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梨套袋技术及其效应研究

砂梨套袋技术及其效应研究

论文题目: 砂梨套袋技术及其效应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农业推广

作者: 李先明

导师: 伊华林

关键词: 砂梨,套袋,不同时期,次套袋,效应,经济效益

文献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梨是我国重要的栽培果树之一,也是大众日常消费的重要水果种类。梨果在我国水果进出口中具有传统优势。随着国内外水果市场对水果质量要求的提高,完善优质梨生产技术迫在眉睫。砂梨是我国主要的栽培梨种类,南方地区砂梨生产面积约占全国梨生产总面积的37.35%,市场需求趋旺,但砂梨果实外观品质不优是南方地区砂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套袋栽培是提高砂梨品质的重要措施。基于此,本试验以鄂梨2号为试材,通过不同纸袋类型、不同处理方法及不同时期的处理,系统研究和探讨了套袋对砂梨果实品质的影响及解决对策。主要结论如下: 1、套袋处理显著改善砂梨果实商品外观,果点变小,单位面积果点数少,果面锈斑面积有减少的趋势。但是不同纸袋类型作用效果不相同,双层袋处理优于单层袋。小蜡袋+台果双层袋、小蜡袋+韩国双层袋、小蜡袋+小林双层袋、小蜡袋+台果白色单层袋4种2次套袋处理果点直径、密度和锈斑指数分别为0.20mm、0.20mm、0.23mm、0.29mm,15.3个/cm~2、13.9个/cm~2、13.9个/cm~2、18.3个/cm~2和4.07、2.59、4.26、1.67,对照分别为0.98mm、24.1个/cm~2、15.65,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综合效果佳。 2、果实套袋后,果皮厚度有增加的趋势,其变化仅与不同处理的纸袋类型有关。小蜡袋+韩国双层袋、小蜡袋+台果白色单层袋、小蜡袋+台果双层袋、小蜡袋+小林双层袋4种2次套袋处理果肉硬度分别为10.3kg/cm~2、10.1kg/cm~2、10.0kg/cm~2、9.8kg/cm~2,均与其他各处理存在极显著差异,台果黄色单层袋处理最低,为5.9kg/cm~2。直接套袋各处理之间果肉硬度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与对照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果形指数之间差异不显著。 3、砂梨套袋后,果实有变小的趋势。但各处理之间果实平均单果重差异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纸袋透光率与果实大小之间呈正相关,它们之间的关系呈明显直线回归关系,相关系数r=0.80,回归系数为0.99。回归方程为y=159.61+0.99x,其中y为果实大小,x为纸袋透光率。经显著性检测,回归关系和回归系数均为极显著(P<0.05和P<0.01)。 4、套袋处理后,果面色泽发生了显著变化。套袋后果面色泽的变化与不同类型纸袋透光率显著相关。其中纸袋透光率x与果面亮度指标L的相关回归方程为Y_L=74.45-0.71X,相关系数R=-0.84。纸袋透光率x与果面色度坐标A值的相关回归方程为Y_A=-16.68-0.77X,相关系数R=-0.86。纸袋透光率x与果面色度坐标B值的相关回归方程为Y_B=52.52+1.86X,相关系数R=0.91。经显著性检测,上述3种回归关系和回归系数均为极显著。 5、套袋后,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有降低的趋势。台果黄色单层袋、台果白色单层袋、单层报纸袋3种单层袋处理TSS、SS、TA降低幅

论文目录: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 我国梨生产和贸易发展现状

1.2 我国梨产业发展趋势

1.3 本研究解决的问题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套袋对提高梨果实外在品质的作用效果

2.1.1 果皮结构

2.1.2 果点和锈斑

2.1.3 果皮色泽

2.1.4 果实大小

2.2 套袋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2.3 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2.4 套袋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2.5 套袋对果实卫生指标含量的影响

2.6 果实套袋的作用机制

2.6.1 果袋物理性质的生态作用

2.6.2 果袋透光性能与果实色泽

2.6.3 袋内温度与果实品质

2.6.4 果袋透光性、耐磨性与果面光洁度

第一章 不同纸袋类型及处理方法对砂梨果实品质的效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纸袋类型

1.1.2 试验基地概况

1.2 方法

1.2.1 试验处理

1.2.2 测试内容及方法

1.3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套袋对果点、锈斑及果面光洁度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对果实外观色泽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果实大小、果肉硬度及口感品质的影响

2.4 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3.1 果实外观品质与套袋处理

3.2 果面色泽与纸袋透光率

3.3 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第二章 不同时期套袋对砂梨果实品质的作用效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套袋对果点、锈斑及果面光洁度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对果实外观色泽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果实大小、果肉硬度及口感品质的影响

2.4 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套袋对砂梨果实卫生指标含量的影响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园概况

1.2 处理方法

1.3 试验园管理

1.4 取样

1.5 测试方法

1.5.1 有机磷农药辛硫磷和毒死蜱测定

1.5.1.1 仪器及试剂

1.5.1.2 样品前处理

1.5.1.3 气相色谱检测

1.5.2 多菌灵测定

1.5.2.1 仪器及试剂

1.5.2.2 样品的提取和分离

1.5.2.3 多菌灵标准曲线制备

1.5.2.4 多菌灵测定

1.5.3 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氟氰菊酯的测定

1.5.3.1 仪器及试剂

1.5.3.2 样品前处理

1.5.3.3 气相色谱检测

1.5.4 铅测定

1.5.4.1 仪器及试剂

1.5.4.2 样品前处理

1.5.4.3 测定

1.5.5 镉测定

1.5.5.1 仪器及试剂

1.5.5.2 样品前处理

1.5.5.3 测定

1.5.6 总汞测定

2.6.1 仪器及试剂

2.6.2 样品前处理

2.6.3 测定

1.5.7 砷测定

1.5.7.1 仪器及试剂

1.5.7.2 样品前处理

1.5.7.3 标准系列制备

1.5.7.4 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套袋对果实农药残留的影响

2.2 果实重金属含量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套袋经济效益调查分析

1 调查对象

2 调查内容及方法

2.1 梨园生产投入调查

2.2 产地销售调查

2.3 零售市场调查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生产投入成本分析

3.2 产地销售分析

3.3 零售市场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发布时间: 2006-12-12

参考文献

  • [1].钾肥与‘幸水’梨果实生长和品质形成的关系及施用技术研究[D]. 王唯.扬州大学2017
  • [2].砂梨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D]. 曹霞.浙江大学2005
  • [3].红富士苹果适宜纸袋筛选和套袋对果实糖积累及其相关酶活性影响的研究[D]. 魏建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 [4].砂梨品质评价体系构建与高光效、省力化树形探讨[D]. 郭达.南京农业大学2016
  • [5].早熟梨品种生物学特性调查及套袋试验研究[D]. 万润洁.四川农业大学2008
  • [6].负载量及套袋对京亚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刘显臣.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 [7].中国红皮砂梨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SSR和AFLP分析[D]. 张东.浙江大学2006
  • [8].套袋对‘霞晖6号’桃果实品质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D]. 李桂祥.南京农业大学2012
  • [9].负载量及套袋对木纳格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肖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 [10].套袋对酿酒葡萄果实及葡萄酒的影响[D]. 王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梨果袋特性及套袋对果实发育微环境和品质的影响[D]. 张华.南京农业大学2008
  • [2].砂梨品种资源糖酸及石细胞含量特点的研究[D]. 霍月青.华中农业大学2007
  • [3].套袋对翠冠梨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D]. 肖之炎.华中农业大学2006
  • [4].梨果实营养成分分析及套袋和水杨酸处理的影响[D]. 孟丽莉.河北农业大学2008
  • [5].套袋对‘黄金梨’果实糖代谢及超微结构的影响[D]. 李永梅.青岛农业大学2007
  • [6].云南红梨色泽变化与套袋对果实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D]. 周焕新.云南农业大学2007
  • [7].套袋对梨、苹果果实生长发育及性状影响的研究[D]. 高大同.南京农业大学2006
  • [8].套袋对黄冠梨果实锈斑形成和发育的影响[D]. 张勃.甘肃农业大学2004
  • [9].黄金梨果皮发育、锈斑形成及套袋对其影响的研究[D]. 冯少菲.河北农业大学2006
  • [10].不同砂梨品种的光合特性比较研究[D]. 莫新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

标签:;  ;  ;  ;  ;  ;  

砂梨套袋技术及其效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