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研究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自此中国共产党便开始了执政中国的历史使命。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不断总结探索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更好地担负起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毛泽东主要通过四个方面来加强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一是以加强和改善党的作风建设为龙头,二是以提高党员素质和培养又红又专的接班人为抓手,三是以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方针、路线、纲领、政策为基础,四是以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为手段。其主要特点是重点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准确把握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当然在毛泽东晚年探索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方面出现了失误。邓小平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思想是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稳定压倒一切,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主要特点是以思想建设为前提,以组织建设为重点,以作风建设为保障,以制度建设为途径。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和总结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坚持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明确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我们可以探索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规律。首先,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鲜明特征。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执政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不断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我党针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对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了丰富、完善,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其次,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主题和使命。从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轨迹来看,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认识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从而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再次,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最后,党的自身建设是执政能力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现实和历史意义,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首先,通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理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理论后,列宁和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理论进一步发展,并使之在苏联得以实现,在实践中探索执政党的建设。在中国,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提出了执政党建设新理念,赋予了执政党建设新的时代内涵,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执政宗旨和目的、执政根本任务、执政方式和理念、执政规律的认识等方面都进行了发展和创新。其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作为执政党,党的一切工作都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执政能力建设,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只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才能扩大民主和监督力度,才能不断深化社会变革,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党的威信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再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弱决定我党能否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危机四伏,国际、国内形势也要求我党必须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因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为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事业,我党要努力加强五种执政能力建设,分别是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努力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努力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外交等方面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思想
  • (一) 毛泽东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思想
  • (二) 邓小平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思想
  • (三) 江泽民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思想
  • (四) 胡锦涛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 与时俱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鲜明特征
  • (二)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执政能力建设的主题
  • (三) 代表人民群众利益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 (四) 党的自身建设是执政能力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 (一) 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理论
  • (二) 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 (三) 促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近10年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党史观研究综述[J]. 高校社科动态 2011(04)
    • [2].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辛亥革命的评价[J]. 长沙大学学报 2011(06)
    • [3].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思想探析[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9(03)
    • [4].中共三代领导核心民生思想比较研究[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5].中央三代领导核心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6)
    • [6].中共三代领导核心论延安精神[J]. 开封大学学报 2008(04)
    • [7].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和谐社会思想探析[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8(04)
    • [8].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研究[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8(09)
    • [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理论来源探析[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03)
    • [10].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社会主义观的基本问题[J]. 学习月刊 2010(09)
    • [11].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贡献[J]. 社科纵横 2011(05)
    • [12].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论要[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1(04)
    • [13].中国三代领导核心中美关系观之比较[J]. 菏泽学院学报 2013(01)
    • [14].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反腐败思想轨迹及其特点[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0(01)
    • [15].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青少年德育思想简论[J]. 道德与文明 2008(03)
    • [16].殷切的期望 神圣的职责——写在《紫光阁》杂志创刊二十周年之际[J]. 紫光阁 2013(11)
    • [17].“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及胡锦涛总书记的侨务理论述评”学术讲座综述[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12(03)
    • [18].陈云与中共三代领导核心[J]. 党史博采(纪实) 2015(05)
    • [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解读之“富强”[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05)
    • [20].始终保持思想政治上的坚定性[J]. 军队党的生活 2012(08)
    • [21].近年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08)
    • [22].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 [23].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党内和谐思想探析[J].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08(03)
    • [24].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渊源[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 [25].中国特色社会管理思想的理论来源探析[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30)
    • [26].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来源[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1(12)
    • [2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溯源与历史考察[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3(04)
    • [28].党的三代领导核心论建设学习型政党[J]. 党政论坛 2011(01)
    • [29].江泽民对资本主义问题的认识与分析[J].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3(03)
    • [30].江泽民“三农”思想浅析[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0(06)

    标签:;  ;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