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急诊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310016)

【摘要】急诊科是医院接诊和抢救急症患者的重要场所,特别是重症患者,生命垂危,需采取较多的侵入性操作,易发生医院感染。有研究认为急诊科是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因此对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医院感染;急诊科室;相关因素;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8-0051-01

医院感染(简称HAI)是指住院病人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受到的感染并出现症状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侵袭性操作日益增多,使HAI的途径也同步增加。急诊科为门诊部感染的高危区域,极易造成医院内交叉感染。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从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为主的控制HAI的关键措施。现就急诊科容易发生HAI环节作一探讨,并讨论相应的护理对策。

1危险因素

1.1易感因素

急诊科的工作和环境特点是人员密集,病人流动性大,年龄跨度大,开诊时间长,病种广泛复杂,较易发生医院感染,呼吸道、消化道和许多未明确诊断的传染病较多。

1.2侵入性操作相对多

由于急诊病人大多都需要接受抽血、皮试、肌内注射、静脉输液、缝合等侵入性操作,为细菌侵入提供了途径。

1.3外伤病人皮肤黏膜破损较多

其血液易污染环境及医务人员。呕吐病人的呕吐物会污染环境和医务人员。

1.4医疗垃圾

实施各种诊疗措施后的医疗废物,若处理不当,不仅易引起医院交叉感染,流向社会,后果难以想象。

1.5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近年来,由于大量地、不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使细菌的耐药性逐年上升。

2.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2.1布局合理、设施齐全、使用方便,减少污染机会

我院急诊科作为医院的一个独立科室,相对独立,自成一区,严格区分清洁区、准清洁区和感染区。设立了隔离室。分设了输液室、留观室、抢救室、内外科诊室、急诊病房等。每个诊室、治疗室、检查室安装了方便工作人员洗手的自动感应水龙头,配备了百能消毒洗手液,免洗消毒液,每个水龙头上方都贴着六步标准洗手步骤的彩图纸。在急诊的很多角落都配置了免洗洗手液。从设备和设施上控制、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2.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2.1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急诊科时刻保持环境卫生清洁,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50%~60%,急诊科的各部门每天有固定的保洁人员定时进行清洁、消毒,有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保证就诊环境的空气新鲜、流通、恒温、物品洁净。做到了无蚊蝇、无污渍、无异味。安装了中央空调和空气通风装置。

2.2.2严格消毒隔离管理

特别强调医护人员要加强无菌观念,严格各项无菌技术操作,这是避免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护理人员每天进行消毒无菌物品的检查、管理,确保消毒无菌物品合格率为100%。同时定期对急救器械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如使用后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一次性压舌板、一次性吸氧管、吸痰管、呼吸机管道、洗胃管等)使用后,立即毁形,严禁重复消毒使用。对于传染病人、死亡病人、出院病人的用物及床单位,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后方再使用。

2.2.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护士给病人进行注射、静脉输液时,严格做到一人一巾一止血带一针筒注射。如有污染及时更换。在配置药物时要严防微粒污染。医师在为病人缝合、换药时,戴一次性口罩、帽子,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2.2.4医疗废物管理

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医疗废物的收集、存放、处理进行严格的管理,严格执行回收专人、专车、专线的管理宗旨,并制定了医疗废物泄露应急预案。输液室和急诊病房内各设有专门的医疗废物处置室一间,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收集,医疗垃圾装入黄色垃圾袋,生活垃圾装入黑色袋收集,化疗废弃物全部装入密闭的专用收集器,输血完毕废弃血袋及时、统一送回输血科集中处理,并且做到人人明确分类标准,按规定分类收集处理。

2.2.5规范工作人员洗手

医院感染可通过医务人员手直接和间接传播,并且这一途径比空气传播更具危险性,有报道由医护人员手传播细菌造成的医院感染占所有原因的30%,比空气传播更危险。洗手消毒称为是“非常必要的、最基本的、最简单易行的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有效手段。因此,各洗手池张贴六步法洗手图,要求人人认真规范洗手,各项操作前后应及时洗手,输液车、治疗室操作台、办公桌等处放置快速手消毒液,另外加强对实习医师、护士洗手的指导与督促,护士长和医院感染科人员不定时对科内人员进行督查。

2.3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由科主任、监控医师牵头,定期组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讲座,指导科室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全科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医院下发的相关抗菌药物使用制度。护理人员除做好三查七对和配伍禁忌外,还应及时向医师提出合理化建议,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正确选用抗菌药物,及时观察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对使用时间长和使用高级抗菌药物的病人,应认真观察口腔和大便情况,及时发现真菌感染的先兆症状,给予对症处理。

2.4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再培训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继续教育,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医护人员在感染监控与环节管理上的整体素质。定期对科内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再教育,经常灌输医院感染的新知识和新观念,新上岗人员必须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监控护士1次/月将医院感染管理科检查和自查的问题在业务学习会上反馈给全体护士,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在不断强化教育下,我科全体护士都树立了较强的预防感染意识,工作中能主动地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配合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进行各项监测,虚心接受和采纳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把关,共同将医院感染工作做好。

控制HAI的基本措施即消毒、灭菌和隔离等技术都离不开护理操作,每项护理操作无不牵涉到HAI的发生。护理人员成为预防和控制HAI的主力军。在完成医疗护理任务同时贯彻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护理对策,以达到预防和控制HAI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急诊科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对策[J].林瑛.护理研究.2004(18)

[2]急诊科感染控制与管理[J].吴明慧,何美云.齐鲁护理杂志.2006(22)

[3]急诊科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消毒护理对策[J].戴美玲.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3)

标签:;  ;  ;  

急诊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