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油田北区注水现状分析

川口油田北区注水现状分析

论文摘要

川口油田是延长油矿目前重要的产油区,而长6储层为川口油田主力产油层段,但长6油藏属于特低渗透、低压油藏,但油层厚度大,埋藏浅,岩性致密,渗流能力差,油井产能低。为提高油藏采收率及油田产量,川口油田早已对长6油层组中的主要产油层位长61进行了人工压裂注水开发,并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在丰富的经验、理论与先进技术的指导下,长6储层压裂注水后其油井产油量递减缓慢,使一些产量较低的油井得到了提升,注水波及面积大,驱油效果好,油藏采收率较高,取得了明显的注水效果。但随着注水开发进行,储层特征及油水运动规律日趋复杂,许多开发问题和矛盾不断暴露,驱油效果下降,油井产水量上升速度加快,注水推进快,油井水窜及水淹加剧。因此,必须进行油藏的综合地质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注水现状分析,尽快查明生产中所存在的理论与技术问题,研究有效的综合治理方案。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油田概况
  • 1.1 地理概况
  • 1.2 地质背景
  • 1.3 勘探开发现状
  • 第二章 小层对比与划分
  • 2.1 小层划分的依据和原则
  • 2.1.1 利用标志层对比
  • 2.1.2 利用沉积旋回对比
  • 2.1.3 利用岩性厚度对比
  • 2.2 小层划分及对比的步骤
  • 2.2.1 选取资料
  • 2.2.2 建立标准剖面和骨架网
  • 2.2.3 确定标志层
  • 2.3 划分及对比结果
  • 第三章 沉积相研究
  • 3.1 区域沉积背景
  • 3.2 沉积相标志分析
  • 3.3 测井相分析
  • 3.4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 3.5 沉积相分析
  • 3.5.1 单井沉积微相特征
  • 3.5.2 剖面沉积微相特征
  • 3.5.3 沉积微相空间展布及其演化特征
  • 第四章 储层综合评价
  • 4.1 储层微观特征
  • 4.2 储层微观结构特征
  • 4.3 储层的物性
  • 4.4 储层敏感性
  • 4.4.1 速敏
  • 4.4.2 水敏
  • 4.4.3 酸敏
  • 4.4.4 盐敏
  • 4.4.5 压敏
  • 4.5 储集体宏观展布特征
  • 4.5.1 储集体展布特征
  • 4.5.2 物性展布特征及含油性分析
  • 4.6 储层非均质性
  • 4.6.1 层内非均质性
  • 4.6.2 层间非均质性
  • 4.6.3 平面非均质性
  • 4.7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
  • 4.7.1 评价参数的合理选择
  • 4.7.2 储层综合评价方法
  • 4.7.3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结果
  • 第五章 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
  • 5.1 川口油田地质模型的建立方法
  • 5.1.1 建模的方法
  • 5.1.2 储层建模的原则及技术
  • 5.1.3 地质建模的特点
  • 5.1.4 建立地质模型的程序
  • 5.1.5 储层三维模型评估
  • 第六章 注水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 6.1 开发现状
  • 6.1.1 产量变化及见效情况
  • 6.1.2 地层压力与动液面变化
  • 6.1.3 含水变化
  • 6.2 见效、见水特征分析
  • 6.2.1 注水区见效特征
  • 6.2.2 典型井组见效分析
  • 6.2.3 见水特征
  • 6.3 水驱状况
  • 6.3.1 平面含水分布及变化
  • 6.3.2 主要注水技术指标
  • 6.4 井网适应性
  • 6.4.1 川口油田裂缝监测
  • 6.4.2 井网适应性评价
  • 6.5 综合治理对策
  • 6.5.1 存在问题
  • 6.5.2 治理对策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西峰油田延长组长8油层组油气运移特征研究[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 [2].定边油田东仁沟区长2油层组储层特征描述[J]. 石化技术 2017(05)
    • [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地区长6油层组沉积古环境分析[J]. 非常规油气 2017(04)
    • [4].红河油田川口条带延长组长6油层组不整合面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6(06)
    • [5].鄂尔多斯盆地义正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分析[J]. 辽宁化工 2016(10)
    • [6].鄂尔多斯盆地红井子地区长9油层组层序分析与砂体预测[J]. 中国地质 2015(02)
    • [7].安塞油田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沉积相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22)
    • [8].志靖安塞地区化子坪长2油层组油藏特征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8)
    • [9].姬塬油田X区长8油层组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3(04)
    • [10].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油气运移规律及模式探讨[J]. 岩性油气藏 2011(05)
    • [11].化子坪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油藏特征研究[J]. 矿业快报 2008(01)
    • [12].定44150区长8油层组储量复算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20(05)
    • [13].安塞油田H区长6油层组储层非均质性与含油性关系研究[J]. 石化技术 2016(12)
    • [14].鄂尔多斯盆地x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研究[J]. 石化技术 2017(03)
    • [15].富县油田水磨沟区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化工管理 2017(21)
    • [16].鄂尔多斯盆地什社地区长3油层组沉积相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15)
    • [17].鄂尔多斯盆地红井子罗庞塬地区长9油层组油藏描述[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18].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5(06)
    • [19].吴起地区长8油层组油藏主控因素分析及开发目标优选[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20)
    • [20].定边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J]. 地下水 2014(06)
    • [21].环县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J]. 石化技术 2015(08)
    • [22].陕北下寺湾地区延长组长9油层组沉积相及其控油作用[J]. 智富时代 2015(12)
    • [2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南部长8油层组物源性质及构造背景[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3(10)
    • [24].定边罗庞塬地区长8油层组双物源对石油分布的控制[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4(03)
    • [25].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油层组沉积及其演化特征[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2(02)
    • [26].鄂尔多斯盆地英旺地区长9、长10油层组油源及成藏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12(05)
    • [27].鄂尔多斯盆地英旺油田长2+3油层组低产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2)
    • [28].姬塬油田铁边城区延长组长2油层组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J]. 中国西部科技 2011(05)
    • [29].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8油层组岩性油藏特征[J]. 地质科技情报 2010(03)
    • [30].南翼山Ⅴ油层组措施改造浅谈[J]. 青海石油 2009(04)

    标签:;  ;  ;  

    川口油田北区注水现状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