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在评价冠心病类型中意义的研究

超敏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在评价冠心病类型中意义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超敏C反应蛋白(su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sCRP)、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dia thickness, IMT)及斑块指数在评价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SA)、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UA)及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中的临床价值及相互关系。方法:按WHO诊断标准将6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SA组(16例)、UA组(24例)及AMI(20)3组。在3组患者中分别进行sCRP、颈动脉超声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3组患者sCRP、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斑块指数)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对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间sCRP、IMT及颈动脉斑块指数进行比较。结果:(1)UA、AMI组sCRP均显著高于SA组(P<0.01);UA组与AMI组比较,s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MT、斑块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2)3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患者在狭窄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不同狭窄程度间sCRP、IM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狭窄程度间颈动脉斑块指数比较重度狭窄组显著高于中度狭窄组(P<0.05)。(4)不同病变支数间sCRP及颈动脉斑块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病变支数间IMT比较,三支病变组IMT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IMT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三支病变组IMT显著高于单支组,P<0.01。结论: (1)UA组、AMI组sCRP水平显著高于SA组,AMI组sCRP水平高于UA组,差异均有显著性,sCRP可作为临床冠心病严重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标记物,其高水平表达与炎症有关。(2)SA、UA、AMI患者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及冠脉狭窄程度无关。(3)颈动脉IMT厚度间接反应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颈动脉斑块指数可以间接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4)联合sCRP、IMT及斑块指数的检查对综合评价冠心病危险分层和判断预后有一定帮助。

论文目录

  • 提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超敏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在评价冠心病类型中意义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