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立体疗法

颈椎病的立体疗法

乔寅飞(湖南中医药大学〈东塘校区〉410007)

【中图分类号】R68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8-0147-02

【摘要】探讨传统针灸,电针,火罐,TDP烤灯相结合的立体疗法应用于颈椎病的治疗理论创新。探讨传统针灸、火罐治疗手段和现代电子医疗器械相结合治疗,而产生的新治疗理念及其优势所在。从一个侧面—颈椎病进行分析,借助现代科技方法发展中医治疗理论以及提高疗效。

【关键词】针灸电针火罐TDP烤灯颈椎病立体疗法

颈推病,又称“颈椎综合症”。由于颈部活动范围大,日常活动频繁,较容易发生劳损及退行性改变。包括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导致颈椎间隙狭窄及椎间关节囊、黄韧带肥厚等病理改变。当这类劳损性改变影响到颈部神经根、脊髓或主要血管时,则出现肩臂疼痛、双臂麻木、眩晕、瘫痪等一系列症状,临床上统称颈椎病。四十岁以上中老年人好发此病,但近年来由于工作学习压力大,生活节奏加快,有低龄化的趋势。如低头学习、看书时间过长,或因为久坐看电视,用电脑时间过长,姿势不当均易导致本病的发生。

1立体疗法

“立体疗法”指传统针灸、火罐、电针、TDP烤灯相结合,发挥其各自的特长治疗疾病的方法。针灸侧重治疗一个点,电针贯穿一条线,火罐照顾一个面,烤灯穿透皮肤形成一个立体。点、线、面、体相结合,所以形象地称为立体疗法。

1.1传统针灸:主要针对穴位施术,针刺后局部产生酸、麻、胀、困、沉等针感。由于疗效确切,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种治疗手法一直备受推崇并沿用至今。但是如果单纯使用针灸治疗疾病,虽有经络传导,但是直观地看,即使多个穴位配伍仍然是几个点在治疗过程中起效。

1.2电针:主要配合传统针灸治疗,加强疗效。在施术时联通同经络的两个穴位,在弱电流的作用下使经气传导顺畅,解决了因经络不通畅而产生的各种病理表现,所谓“通则不痛”。经络的自身调节需要一段时间,配合电针后这个过程会大大缩短。

1.3火罐:主要针对患处及经络循行部位施术,通常需要多个火罐配合形成一个治疗面。通过负压吸引,对施术部位的经筋、皮部经别、浮络、孙络产生影响,从而增加对经络的作用,加强疗效。

1.4TDP烤灯针对患处进行照射,借助红外线和电磁振荡波进入皮下一定深度,形成立体结构的治疗。通过扩张微循环通路改善血液循环、淋巴循环、组织液循环,温煦经络中的经气,增加其气化能力,使其通畅。“通则不痛”,解决其病变的根本,达到治疗效果。

以上四种方法同时配合进行,形成立体的治疗结构。如同中医方剂中的“君、臣、佐、使”相配伍。以传统针灸为“君”,体现出治疗的主攻方向,其疗效居四种方法之首。火罐为“臣”,辅助针灸加强疗效,以及治疗针灸不能涉及的部位。电针为“佐”,即协助针灸、火罐加强治疗作用。TDP烤灯为“使”,进一步加强疗效,调和缓解其他三种治疗时产生的痛、痒等不适。如此在治疗时不再是“单枪匹马”,而是一个严谨的“战斗序列”,得到的效果高于单独一种手法。

2颈椎病治疗方案及治疗顺序

嘱患者充分暴露颈肩背部,俯卧于治疗床上。此时应保证室内温度不低于20℃为宜。

2.1火罐因颈部面积小,选择2号或3号较小的火罐,在颈椎部施术,自上而下,沿督脉拔罐或在颈夹脊穴拔罐,此二者可隔日交替进行。肩背部选择4号或5号较大的罐,沿经络施术。也可不拘于穴位和经络,如撒网般大面积布罐。对于健壮的成年人,力求火罐间的距离达到最小,火罐的吸附力达到最强,使得治疗量充足得以迅速显效,治疗时间以10分钟为宜。对于老年人及儿童或体弱者应选择小罐,布罐密度不宜过大,留罐时间适当缩短。有出血倾向者应酌情慎用或禁用此法。

先拔罐,此时皮肤完整,在火罐的负压作用下不易出现毛细血管出血。若先针刺,后拔罐,皮肤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皮肤下的毛细血管,微血管,甚至是小动脉小静脉都有可能因此出血,给患者带来痛苦和恐惧,不利于后续治疗。有时甚至大量出血,危及生命。

2.2针灸火罐去除后进行针刺。处方(1)双侧颈夹脊穴。处方(2)天柱、双侧颈膀胱经、颈部督脉。此二处方隔日交替使用。毫针平补平泻。

颈型:加肩髃、曲池、天宗。

神经根型:加大椎、颈部阿是穴,神门。

交感型:加内关、肝俞、肾俞。

椎动脉型:加膈腧、太渊。若头晕明显者,加百会、率谷、后溪。

脊髓型:加患椎旁双侧夹脊穴,如伴有下肢症状,加鹤顶、阳陵泉、委中、血海。

拔罐后针刺,火罐去除后由于罐口留下的压痕,使体表标志不明显,给针灸取穴造成一定困难。此外,由于火罐治疗之后,阿是穴的压痛多已不明显,所以在拔罐前的触诊及定位尤为必要。针灸手法应轻快,取穴应准确,力求一步到位,以期进针无痛。

2.3电针电针能够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消除水肿,炎症,治疗痿症和肌肉关节、韧带、肌腱的损伤及慢性疼痛等。选择沿同经络、针刺部位属同一肌肉的两针,以及阿是穴夹电针夹。同经络,同肌肉的两针间电阻较小,轻开电针即可看到肌肉收缩。治疗中应避免电流回路经过心脏及大血管。在延髓、心前区附近的穴位施用电针时应减小剂量,以免诱发晕针、癫痫和引起心跳、呼吸骤停。

针刺后加用电针是常规方法,这样传统针灸和电针同时起效,起到协同作用,相须为用,疗效确切。颈椎的退行性改变,根本原因是颈肩部肌肉力量薄弱或者劳损,使用电针可以使肌肉有节律地收缩,改善局部循环,促进炎症修复。同时可以被动地对力量薄弱的肌肉进行锻炼,肌肉坚实后可以有效保护颈椎,防止颈椎病的复发。偏歪的颈椎也可因肌肉的功能恢复而自动纠正。

2.4TDP烤灯预热完毕后将灯头置于施术部位约30厘米左右的距离,根据患者的适应能力,通过调整距离来控制温度。治疗过程中入睡的或兼有糖尿病、中风的患者应尤为注意,因皮肤不敏感易出现烫伤,所以在施术过程中应时刻观察、询问。除去火罐后立刻打开烤灯预热针灸和电针操作完毕通常需要几分钟时间,在此时已达到最佳治疗温度。针灸、电针、烤灯在患处同时起效,并缩短治疗时间,避免患者因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过久而感到不适。过早打开烤灯消耗能源过多,打开时间过晚温度不适宜,影响疗效的充分发挥。

3火罐、针灸后再进行烤电有三点优势

3.1针刺时皮肤未受热,毛细血管未扩张,针刺不易出血,痛苦小。

3.2针刺时往往有痛感,烤灯照射后有助于缓解因针刺操作造成的疼痛。

3.3火罐后局部通常有瘙痒感,中医认为是体内“风寒湿”等邪气在负压的作用下由内向外排出,最后进行烤电,兼有解表作用,促进“风寒湿”等邪气的透达,并消除瘙痒感。火罐和烤灯相须为用,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颈椎病是近年来的多发病常见病,对传统疗法的继承和发展,使得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变得更加有效和多样。这要求临床医师熟练掌握多种治疗手段,并将其整合,合理运用。如同军师一般排兵布阵,熟悉将士的特长,据其锋芒,克敌制胜。

参考文献

[1]张铁英,孙琳,黄海颖.辨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60例疗效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5,21(5):18-19.

[2]黄聪明,苏稼夫,周文强等.针刺颈夹脊穴调节颈椎病所致椎动脉血液动力学紊乱的即刻与近期效应.中国针灸,2002,22(5):325—326.

标签:;  ;  ;  

颈椎病的立体疗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