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网络的钢铁企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基于创新网络的钢铁企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论文摘要

企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空间组织形态,在当前我国区域经济体系中表现出非凡的活力,引起了众多领域研究者和决策者的热切关注。创新网络作为企业集群内相关主体的创新平台,能够产生持续的集群创新优势。通过探讨创新网络与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关系,从创新网络的新视角构建企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为提升集群企群竞争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方法手段。企业集群竞争力是集群优势的集中体现。钢铁产业是一种资源依赖型产业,钢铁企业集群形成初期是基于突出的地区资源优势,在企业集群体的不断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包含组织网络、生产网络、循环网络、研发网络和社会网络在内的复杂创新网络体系。虽然钢铁企业集群创新网络体系包含上述五种网络构成,但在集群体发展演变的不同阶段,起主导作用的网络构成将依次经历从组织网络→生产网络→循环网络→研发网络→社会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提升过程,标志着企业集群体由低成本竞争力向高附加值产品竞争力的转化。钢铁企业集群发展的初期阶段,组织网络起到主导作用,在集群内部更多表现出来的是竞争关系而非合作关系;一段时期后,由于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合作需求,生产网络逐步开始起到主导作用并促进了产能的进一步发挥;生产网络起主导作用阶段的协作还是基于钢铁生产而产生的单纯协作,随着外部资源的瓶颈及本地环境影响的约束,在循环经济方面的协作就显得更加重要,循环网络开始起主导作用;在钢铁企业集群纵向深入发展过程中外部产品竞争压力不断加强,集群内产品单一化的问题开始凸现,在这一过程中,产品研发起到了主导集群发展的作用;产品研发的不断成功不仅是建立在集群内企业相关资源不断更新基础之上,更依赖根植于相同社会文化背景基础上隐性、缄默知识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此时社会网络占据了主导作用。综上所述,五种网络存在于钢铁企业集群发展的任何阶段,作为综合的创新网络,组织网络优势、生产网络优势、循环网络优势、研发网络优势、社会网络优势的综合集成形成集群的强大竞争优势。基于以上理论思想,本文建立了包含5各方面、4个层次、39项具体要素的钢铁企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对象1999年到2008年的竞争力进行对比性和动态性评价研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提升钢铁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主要内容与框架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企业集群创新网络与竞争力的理论综述
  • 2.1 创新网络的理论研究
  • 2.2 企业集群理论研究
  • 2.3 企业集群竞争力理论及评价体系研究
  • 2.4 钢铁企业集群构成特征及创新网络作用机理
  • 2.4.1 钢铁企业集群的构成及其特征分析
  • 2.4.2 钢铁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
  • 2.4.3 钢铁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作用机理
  • 第三章 基于创新网络的钢铁企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
  • 3.1 竞争力评价的内涵及原则
  • 3.2 基于创新网络的钢铁企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3.2.1 创新网络对钢铁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
  • 3.2.2 企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企业集群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方法
  • 3.3.1 综合指数法
  • 3.3.2 主成分分析法
  • 第四章 唐山钢铁企业集群竞争力实证研究
  • 4.1 唐山钢铁企业集群构成及其创新网络现状
  • 4.1.1 唐山钢铁企业集群状况
  • 4.1.2 唐山钢铁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成因
  • 4.1.3 唐山钢铁企业集群创新网络主体分析
  • 4.2 唐山钢铁企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
  • 4.2.1 综合指数法评价研究
  • 4.2.2 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研究
  • 4.3 唐山钢铁企业集群竞争力比较分析
  • 4.3.1 两种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4.3.2 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分析
  • 4.3.3 集群创新网络竞争力构成特征分析
  • 第五章 唐山钢铁企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 5.1 唐山钢铁企业集群竞争力劣势分析
  • 5.2 提升唐山钢铁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进一步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钢铁企业为钢结构产业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J]. 涟钢科技与管理 2012(02)
    • [2].钢价下半年将从底部逐步回升[J]. 现代焊接 2009(08)
    • [3].智慧安全为钢铁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J].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19(06)
    • [4].钢铁企业原料样品智能化输送系统方案优化探析[J]. 冶金管理 2019(19)
    • [5].化工钢铁企业利用期货工具对冲供销两端市场风险的路径研究[J]. 粘接 2019(12)
    • [6].浅谈对钢铁企业培训的思考[J]. 办公室业务 2019(24)
    • [7].我国典型钢铁企业地下水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分析[J]. 环境工程 2019(12)
    • [8].钢铁企业全流程质量管控研究[J]. 中国金属通报 2019(11)
    • [9].钢铁企业订单结构与带出品关系分析[J]. 冶金管理 2019(21)
    • [10].节电减排新形势下钢铁企业电系统优化[J]. 冶金管理 2019(21)
    • [11].钢铁企业能源管网色标管理研究[J]. 冶金动力 2020(03)
    • [12].实施节水诊断 推进钢铁行业节水优先[J].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20(01)
    • [13].基于效率和效果的钢铁企业生态经济绩效测度——评《钢铁企业生态经济绩效测度的理论与方法》[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20(02)
    • [14].国有钢铁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有效策略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9(24)
    • [15].钢铁企业人才评价体系建设[J]. 中国冶金教育 2020(01)
    • [16].实施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的探讨[J]. 环境研究与监测 2020(01)
    • [17].钢铁企业环保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节能与环保 2020(03)
    • [18].简述国内外钢铁企业智能制造现状及其发展思路[J]. 连铸 2020(03)
    • [19].关于钢铁企业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技术分析[J]. 冶金管理 2020(11)
    • [20].中国企业首次登顶全球最大钢铁企业——2019年全球主要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解读[J]. 冶金管理 2020(12)
    • [21].新形势下利用共青团工作助推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讨——以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为例[J].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20(03)
    • [22].六部委:加快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J]. 中国设备工程 2020(14)
    • [23].经济新常态下钢铁企业转型创新发展路径探析[J]. 中国金属通报 2020(02)
    • [24].钢铁企业煤气系统全流程诊断思路与方法[J]. 冶金能源 2020(04)
    • [25].多流程组合供氧模式在钢铁企业的应用与研究[J]. 冶金动力 2020(07)
    • [26].钢铁企业三维数字化工厂的设计与实践[J]. 冶金自动化 2020(04)
    • [27].无人全自动行车在钢铁企业的应用[J]. 机电信息 2020(17)
    • [28].浅析钢铁企业节能电气运行管理[J]. 冶金设备 2020(03)
    • [29].浅析民营钢铁企业信息化财务管理[J]. 中国产经 2020(09)
    • [30].大型钢铁企业道路设计[J]. 河北冶金 2020(S1)

    标签:;  ;  ;  ;  ;  

    基于创新网络的钢铁企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