其充足且可持续性的供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保障。教育经费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无需赘述,可以说教育经费是教育发展的先行保障。而教育经费中,其重要的来源之一就是教育税收收入。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和收入分配调节的重要宏观经济工具,在教育经费筹集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纵观世界各国教育税收管理征收办法,许多国家是通过征收独立的教育税,或将如流转税或财产税等税收收入作为税基从中按比例划拨教育经费等方式,来保障本国教育经费的稳定供给和教育财政的稳定投入。在我国,教育经费收入尤其是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中,除了教育事业费和基本建设费外,以教育费附加为主,其他教育税收优惠政策为补充构成了教育税收制度,这种教育税收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育经费收入,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费保障。但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存在诸多问题:第一,教育费附加由于本质上是一种行政性收费,而不是税收,存在很多法理层面的问题,这不仅为足额征收带来很多不确定性,也难以保障教育经费稳定的、可持续供给;第二,教育费附加征收的量很有限,难以为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收入;第三,教育费附加由于附加税的特性,导致了其地区差异非常明显,更加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不宜于教育资源的高效公平分配。由此引申出全文的两大主干问题:一是教育税收理论框架下,为什么要征收教育税,从经济学和法律角度,教育税征收是否能推进我国教育事业进步。二是教育税收实践视角下,教育税收征收的可行性。我国教育费附加施行至今,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通过开征教育税来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的思路:围绕核心问题“构建以教育税为核心的教育税收制度,保障教育经费的可持续供给”进行论述。由于“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本文尝试着构建一个系统、全面、符合逻辑的研究框架。除了研究文献综述外,研究沿着回答“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问题进行架构。首先,论文阐述了“教育税收制度的理论基础”,回答“为什么要建立教育税收制度”。运用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等理论,说明教育税收的合理性。运用税收学的税收调控机理和税收法定理论,说明教育税收对教育活动的促进机理,以及建立法定的教育税收制度体系的意义;其次,论文剖析了“我国教育税收制度的现状与问题”,回答“我国教育税收制度现状如何”,揭示存在的问题;最后,论文回答了“怎样构建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其中包括国外经验借鉴、制度设计和检验性实证等。结合研究思路,论文全文包括八章内容。第1章,导论。主要阐述了我国教育费附加政策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等内容。第2章,文献综述。主要梳理了当前研究文献的特征、国内外教育税收相关研究。第3章,教育税收理论分析。分别从教育税收制度理论分析框架、教育税收经济学理论、教育税收调控机理、教育税收法理基础等方面,分析了开征教育税的理论依据。第4章,我国教育税收制度的现状分析。主要探讨了我国教育税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根源,从实践角度论证了构建教育税收制度的必要性。第5章,国外教育税收制度研究与启示。主要分析了国外教育税收制度实践、国外教育税收优惠制度实践,并获得相关启示。第6章,我国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设计。这一章是在理论和现状分析、借鉴国外的教育税收制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税收法理和教育税制度构建。其中主要包括教育税收法定理念、教育税收原则、教育税收要素界定、教育税收优惠设计、教育税收和财政支出关系等。第7章,实证分析: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政策有效性验证。这一章主要运用两个模型进行实证,验证我国教育税收制度设计的有效性。即通过教育税收入灰色预测模型,模拟实证了教育税的收入规模;通过学区房Hedonic模型,回归运算得出了教育资源在教育税应税财产中的资本化比率。第8章,研究结论及建议。主要包括研究的主要结论、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我国应开征以财产持有额为税基的教育税,并以此为核心构建我国的教育税收制度,以保障教育经费的可持续供给。2、教育税收制度理论框架由教育税收经济学理论、教育税收制度税收调控机理、教育税收制度法理三部分组成。在依法治国和税权法定角度下,通过经济学原理征得可观的税收收入,通过税收调控机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3、当前我国教育税收制度问题的根源集中于两个层面:法理层面和税收调控层面。法理层面因为教育费附加的行政收费属性,导致法律治理不规范,许多内容和缺陷与当前我国部分法律精神相违背;税收调控层面,我国教育税收对教育活动影响因素不均衡,对教育活动调控缺乏主税种,对教育活动调控手段无创新,对教育活动调控力度不持续,对教育活动调控对象不平等。4、发达国家具有成熟的教育税收制度值得我国借鉴。国外在教育税层面,纳税主体和课税对象范围较广、教育税税率根据不同的课税对象分别设置、教育税收入由国家和地方共享、教育税税收优惠制度健全、教育税遵守税收法定原则;在教育税收优惠层面,政策多样覆盖面广、政府与个人的责任有机统一、对公私教育平等对待、注重对受教育者的税收优惠、鼓励教育机构自筹自支经费、有完善的教育捐赠激励机制。5、我国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设计的核心在于征收教育税。征收教育税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税基独立原则、税负均分原则、税源稳定原则、征管有效原则。教育税将以财产持有额为税基计征并通过合理的征管机制,合适的税收优惠,恰当的支出方式,保障我国教育税的收支合理有效,进而保障我国教育经费的可持续供给。6、实证分析印证了我国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的有效性。通过教育税收入灰色预测模型,我们模拟出了教育税的收入规模预测结果,并得出两大结论,第一是教育税的增长速度优于教育费附加,第二是教育税在财政收入稳定性上优于教育费附加,证明教育税可以替代教育费附加,实现教育经费的可持续供给。通过学区房Hedonic模型,我们经过回归运算得出了教育资源在教育税应税财产中的资本化比率,通过对回归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了教育税收制度可以形成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合理分配的良性循环。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首先,本文选取了已有文献研究不足、现实又亟待解决的影响教育民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教育税收制度进行研究。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事业,是政府关注的最大民生事业之一,它关乎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政府办教育需要花钱,而且需要可持续供给,税收收入是教育经费可持续供给的重要保障。在我国以地方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下,教育税收对地方教育经费的可持续供给尤为重要。但长期以来,(1)我国实施的是以附加税(教育费附加)、辅以税收减免,来为地方提供教育经费的政策。按照法定税收原则,这种“附加税”作为行政性收费并不具备持续征收的法定效力。(2)我国还没有一个保障教育经费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体系。近年来我国财产税改革设计,以及加大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支持力度,为建立以财产持有额为税基的主体税种的教育税收制度创设了可能。(3)已有文献多针对教育税收进行问题导向的研究,对我国的教育费附加政策,我国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我国教育财政事权财权分权理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缺乏针对教育税收制度进行系统化、逻辑化、全面化的研究。其次,论文运用灰色模型(GM)预测和Hedonic模型回归研究方法,实证教育税收制度的有效性。目前我国关于教育税收的研究主要是采取文献与定性研究,尚未引入定量实证工具进行分析。本文基于教育经费可持续供给,在构建以财产持有额为税基的教育税作为主体税种的教育税收制度基础上,引入大量数理工具,通过验证性实证来分析教育税收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1)论文使用灰色模型(GM)预测方法,选取山东省数据,对山东省未来教育税的收入规模进行了测算,从而得出了对教育财政收入来说,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稳定性方面,教育税都要优于当前我国的教育费附加制度。(2)论文使用Hedonic模型回归方法,选取山东省部分学区房数据,对学区房价格与教育资源分配之间的比例数量关系进行了测算,从而得出了教育资源会资本化于教育税应税财产,并通过教育税可以推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从定量角度论证了教育税收制度的有效性。第三,论文提出的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论文在分析中国教育税收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进行理论设计,并通过模拟实证和检验实证,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1)择机建立以教育税为主体税种的教育税收制度体系,教育税的税基选择财产作为主要税基并配套合适的税收减免等制度。(2)改变现有教育费附加由于行政收费属性导致的税收征管监管漏洞,完善针对教育税收的征收管理体系。(3)在建立规范教育税收制度中,需要完善的财产评估机制,而当前摆在我国财产税立法立制面前最大的困难就是财产的评估,本文结合教育税税基评估,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财产评估制度,明确了教育税税基评估的主体、方式、时间周期等,为教育税收制度及时落地奠定基础。

吴凡[4](2019)在《财税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成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文中提出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税收征管、就业和创新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党中央各级政府、财政部以及国家税务总局相继颁布了诸多扶持措施,比如减税免税、提供政府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小微企业成长。基于此背景,科学、全面地分析财税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成长的促进效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南京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探究财税优惠政策执行效果,最终为促进小微企业成长的财税优惠政策体系建设提出相关建议,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论文选取162家南京市小微企业为研究样本,建立成长评价指标,对财税优惠政策与小微企业成长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探讨税收政策与财政补贴的不同激励效果。并且,从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完善我国现行扶持小微企业成长的财税优惠政策提出针对性建议。论文研究结果显示,扶持小微企业成长的财税优惠政策具有必要性。同时,目前南京市小微企业财税优惠政策有一定的执行力度,但是执行效果有待加强。税收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成长具有促进作用,增值税和所得税两大税种均显着正向影响了小微企业成长,但是政策效果不同,所得税政策影响更为明显。此外,小微企业享受的财政补贴并未体现出财政政策灵活性强、效果显着的特点,未能充分发挥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作用。相比较国外财税政策的实践结果,我国现行政策的执行成效有待进一步提高,应优化现行政策体系,加强政策执行的后续管理。

鲁茸达瓦[5](2019)在《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税费调查报告》文中指出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调查方式,调查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地区——香格里拉市的民营企业的税费情况,研究分析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税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改进该市民营企业税费问题的建议或对策。具体而言,本篇调查报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税收负担概念及微观税负衡量指标进行研究;其次,根据被调查企业的纳税总额情况分析各个区间内的分布情况;接着,以营业收入税负率为税负衡量指标,分税种、分行业、分所有制(国有企业)进行税负水平比较,总结民营企业税负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汇总分析被调查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税种种类和形式,总结现有税收优惠政策(包括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在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中的落实情况及存在的不足。此外,对被调查企业对税收优惠政策的了解程度及满意度进行汇总,分析该市民营企业对政策的直观评价和了解渠道。第三部分:首先对被调查企业的社保费比重进行汇总,按照社保费比重的大小,结合调查过程中了解的情况,分析该市各行业民营企业的社保费比重在多个区间内的分布情况,总结社保费缴费制度的不足之处;其次,分析民营企业支付“非正常费用”情况和行政收费情况,了解税务机关及其他单位是否仍有乱收费现象,分析民营企业的费用负担。第四部分:该部分主要对一些辅助调查内容汇总分析。首先分析该市民营企业对税负的真实感受,了解是否有税负“痛感”;其次,汇总企业家或财务人员认为不合理的税种及不合理的原因,分析对企业发展影响最重的税收问题;最后,汇总访谈中民营企业对税收提出的看法和诉求。通过上述调查内容的分析,发现该市民营企业税费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税收优惠政策与该市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不相匹配;二是行业间、行业内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税费水平差距明显;三是个体户税收侵蚀地方税基。本人结合调查结果与企业实际情况,对以上三个问题分别提出三个原因:缺乏符合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不完善的税收制度和企业自身建设方面的差距、落后的税收征管模式和纳税人纳税意识薄弱并存。针对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税费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丰富税收优惠的种类和形式,降低优惠门槛,加快政策落实,区域特点与产业优势相结合,以“简、降”税率,消除重复征税作为税收改革的重要原则,创新“以票管税”的征管方法,强化企业自身建设,创新个体工商户的征管方式,提高纳税人纳税意识等。

陈天奇[6](2015)在《我国金融租赁业税收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融租赁是近年来我国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租赁方式,其由融资租赁和经营性租赁两种业务模式组成。融资租赁产生于二战后的美国,而经营性租赁则是融资租赁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业务模式。我国自1981年开始引入融资租赁,经历了初创、发展、低谷和再发展等多个历史阶段,并逐步进化到融资租赁与经营性租赁并存的发展新时期。如何认识并处理好我国金融租赁行业的税收政策,成为租赁业未来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现阶段,我国与金融租赁相关的法律、会计、税收和监管规定,都是基于融资租赁基本业务模式所做的定义,未将经营性租赁考虑在内。故笔者认为有必要先从行业整体的高度,提炼融资租赁和经营性租赁有别于传统民商事租赁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定义,由此形成了金融租赁的基本概念。同时,作者选取融资租赁的历史发展数据(经营性数据口径未公布)与我国同期宏观经济数据做了对比归因分析,指出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明确了国家应支持金融租赁发展的必要性。在明确金融租赁定义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正向激励作用的基础上,笔者从金融租赁行业高度出发,对其相关税收政策进行概括、比较和分析,指出我国金融租赁政策,尤其是营改增税制试点中存在的不足,一是纳税人税负明显增加,营改增后租赁公司从事融资租赁税负同比增长190%。二是售后回租业务中遇到的本金发票难题。三是租赁公司的借款利息、发行债券利息等无法取得符合规定的有效扣除凭证。四是即征即退的门槛过高难以达到。五是资产转让业务重复征税和利息支出扣减。资产买断后,租赁资产所有权已经不归出租公司所有,出租公司不能再向承租人开具增值税发票,租赁公司将额外承担已转让资产的增值税。在比较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租赁业务及其相关税收政策之后,笔者对我国金融租赁行业税制改革提出建议:从宏观角度来讲,要建立统一、规范和透明的租赁税收体系形成对金融租赁业的全覆盖,并结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对金融租赁行业采取鼓励扶持、重点倾斜的税收政策;从税种优化角度来说,要结合金融租赁融资融物的业务特征,通过实行差别增值税率、统一对待融资租赁与经营性租赁业务,允许资产转让利息支出扣除增值税销售额等方式降低营改增后租赁公司的整体税负,并鼓励租赁公司或承租人通过加速折旧等方式合理避税。同时,国家可有效利用自贸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加速推进金融租赁相关税制试点改革。本文主要运用的方法包括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计量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力图从多个侧面得出较为可信和有价值的结论。

孙绮阳[7](2013)在《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战略性新兴企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部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核心与关键。税收政策作为政府部门支持企业创新的重要工具之一,日益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刚刚起步,需要税收政策给予有效引导与支持,但是税收政策制定部门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战略性新兴企业税收需求,导致战略性新兴企业需求与税收政策无法实现有效匹配。因此,亟需在掌握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作用机理基础上,评价现行税收政策有效性,确定税收优化重点,以有效实现税收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企业创新与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在分析企业自主创新、科技税收政策以及自主创新与税收政策相关性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内涵和特征,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关键要素、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与规律以及自主创新税收政策内涵与构成;在此基础上,从税收政策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与阻力以及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动态过程视角揭示了税收政策对自主创新的影响;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揭示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机理。从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总体思想、核心内容与管理模型角度设计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理论框架。从税种分布结构、税收政策优惠方式、优惠环节、优惠对象等方面,分析促进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现行税收政策,总结与分析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税收政策;从政策布局、政策工具、政策柔性、政策实施四方面设计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Borda数方法和规则方法相结合设计了政策有效性评价方法,进而对我国现行税收政策有效性进行实证评价,为构建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体系优化提供了客观依据和决策借鉴。根据评价结果,从税收政策体系、政府、企业视角,提出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优化原则与思路;基于大样本问卷调查和多元回归分析,确定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化重点;面向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过程,构建多税种总体优化框架,接着围绕税基、税率和优惠方式等,分别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所得税和增值税和关税等流转税进行优化;设计战略性新兴技术企业、产品和人才三个主要税收优惠客体认定指标及量化规则与评价标准,并运用模糊评价和神经网络原理构建综合评价和智能化评价方法。从协同管理机制、服务平台支撑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对象选择机制和对象风险预警机制五个方面构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实施机制。从组织协同和政策工具协同两个方面设计了协同管理机制实施策略。从税收信息化管理、税收职能人员培训、税收政策宣传三个方面设计了服务平台支撑机制实施策略。从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两个方面设计了监管机制实施策略。从选择标准和选择程序两个方面设计了对象选择机制。从风险预警流程和风险预警评估体系两个方面设计了税收对象风险预警机制。本文对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机理、有效性评价以及税收优化策略与实施机制的研究,可为我国各区域税收政策管理部门制定有效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与方法支持。

丁纯[8](2013)在《中国融资租赁税收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产品创新,融资租赁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中国面临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国际地位的提升,发展融资租赁势在必行。一方面,融资租赁有助于中国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生产设备不断更新改造;另一方面,融资租赁有助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为中小型企业投融资提供了简单便捷的渠道,从而增加经济活力,缓解就业压力。发展融资租赁最有力的调控手段就是税收政策,只有公平良好的税收环境,才能为融资租赁的发展创建更好的平台。然而中国融资租赁税收政策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行业的发展。本文旨在指出融资租赁税收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改进建议。本文在国内外研究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主要采用类比分析法和描述性研究法。首先全面介绍了中国融资租赁及税收政策的发展历程;其次,从税收制度、促进中小型企业发展、立法等角度分析了中国融资租赁在税收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再次,借鉴融资租赁发达国家的经验;最后,提出了解决中国融资租赁税收问题的建议。特别是在追踪“营改增”实施效果与防范关联企业避税方面较先前文献的研究更加具体,对我国健全融资租赁税收政策进行了有益探索,使融资租赁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为经济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孙燕[9](2013)在《基于投资战略的企业纳税筹划研究》文中认为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竞争,人才竞争,资源竞争,甚至是税负竞争。投资作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基本手段,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将成为企业投资战略成败的关键。对于企业而言,投资的主要目的就是盈利,而税收作为一种刚性成本,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最终收益。因此,要想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从企业投资战略的视角对企业纳税筹划行为进行研究。本文从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并行的方法,并采用SWOT分析法对投资战略的纳税筹划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在国内外学者就此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在相关理论支撑和现实客观条件下,结合投资战略与我国企业纳税筹划各自不同的特点及两者的关系,对投资战略纳税筹划进行可行性分析;其次从企业投资环节出发,确定企业投资战略目标、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若干个投资战略纳税筹划备选方案,在对这些备选方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比较之后,选择最有益于企业投资战略目标实现的最终方案;再次基于乔根森模型角度,从投资行业、投资地点、组织形式、出资方式等多个因素逐一进行深入分析,确立了税收政策在多个方面对企业投资的重要影响;最后选取苏泊尔企业为分析对象,结合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及其所面临的机遇与威胁,对企业的拟投资项目进行纳税筹划,并设计了纳税筹划方案预期效果评价表,从风险因素、非税收因素、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四个不同角度的对此次投资战略纳税筹划预期效果进行全面评价,结果表明站在投资战略角度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纳税筹划,更具有全局性,有助于企业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陈百胜[10](2008)在《两税合并对外资企业在中国经营影响初探》文中研究说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为了吸引外资,对内、外资企业采用双重的所得税标准,外资企业比内资企业享受更低的所得税税率、更多的税前抵扣及更长的免税期。但是随着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正式生效,中国境内的内、外资企业适用了统一标准的所得税法;25%的新所得税税率结束了过去对内、外资企业所适用的不同的税率以及税前成本费用不同的抵扣限制和要求,同时外资所享受的特殊税收优惠政策宣告终止。新税法的实施对内资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但对外资企业的影响如何?本文将对新税法产生的必要性,新旧所得税的主要变化,对引进外资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外资企业会对生产、经营、投资、理财和组织结构等经济业务或行为的涉税事项预先进行怎样的设计和运筹,即税务筹划,使企业的总体税收负担最优,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等方面进行研究。

二、技改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三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技改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三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污水处理PPP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PPP项目相关概念界定及其税收理论基础
    2.1 PPP模式及污水处理PPP项目的相关阐述
        2.1.1 PPP模式的含义、特征、类型及历史沿革
        2.1.2 污水处理PPP项目的发展现状
    2.2 税收支持PPP模式发展的理论依据
        2.2.1 供给经济学理论
        2.2.2 公共物品理论
        2.2.3 税收调控理论
第3章 污水处理PPP项目的现有税收政策及涉税问题分析
    3.1 污水处理PPP项目涉及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3.1.1 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3.1.2 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
        3.1.3 其他税收优惠政策
    3.2 影响污水处理PPP项目发展的税收政策问题
        3.2.1 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期限设置不合理
        3.2.2 增值税进项税额大量留抵加剧现金流压力
        3.2.3 印花税加重项目公司纳税压力
        3.2.4 政府补贴所形成的支出不能扣除或加重公司税负
        3.2.5 资产移交是否征税不明确
第4章 案例分析——以中山市黄圃镇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PPP项目为例
    4.1 背景简介
    4.2 项目参与方介绍
    4.3 项目所采用的PPP模式
    4.4 项目现金流预测介绍
    4.5 污水处理PPP项目存在的税务问题
        4.5.1 “三免三减半”税收优惠作用有限
        4.5.2 大量进项留抵加剧中山公用公司资金运转压力
        4.5.3 印花税加重中山公用公司纳税负担
        4.5.4 政府补助可能加重中山公用公司所得税税负
        4.5.5 黄圃污水处理公用项目资产移交是否征税不明确
    4.6 小结
第5章 国外PPP项目税收激励政策的经验借鉴
    5.1 国外典型国家PPP项目税收激励政策
        5.1.1 印度尼西亚PPP税收优惠政策
        5.1.2 韩国PPP税收优惠政策
        5.1.3 美国PPP税收优惠政策
        5.1.4 德国PPP税收优惠政策
    5.2 国外PPP项目发展的经验小结
第6章 完善污水处理PPP项目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6.1 延长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期间
    6.2 充分考虑项目投资特点,完善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
    6.3 对项目所涉印花税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6.4 完善政府付费收入的税收政策
    6.5 实施污水处理PPP项目资产移交差异化税收激励政策
    6.6 加快建设专业的PPP税收咨询人才队伍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2)企业所得税优惠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主要内容、框架、创新及不足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创新及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创新投入影响因素的研究
        2.1.1 国外企业创新投入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1.2 国内企业创新投入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2 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创新投入影响效应的研究
        2.2.1 国外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创新投入影响效应的研究进展
        2.2.2 国内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创新投入影响效应的研究进展
    2.3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企业所得税优惠与创新投入:正向激励效应
    3.2 企业所得税优惠与创新投入:门限效应
    3.3 企业所得税优惠与创新投入:企业异质性
        3.3.1 企业规模差异
        3.3.2 产权性质差异
        3.3.3 地区差异
第四章 现况分析
    4.1 中国企业创新投入的现况
        4.1.1 中国企业创新资金投入现况
        4.1.2 中国企业创新人力投入现况
    4.2 中国创新激励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4.2.1 普遍适用的创新激励税收优惠政策
        4.2.2 特殊行业的创新激励税收优惠政策
    4.3 中国企业所得税优惠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实证研究
    5.1 实证研究设计
        5.1.1 模型构建
        5.1.2 变量设定
        5.1.3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5.2 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创新投入的影响:正向激励效应
        5.2.1 回归结果与分析
        5.2.2 稳健性检验
    5.3 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创新投入的影响:门限效应
        5.3.1 回归结果与分析
        5.3.2 稳健性检验
    5.4 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创新投入的影响:企业异质性
        5.4.1 回归结果与分析
        5.4.2 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3)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特征
    2.2 国内教育税收相关研究
    2.3 国外教育税收相关研究
    2.4 文献评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教育税收制度理论基础
    3.1 教育税收制度理论分析框架
    3.2 教育税收经济学理论
    3.3 教育税收法理基础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教育税收制度的现状分析
    4.1 我国教育税收制度沿革
    4.2 我国教育税收制度现存问题
    4.3 我国教育税收制度问题根源剖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外教育税收制度研究与启示
    5.1 国外教育税制度实践
    5.2 国外税收优惠制度实践
    5.3 国外教育税收制度研究启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设计
    6.1 教育税开征的基本原则
    6.2 教育税的税收要素界定
    6.3 教育税的税收优惠设置
    6.4 教育税与财政支出的关系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实证分析: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政策有效性验证
    7.1 模拟实证:教育税财政充足性定量分析
    7.2 检验实证:教育税收对教育资源分配影响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4)财税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成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路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路径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1.5 主要概念界定
第二章 文献与政策回顾
    2.1 国内外文献回顾
        2.1.1 税收优惠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2.1.2 财政补贴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2.1.3 企业成长评价指标
        2.1.4 文献评述
    2.2 国内外小微企业财税优惠政策
        2.2.1 国内优惠政策
        2.2.2 国外优惠政策
        2.2.3 国外财税优惠政策借鉴
第三章 南京市小微企业财税优惠政策分析
    3.1 南京市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3.1.1 南京市小微企业行业分布
        3.1.2 南京市小微企业存续能力调查
    3.2 小微企业享受增值税优惠分析
    3.3 小微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分析
    3.4 小微企业享受财政支持情况
    3.5 小微企业享受财税优惠政策成效的问卷调研
        3.5.1 问卷设计目的
        3.5.2 问卷设计与发放
        3.5.3 问卷调研分析
        3.5.4 问卷调研结果
第四章 财税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成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研究假设
    4.2 研究设计
        4.2.1 被解释变量设计
        4.2.2 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设计
        4.2.3 数据来源
        4.2.4 模型搭建
    4.3 实证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相关性分析
        4.3.3 实证分析
    4.4 实证研究结果
第五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的方向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对优惠政策的建议
        5.2.2 对小微企业的建议
        5.2.3 对政策执行部门的建议
    5.3 研究局限
    5.4 后续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税费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调查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现状
        1.2.2 国内现状
    1.3 调查目的及意义
        1.3.1 调查目的
        1.3.2 调查意义
    1.4 调查方法
    1.5 调查实施
        1.5.1 调查时间和对象
        1.5.2 调查内容
    1.6 调查样本和问卷说明
    1.7 创新点和不足
        1.7.1 创新点
        1.7.2 不足
2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发展概况
    2.1 香格里拉市概况
        2.1.1 香格里拉市自然条件
        2.1.2 香格里拉市民族与人口
        2.1.3 香格里拉市经济概况
    2.2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产业发展状况及税收贡献状况
        2.2.1 企业总体规模
        2.2.2 产值总量
        2.2.3 产业结构
        2.2.4 税收贡献
    2.3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的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调查情况
        2.3.1 资产总额调查
        2.3.2 营业收入调查
3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税收负担调查分析
    3.1 税收负担的概念及调查指标说明
        3.1.1 税收负担概念
        3.1.2 民营企业税负指标说明
    3.2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纳税总额调查
    3.3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税负调查
        3.3.1 分税种税负情况
        3.3.2 分行业税负情况
        3.3.3 与国有企业税负比较情况
4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调查分析
    4.1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税收优惠范围调查
        4.1.1 税收优惠涉及税种的种类和数量调查
        4.1.2 税收优惠形式的种类和数量调查
    4.2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对税收优惠政策的直观感受调查
        4.2.1 对税收优惠政策的了解程度调查
        4.2.2 对税收优惠政策的满意度调查
5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收费调查分析
    5.1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社保费用调查
    5.2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支付的非正常费用调查
    5.3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的其他行政性收费情况调查
6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对税收的感受调查分析
    6.1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对税负的感受调查
    6.2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认为不合理的税种及原因调查
    6.3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的税务纠纷调查
    6.4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对税收的诉求及看法
        6.4.1 民营企业对税收制度的看法
        6.4.2 民营企业对税收优惠政策的诉求
7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税费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
    7.1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税费存在的问题
        7.1.1 税收优惠政策与该市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不相匹配
        7.1.2 行业间、行业内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税费水平差距明显.
        7.1.3 个体户税收严重侵蚀地方税基
    7.2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税费问题的原因分析
        7.2.1 缺乏符合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7.2.2 不完善的税收制度和企业间自身建设方面的差距
        7.2.3 落后的个体户税收征管模式与纳税人纳税意识薄弱并存
    7.3 改进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税费问题的对策
        7.3.1 建立符合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7.3.2 加强税收制度优化和企业自身建设
        7.3.3 创新个体工商户征管模式,提高纳税人纳税意识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6)我国金融租赁业税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租赁基本理论的研究
        1.2.2 关于金融租赁的财政政策研究
        1.2.3 关于金融租赁的税收政策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中运用的方法
        1.3.2 主要研究思路
        1.3.3 基本框架
    1.4 主要创新方面及研究局限性
        1.4.1 主要创新方面
        1.4.2 主要局限性
2 金融租赁实质辨析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1 金融租赁起源分析
        2.1.1 租赁起源
        2.1.2 现代租赁制度产生
        2.1.3 现代租赁背景分析
        2.1.4 现代租赁在中国的发展轨迹
    2.2 金融租赁相关概念辨析
        2.2.1 金融租赁的国际定义
        2.2.2 融资租赁及其发展形态——经营性租赁
        2.2.3 金融租赁的提出与释义
    2.3 金融租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3.1 金融租赁对经济促进作用的定性分析
        2.3.2 金融租赁对经济促进作用的定量分析
3 我国金融租赁业税收政策沿革及现状
    3.1 我国金融租赁业的发展现状
        3.1.1 租赁公司分布格局
        3.1.2 我国金融租赁行业规模统计
    3.2 我国金融租赁税收政策现状
        3.2.1 营业税及营改增税改
        3.2.2 所得税
        3.2.3 关税
        3.2.4 印花税
        3.2.5 船舶吨税
    3.3 我国会计准则与税法对金融租赁处理的差异及影响
        3.3.1 承租人的会计处理与纳税处理
        3.3.2 出租人的会计处理与纳税处理
    3.4 金融租赁与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
        3.4.1 上海自贸区租赁优惠政策
        3.4.2 上海自贸区金融租赁业发展态势
4 我国金融租赁业税收政策问题及原因探讨
    4.1 金融租赁业税收政策不足
        4.1.1 金融租赁在营改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1.2 金融租赁所得税中存在的问题
        4.1.3 金融租赁关税中存在的问题
    4.2 我国金融租赁业税收政策缺陷的原因探讨
        4.2.1 行业四大支柱规定不尽统一
        4.2.2 税收政策对租赁物关注不够
5 国际金融租赁业税收政策的比较借鉴
    5.1 各国金融租赁税收政策
        5.1.1 美国租赁业的税收政策
        5.1.2 英国租赁业税收政策
        5.1.3 日本金融租赁业的税收政策
        5.1.4 其他发达国家租赁业税收政策
    5.2 各国金融租赁业税收政策的启示
        5.2.1 国家政策推动对租赁业务的发展至关重要
        5.2.2 税收制度的公平统一是金融租赁行业长期稳定发展的保证
6 完善我国金融租赁业税收政策的建议
    6.1 完善金融租赁税收政策的总体建议
        6.1.1 建立统一、规范和透明的金融租赁税收体系
        6.1.2 肯定金融租赁业对国家宏观经济的激励作用
        6.1.3 处理好金融租赁税收的三个关系
    6.2 完善金融租赁业税收政策的具体建议
        6.2.1 通过自贸区税制尝试租赁税制创新试点
        6.2.2 增值税完善建议
        6.2.3 所得税完善建议
        6.2.4 关税完善建议
    6.3 完善金融租赁其他政策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2004-2010年中国各省市GDP汇总表
附录2 2004-2010年中国各省市第三产业总产值汇总表
附录3 2004-2010年中国各省市融资租赁业总产值
附录4 2004-2010年各省市租赁行业渗透率

(7)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论文研究目的
        1.2.2 论文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企业自主创新研究现状
        1.3.2 科技税收政策研究现状
        1.3.3 自主创新与税收政策的相关性研究
        1.3.4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机理与框架设计
    2.1 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关键要素与规律
        2.1.1 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内涵与特征
        2.1.2 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要素
        2.1.3 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与规律
    2.2 自主创新税收政策的内涵与构成
        2.2.1 自主创新税收政策的内涵
        2.2.2 自主创新税收政策的构成
    2.3 税收政策对自主创新的动态促进作用分析
        2.3.1 税收政策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
        2.3.2 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与阻力
        2.3.3 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动态分析
    2.4 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耗散结构机理
        2.4.1 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
        2.4.2 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机理
    2.5 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研究框架
        2.5.1 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研究的总体思想
        2.5.2 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研究的核心内容
        2.5.3 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研究的逻辑结构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有效性分析
    3.1 促进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现行税收政策
        3.1.1 税种分布结构
        3.1.2 税收政策优惠方式
        3.1.3 税收政策优惠环节
        3.1.4 税收政策优惠对象
    3.2 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税收政策
    3.3 我国现行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有效性评价
        3.3.1 政策有效性评价的目的
        3.3.2 政策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3.3 评价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3.3.4 实证评价及结果分析
    3.4 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现行税收政策的主要问题
        3.4.1 税收政策方面
        3.4.2 政府方面
        3.4.3 企业方面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优化
    4.1 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优化原则与思路
        4.1.1 税收政策优化的原则
        4.1.2 税收政策优化思路
    4.2 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化重点分析
        4.2.1 税收优化重点的分析思路
        4.2.2 问卷设计
        4.2.3 问卷的基本信息统计
        4.2.4 基于回归分析的税收优化重点确定
    4.3 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优化方案
        4.3.1 税收政策总体优化
        4.3.2 所得税政策优化
        4.3.3 流转税政策优化
    4.4 面向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对象认定
        4.4.1 战略性新兴企业认定指标与规则
        4.4.2 战略性新兴产品认定指标与规则
        4.4.3 战略性新兴企业创新人才认定指标与规则
        4.4.4 税收优惠对象认定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政策实施机制设计
    5.1 税收政策实施机制总体框架设计
    5.2 税收政策实施的协同管理机制
    5.3 税收政策实施的平台支撑机制
    5.4 税收政策执行的监督管理机制
    5.5 税收政策实施的对象选择机制
    5.6 税收优惠对象的风险预警机制
        5.6.1 风险预警的流程设计
        5.6.2 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8)中国融资租赁税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及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综述的总结与不足之处
    1.3 研究思路、结构与方法
    1.4 创新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4.1 创新
        1.4.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税率差别理论
    2.2 债务替代理论
    2.3 代理成本和破产成本理论
    2.4 笔者的观点
3 中国融资租赁与税收政策概述
    3.1 中国融资租赁的概况
    3.2 中国融资租赁税收政策的发展现状
4 中国融资租赁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4.1 中国融资租赁征收的主体税种存在的问题
        4.1.1 流转税
        4.1.2 关税
        4.1.3 印花税
        4.1.4 企业所得税
    4.2 中国融资租赁税收优惠方面的不足
        4.2.1 承租方未允许税法计提加速折旧
        4.2.2 承租方未设立统一的计提坏账准备金制度
        4.2.3 出租方未设立投资抵免制度
        4.2.4 出租方未建立完善的租赁风险准备金制度
    4.3 税收政策未推动融资租赁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4.4 中国融资租赁在税收立法方面的不完善
5 国际融资租赁税收的比较借鉴
    5.1 大力推出有利于融资租赁发展的税收优惠
        5.1.1 承租方在税法上鼓励使用加速折旧法
        5.1.2 承租方的租金可税前抵扣
        5.1.3 出租方实施投资抵免政策
        5.1.4 出租方实行减值减税政策
        5.1.5 出租方计提租赁风险准备金
    5.2 通过税收鼓励融资租赁促进中小型企业发展
    5.3 采取杠杆租赁获得税收收益
    5.4 税收法制建设完善
6 完善中国融资租赁税收政策的建议
    6.1 完善融资租赁征收的主体税种
        6.1.1 流转税
        6.1.2 关税
        6.1.3 印花税
        6.1.4 企业所得税
    6.2 推出融资租赁的税收优惠
        6.2.1 承租方在税法上允许采用加速折旧政策
        6.2.2 承租方坏账准备金税前扣除
        6.2.3 承租方租金税前扣除
        6.2.4 出租方设置税收投资抵免制度
        6.2.5 出租方完善租赁风险准备金制度
    6.3 通过税收促进融资租赁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6.4 结合多种融资租赁形式获得税收收益
    6.5 强化融资租赁税收的法制建设
结论与不足之处
后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基于投资战略的企业纳税筹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1.4 研究目的意义
2 企业投资战略纳税筹划概述
    2.1 企业投资战略纳税筹划的基础理论
        2.1.1 投资战略管理含义
        2.1.2 投资战略纳税筹划的含义
        2.1.3 有效税收理论
        2.1.4 博弈理论
    2.2 纳税筹划与企业投资战略的关系
    2.3 企业投资战略纳税筹划的可行性分析
3 投资战略纳税筹划整体运行机制分析
    3.1 战略分析
        3.1.1 投资战略的纳税筹划目标分析
        3.1.2 投资战略的形势分析
    3.2 战略行动方案的确定
        3.2.1 投资战略纳税筹划备选方案的确定
        3.2.2 投资战略纳税筹划方案选择分析
        3.2.3 投资战略纳税筹划方案实施
    3.3 战略行动方案的评价
4 基于投资战略下纳税筹划分析
    4.1 税收对企业投资的影响—Jorgenson 模型
    4.2 投资行业的筹划
    4.3 投资地点的筹划
    4.4 投资组织形式的筹划
        4.4.1 公司制与合伙制企业
        4.4.2 子公司与分公司
    4.5 出资方式的筹划
        4.5.1 货币出资
        4.5.2 非货币出资
    4.6 固定资产投资的筹划
        4.6.1 折旧
        4.6.2 投资抵免
5 案例分析一一以苏泊尔企业为例
    5.1 公司简介
    5.2 公司财务状况
    5.3 纳税筹划战略的应用分析
        5.3.1 投资战略纳税筹划目标
        5.3.2 投资环境的 SWOT 分析
        5.3.3 投资战略纳税筹划方案的制定
        5.3.4 投资战略纳税筹划方案的评价
        5.3.5 投资战略纳税筹划方案的预期效果
6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本文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本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两税合并对外资企业在中国经营影响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二、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立法背景
    (一)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对中国国民经济的贡献
    (二) “两税”合并的前提和必要性
三、新《企业所得税法》的主要特点
    (一) 新税法的清晰层次及细致内容
    (二) 新企业所得税法具有较宽的税基
    (三)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具有明确的政策导向性
    (四)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强化了反避税条款
    (五) 新所得税法明确与其他法律、法规关系
    (六) 新税法立法相关精神
四、新旧制的比较分析
    (一) 法律地位不同
    (二) 纳税主体定义的变化
    (三) 税率调整
    (四) 应纳税所得额和准予扣除标准改变
    (五) 实行源泉扣缴更加具体
    (六) 税收优惠范围的变化
    (七) 征收管理变更
    (八) 特别纳税调整强化了反避税手段
五、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外资企业的影响
    (一) 新税法对吸引外资的影响
    (二) 国际投资流向影响及决定因素
    (三) 两税合并对外资发展带来的影响
六、新企业所得税法环境下外资企业的税收筹划
    (一) 利用公司的组织及架构形式进行所得税筹划
    (二) 利用新税法对特区及经营项目的优惠政策的税务筹划
    (三) 新税法规定的计税依据的筹划
    (四) 技术改造方面的企业所得税筹划
    (五) 筹资方式在税务筹划的应用
    (六) 预提所得税的筹划
    (七) 转让定价的税务筹划
    (八) 外资企业所得税筹划注意事项
七、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技改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三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污水处理PPP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D]. 刘冰. 上海海关学院, 2020(07)
  • [2]企业所得税优惠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D]. 林新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0)
  • [3]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研究[D]. 冯骁.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1)
  • [4]财税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成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D]. 吴凡. 东南大学, 2019(06)
  • [5]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税费调查报告[D]. 鲁茸达瓦.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6]我国金融租赁业税收政策研究[D]. 陈天奇. 江西财经大学, 2015(12)
  • [7]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D]. 孙绮阳.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3(07)
  • [8]中国融资租赁税收政策研究[D]. 丁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01)
  • [9]基于投资战略的企业纳税筹划研究[D]. 孙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6)
  • [10]两税合并对外资企业在中国经营影响初探[D]. 陈百胜. 复旦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技术改造投资企业所得税抵免的三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