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豆杉生殖生态学研究

云南红豆杉生殖生态学研究

论文摘要

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 K. Fu)是分布于缅甸和不丹北部及我国西南部的红豆杉属(Taxus)植物。因为富含抗癌药物紫杉醇闻名于世,又因为处于濒危状态而倍受关注,但由于不清楚其濒危机制,使得保护难以对症下药,进而限制了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本文主要从生殖发育过程、传粉机制、性别决定及性表达等方面研究了云南红豆杉的生殖规律,以期为云南红豆杉濒危机制的探索、人工林建设及系统学研究服务,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雄性生殖系统发育过程。云南红豆杉小孢子叶球从6月底开始发生;小孢子从9月开始发生,11月成熟;雄配子体从12月开始发育,到次年4月产生精子。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半球形细胞,第二次分裂形成T形、正方形或四面体形四分体;成熟的小孢子直径约20微米,单核,没有气囊,表面有大量的乌氏体。离体培养的雄配子体分别在培养后的第6天、第20天和第40天发现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分裂。在活体中,发生细胞核的分裂在细胞一侧进行,但最终分裂后形成了两个大小相等的精子。第二,雌性生殖系统发育及胚的发育和萌发过程。云南红豆杉胚珠从8月开始发生,大孢子母细胞12月开始发生,呈方形,减数分裂后形成4个“一”字形大孢子,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靠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为功能大孢子。功能大孢子核随后开始分裂,形成游离核雌配子体,当游离核形成细胞壁,雌配子体即发育成熟。十多个颈卵器在同一个成熟雌配子体上发生,两次有丝分裂后,形成卵细胞。雄配子体产生的两个精子中的一个进入颈卵器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核到第3次分裂形成细胞壁,没有受精的卵细胞还要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后才消失。胚珠发育过程中的数量变化显示:授粉是胚珠发育的瓶颈,胚珠的授粉率只有44.7%。在胚发育过程中,既产生简单多胚,又产生裂生多胚。离体培养中,刚刚成熟种子胚在2周左右萌发,在种子储藏的过程中,胚的结构和长度都没有发生变化,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萌发率逐渐下降。幼苗到性成熟需要14年左右的时间。第三,花期及传粉滴的活动规律。小孢子叶球的散粉期在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小孢子在常温下保存42天,还有50%的花粉具有活力;胚珠成熟期从11月下旬持续到2月中旬,直到3月中旬还可见到带有传粉滴的胚珠。在小孢子叶球散粉期或人工授粉的传粉滴持续存在的时间较短,且授粉后不再出现,在非散粉期的传粉滴持续存在的时间较长,且在消失后又会重新出现。死花粉也具有与活花粉相同的水合性质,授粉后也能引起传粉滴消失并不再出现。第四,性别控制与性表达。细胞学研究表明:雄性植株的核型为:2n=24=24m;雌性植株的核型为:2n=24=23m+1sm,据此推测云南红豆杉的性别控制类型为ZW型。性别表型构成调查结果显示:在个体水平上,多数植株是单性的,2005、2006和2007年单性植株分别占能辨别性别植株的92.5%、92%和94.2%。在构件水平上,两性植株的大部分主干是单性的,占能辨别性别主干的93.6%(2006年)和88.7%(2007年);在两性主干上,多数小孢子叶球和胚珠都出现异常。性别表型的年际变化调查结果显示:在个体水平上,性别表型发生变化只是少数植株,占能辨别性别植株的10%(2005至2006年)和7.6%(2006至2007年);雌株和雄株不直接相互转化,但雌株通过未知性别植株的过渡,可以转化为雄株,雄株也通过两性植株的过渡转化为雌株,其它各性别表型间都可以直接相互转化。在构件水平上,两性植株的多数主干的性别表型保持不变,雌性主干、雄性主干和两性主干分别有69.4%、89.4%和66.7%保持了原来的性别表型,所有主干的性别表型都可以直接相互转化。第五,种子和小孢子叶球的时空分布。种子和小孢子叶球的空间分布调查结果表明,种子和小孢子叶球在树体的水平方向上不存在明显差异,在树体的垂直分布上差异显著,从上到下,小孢子叶球的相对密度依次递减,种子的相对密度最高的是中部,最低是下部。种子和小孢子叶球的相对密度在年际间变化明显,都达到了显著水平。50株雌株种子的相对密度在2006年和2007年间呈低度负相关,R=-0.46;26株雄株小孢子叶球的相对密度在2006年和2007年间呈高度正相关,R=0.86。174株雌株的种子相对密度同新枝相对密度及最长新枝长度分别呈低度负相关和微弱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47和R=-0.29。经过以上研究,我们认为生殖周期长,生殖方式不经济,传粉效率低及雌雄性生殖系统发育不同步是造成云南红豆杉濒危的主要原因。性别比例和搭配及合理利用光因子是人工林建设和管理中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从性别进化看,红豆杉属植物可能是从雌雄异株向雌雄同株进化,而云南红豆杉处在性别进化的初级阶段。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胚胎学研究
  • 1.2.2 传粉生物学研究
  • 1.2.3 性系统研究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孢子叶球和雄配子体的发育与小孢子和精子的发生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研究方法的探索
  • 2.2.2 小孢子叶球的发育和小孢子的发生
  • 2.2.3 雄配子体的发育和精子的发生
  • 2.3 小结
  • 第三章 胚珠、雌配子体、颈卵器和卵的发育及受精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胚珠的发育
  • 3.2.2 雌配子体的发育
  • 3.2.3 颈卵器和卵的发育
  • 3.2.4 受精
  • 3.2.5 雌性生殖系统发育的物候及胚珠的数量变化
  • 3.3 小结
  • 第四章 胚的发生、发育、分化和萌发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原胚的发育
  • 4.2.2 幼胚的发育与多胚现象
  • 4.2.3 幼胚的分化和后期胚的发育
  • 4.2.4 胚发育物候及数量变化
  • 4.2.5 胚的萌发
  • 4.3 小结
  • 第五章 云南红豆杉传粉生物学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与传粉相关的生殖结构
  • 5.2.2 雄花散粉期与花粉活力
  • 5.2.3 胚珠的成熟期与传粉滴的动态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性别决定与性表达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
  • 6.2.1 细胞学研究结果
  • 6.2.2 性表达
  •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七章 小孢子叶球和种子的时空分布规律
  • 7.1 材料与方法
  • 7.2 结果
  • 7.2.1 种子和小孢子叶球的空间分布
  • 7.2.2 种子和小孢子叶球的年际变化
  • 7.2.3 种子的相对密度同新枝的相对密度及最长新枝长度的关系
  • 7.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生殖生物学
  • 8.1.2 交配系统
  • 8.1.3 花果分布规律
  • 8.2 讨论
  • 8.2.1 濒危原因
  • 8.2.2 云南红豆杉种子园和人工林建设的启示
  • 8.2.3 系统学
  • 8.2.4 两性植株及性别表型转化
  • 8.3 展望
  • 8.3.1 云南红豆杉细胞质遗传
  • 8.3.2 云南红豆杉花粉和种子的传播距离
  • 8.3.3 性别表达机制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云南红豆杉生殖生态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