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PEM燃料电池的动态特性与耐久性研究

车用PEM燃料电池的动态特性与耐久性研究

论文摘要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是目前很有希望应用于便携式电源、小型固定发电站、电动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动力电源,市场前景相当可观,但燃料电池的一些机理和耐久性问题目前仍没有解决。本文将针对燃料电池的内部机理、动态特性和耐久性,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MATLAB/Simulink和ANSYS来研究电池的动态性能。首先,描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部传质基本原理,然后建立单流道燃料电池几何模型,运用Fluent软件的PEM模块对其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得出电池性能最佳时的操作压力为2atm。接着,将操作压力从1atm升高到2atm,计算研究膜中水的动态分布。结果表明,操作压力升高,膜中的水含量随之升高,并且膜中线处大约需要0.5s才能达到新的稳态,与膜达到稳态的时间大致相同,从而提高了燃料电池的性能。然后,建立了MATLAB/Simulink的单电池模型,其活化面积为25cm~2,主要研究操作压力对氢气和氧气分压的影响,进而研究其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池输出功率和效率随着操作压力的升高而升高,并且等效内阻会随着操作压力的升高而降低。当操作压力上升为2atm时,电池的输出功率为10.1042W,效率为57.57%,等效内阻为0.0331Ω。并且得出Simulink仿真大电池和电堆时效果较好,对于仿真小电池则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最后,用ANSYS设计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平面应变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电池装配过程中,如果只考虑装配,质子交换膜达到屈服需要加载s=6.55μm的位移载荷,而如果转化为加载压力,则需加载P=4.59MPa的力。给电池施加温度场后,施加s=3.95μm的位移载荷,膜已经达到了屈服极限,跟加载4.336MPa的力效果相同。热载荷对膜中心位置的寿命影响较大,而机械载荷对岸下对应的膜的寿命影响较大。给电池施加载荷后,膜靠近两侧的位置等效应力最大,此处最先失效。本文主要从计算机仿真的角度,对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内部机理及其耐久性进行研究,对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设计制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燃料电池
  • 1.1.2 PEM燃料电池结构
  • 1.1.3 PEM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 1.1.4 质子交换膜中水的迁移
  • 1.1.5 PEM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 1.2 文献练述
  • 1.2.1 PEM燃料电池动态特性的研究
  • 1.2.2 PEM燃料电池耐久性的研究
  • 1.3 本文工作
  • 1.3.1 基于Fluent的燃料电池动态传输模拟
  • 1.3.2 基于Matlab/Simulink的燃料电池动态特性仿真
  • 1.3.3 PEM燃料电池膜的耐久性研究
  • 第2章 PEM燃料电池动态传输的数学模型
  • 2.1 计算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 2.1.1 质量守恒方程
  • 2.1.2 动量守恒方程
  • 2.1.3 能量守恒方程
  • 2.1.4 组份守恒方程
  • 2.2 电化学与电流守恒方程
  • 2.2.1 电化学方程
  • 2.2.2 电流守恒方程
  • 2.3 Springer水传递模型
  • 2.3.1 电迁移
  • 2.3.2 浓差扩散
  • 2.3.3 压差迁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Fluent的燃料电池动态传输模拟
  • 3.1 Fluent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
  • 3.1.1 Fluent简介
  • 3.1.2 PEM模块介绍
  • 3.2 三维计算模型
  • 3.2.1 几何模型
  • 3.2.2 边界条件和物性参数
  • 3.2.3 模型假设
  • 3.3 操作压力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3.3.1 操作压力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3.3.2 操作压力对水传输的影响
  • 3.3.3 其它操作条件对电池动态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Matlab/Simulink燃料电池动态特性仿真
  • 4.1 Matlab/Simulink动态仿真软件
  • 4.2 PEM燃料电池模型
  • 4.2.1 电化学模型
  • 4.2.2 单电池的Simulink模型
  • 4.3 燃料电池的动态特性分析
  • 4.3.1 操作压力从1atm上升到2atm电池的动态响应
  • 4.3.2 电流密度阶跃输入电池的动态响应
  • 4.4 Simulink和Fluent模拟结果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PEM燃料电池膜的耐久性研究
  • 5.1 ANSYS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
  • 5.2 PEM燃料电池耐久性分析模型
  • 5.2.1 ANSYS有限元分析模型
  • 5.2.2 几何模型
  • 5.2.3 材料属性和物性参数
  • 5.3 机械应力分析
  • 5.4 热应力与机械应力耦合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相关论文文献

    • [1].行动代号PEM 专访完美时空新作制作人[J]. 网友世界 2010(01)
    • [2].一种基于两块PEM调制器的光谱测量方法(英文)[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09)
    • [3].燃料电池PEM的研究进展[J]. 橡塑资源利用 2014(06)
    • [4].犬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PEM)的诊治[J]. 养犬 2014(01)
    • [5].脊宽对交指型PEM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6].基于卓越绩效模式(PEM)的环保企业质量战略[J].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2(02)
    • [7].基于卓越绩效模式(PEM)的企业质量战略[J]. 标准科学 2012(04)
    • [8].基于卓越绩效模式(PEM)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研究——以A银行为例[J]. 中国内部审计 2017(10)
    • [9].基于温度条件下PEM燃料电池的动态特性[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10].渐扩型流场PEM燃料电池性能影响研究[J]. 电池工业 2013(Z2)
    • [11].基于子空间和PEM的无人直升机两阶段参数辨识[J]. 飞行力学 2013(04)
    • [12].浅议基于卓越绩效模式(PEM)的企业质量经营机制[J]. 标准科学 2012(02)
    • [13].交指流场与蛇形流场PEM燃料电池性能比较[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 [14].PEM燃料电池低温环境启动过程中水热平衡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7(01)
    • [15].基于PEM模型的综合英语课堂辩论活动设计研究[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3)
    • [16].PEM燃料电池内部水传递的数值模拟[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0(09)
    • [17].PEM燃料电池中双极板材料与炭纸接触电阻的测量[J]. 中国标准化 2019(S1)
    • [18].基于PEM的技改项目管理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项目管理技术 2012(01)
    • [19].蛇形流场PEM燃料电池膜中水传输的三维模拟[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8(05)
    • [20].催化剂分布对PEM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 [21].阴极流道对PEM燃料电池性能影响[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22].基于卓越绩效管理模式A公司标杆管理应用研究[J]. 普洱学院学报 2015(02)
    • [23].PEM燃料电池动态特征的仿真分析[J]. 电源技术 2009(11)
    • [24].PEM燃料电池膜电极中的水传输行为[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12)
    • [25].PEM燃料电池的流场设计[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11(03)
    • [26].流道截面形状对PEM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J]. 电源技术 2012(01)
    • [27].硅橡胶在模拟PEM燃料电池环境下的损伤机理[J]. 化工学报 2014(09)
    • [28].孔隙率间隔分布扩散层的PEM燃料电池性能[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8(10)
    • [29].PEM燃料电池组装接触压力的有限元分析[J]. 电源技术 2014(10)
    • [30].基于温度条件下PEM燃料电池的动态特性[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标签:;  ;  ;  ;  ;  

    车用PEM燃料电池的动态特性与耐久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