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体育·文化 ——西方身体哲学视野下的体育反思

身体·体育·文化 ——西方身体哲学视野下的体育反思

论文摘要

身体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依赖的物质实体。身体是人的本质和存在的明证。人类发展历史不过是生物发展史上的一个片断或部分。人的所有一切活动都要保证一个目标,那就是身体的存在。人类最初的和最终的出发点都会归结为一点,即保持和促进身体更好、更完善地存在下去。西方哲学家对身体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身体已经成为一种视角,从身体这个洞眼我们望过去,我们看到的就是人类发展的最原真、最基本、最直接的历史过程。而身体也是我们所有历史与文明进程的一个主线和基点。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身体活动,从宏观意义上说体育文化就是一种身体文化。因此我们对体育的研究与探讨也不妨从身体开始,特别是借助于西方身体哲学的研究视角对我们的体育活动进行宏观的梳理和理性的反思,这不但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把握我们当前的体育发展态势,而且有利于推动体育的进一步发展。身体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存在,具有物质性、独立性、时间性、空间性等多重属性。身体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特别是哲学界在研究身体时,更是将身体高度抽象化和象征化,从西方身体的研究历史来看则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古希腊文明体系中身体的感性与理性的碰撞阶段;基督教体系中身体的神性与人性的对抗阶段;工业文明背景下机器对身体的解放和异化阶段。身体从根本属性主要分为为生物身体和文化身体两种形式。生物身体是体育忠实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同时也是最大的受益者。文化身体又分为对抗身体、视觉身体和教育身体三种形式。体育的活动主体是人的生物身体,体育的直接承载者是人的生物身体,体育作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的生物身体,因此可以说生物身体是体育最忠实的实践者。体育作为一种人类创造出的身体活动形式,是人身体运动的发展产物。因此可以说,生物身体是体育的创造者。体育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那么作为体育的主要载体和实践者——生物身体,也必然受到体育的反作用。生物身体不仅是体育的施动者,同时也是受动者。从人类历史发展长河可以看出,身体又是体育活动最大的受益者。文化身体中的对抗身体是竞技体育尚力图腾下的产物。竞技体育本身就是一种身体的对抗,特别是人类同性之间的对抗与竞争。竞技体育所展示出的身体对抗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雄沉、最为持久、最为天真、最为自然的力量对抗,因为我们的身体具有大体一致的特性,而这一点也构成了竞技体育中最原始的公平。视觉身体则是消费时代现代体育兴盛的魅力之源。体育活动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是“健康”。对身体内在健康的呼唤与追求,也是在现代消费社会中体育消费热潮的内在保证。此外人们对各种体育赛事在现场转播中所展现出来的源自身体的力与美的欣赏,也反映了当代人追求身体健康和生命活力的普遍愿望。人们热衷于观看各种运动比赛,是因为在打破空间和时间界限之后,身体视觉符号化为一种巨大的冲击力。运动身体表现出的美感最大限度地扣击观看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每个观看者都将视觉影响中的身体当作一个自己可以参与的身体,使视觉身体成为一种当前化的存在增加了观看者参与的热情。教育身体依然是当前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提倡身体视角的体育教育研究,并不是要对传统体育教育进行颠覆,而是进行补充,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和谐的完人体育教育,并为构建一种以“身体”为核心概念的体育教育体系做出努力。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身体的研究
  • 2.2 关于体育与身体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系统研究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身体概述
  • 4.1.1 身体的界定
  • 4.1.2 身体的属性
  • 4.1.3 身体的分类
  • 4.2 西方的身体历史
  • 4.2.1 古希腊文明体系中的身体:感性与理性的碰撞
  • 4.2.2 基督教体系中的身体:神性与人性的对抗
  • 4.2.3 现代身体:机器对身体的解放和异化
  • 4.3 身体与体育
  • 4.3.1 生物身体与体育
  • 4.3.2 文化身体与体育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8.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西文化视野中的身体哲学思想——以惠特曼《自己之歌》和王阳明“心学”思想为例[J]. 青年文学家 2017(15)
    • [2].论生命教育的身体哲学基础[J].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06)
    • [3].我国城市马拉松热的“身体哲学”分析[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8(05)
    • [4].修身与修心:茶的身体哲学[J]. 茶博览 2019(07)
    • [5].论身体哲学思想对医学发展的历史价值[J]. 医学与哲学(A) 2018(11)
    • [6].马克思身体哲学何以可能——从现实基础到理论进路[J]. 学术论坛 2017(06)
    • [7].身体哲学:反身性、超越性和亲在性[J]. 学术月刊 2010(10)
    • [8].身体哲学新发展与跨文化交际关系刍议——儒家“体知”哲思[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12)
    • [9].家井真《〈诗经〉原意研究》的方法论以及对国内身体哲学研究的启示[J]. 世界哲学 2012(06)
    • [10].舞蹈身体哲学与舞理的基本范畴和概念丛(英文)[J].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17(03)
    • [11].对身体哲学的本源追问——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角[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12].从身体维度审视体育教育[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02)
    • [13].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古代的“身体哲学”?——张再林教授访谈录[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2008(01)
    • [14].文化传承:一种武术的身体哲学探源[J]. 武术研究 2016(03)
    • [15].高校教育惩罚中的德育价值分析及其实现——基于身体哲学的视角[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2)
    • [16].工具与空间:武术运动身体观刍议[J]. 武魂 2013(09)
    • [17].服装与身体关系的历史嬗变——从身体哲学的视角看现代服装卫生学的发展[J].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3)
    • [18].身体哲学视野下的体育修身论[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 [19].身体哲学现代意义多向度探析[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6(18)
    • [20].身体哲学视域下武术文化发展的本源解析[J]. 中华武术(研究) 2015(12)
    • [21].对身体哲学场域问题的初步探讨[J]. 科技信息 2013(07)
    • [22].基于身体哲学的学校体育改革路径探析[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4(04)
    • [23].身体的觉醒与挺立——从尼采的身体哲学到顾拜旦的奥林匹克哲学[J]. 体育学刊 2017(03)
    • [24].身体哲学视域下体育自觉的窥探[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6(03)
    • [25].体育、空间与身体哲学叙事[J]. 科技视界 2013(06)
    • [26].从身体哲学视角出发对武术文化的再审视[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8(10)
    • [27].身体哲学视域下的生命教育转向及其误导[J]. 创新 2018(02)
    • [28].身体哲学视域下学校体育边缘化现象之反思[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7(03)
    • [29].身体·自然——作为普适性美学的气氛美学[J]. 艺术科技 2019(01)
    • [30].中国武术“以意释气”的身体哲学解读[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8(06)

    标签:;  ;  ;  ;  

    身体·体育·文化 ——西方身体哲学视野下的体育反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