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重金属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研究

有色重金属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存在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尤其是重金属质量型缺水。重金属废水排放一方面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影响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其治理一直是世界环保领域的重大课题。目前,有色行业重金属废水的排放已成为饮用水源最大的安全隐患之一,开展有色重金属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对解决水资源危机、促进有色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有色行业重金属废水的特点与重复利用,结合实际生产过程,提出了“石灰中和—配合—回流”新工艺。采用该工艺技术处理有色重金属废水可解决传统石灰法处理在高pH值时才能达标排放的技术瓶颈,实现控制pH值为8.5左右达标排放的目标,且净化水中钙离子浓度下降到400mg/L左右。开发了具有很强絮凝作用的新型水处理活性因子PMB,中和渣的回流比控制在5%以下即可满足水处理过程对回流渣量的要求,浓缩后渣的含水率平均为77.29%,比传统石灰中和渣的含水率(97.98%)下降了20.69%。新工艺得到的渣中金属含量由原来的25%-27%提高到31%-33%,有利于重金属的回收。新工艺经4个月的稳定运行,出水重金属锌、铅、铜、镉、砷离子及pH值均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依据构效关系、协同效应设计开发了阻垢缓蚀性能达到相关优级标准的YJ水质稳定剂。采用静态快速阻垢实验、动态阻垢实验研究了所开发的水质稳定剂的阻垢性能,采用SEM、XRD等现代测试手段对垢层进行物相结构及显微分析,以探讨水质稳定剂阻止或延缓碳酸钙、硫酸钙垢生成的机理。水质稳定剂吸附在生成的碳酸钙、硫酸钙等晶体的晶面或晶格点上,使晶体在生长过程中受到阻碍或产生畸变,破坏其成垢过程而达到阻垢缓蚀的目的。现场中试研究表明,向系统中投加YJ水质稳定剂后循环水的结垢与腐蚀趋势明显减弱,回用水的动态污垢热阻小于1×10-4m2·h·c/kcal,污垢附着速度小于15mg/cm2·mon,废水的各项指标可满足循环用水指标的要求。采用电化学极化、Tafel曲线及交流阻抗法、恒电势法等研究了净化水回用对电解锌的影响。水质稳定剂吸附在电极/溶液界面从而增大金属锌离子还原过程的电化学极化,起到了细化晶粒,平滑锌沉积层的作用。水质稳定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阴极副反应(析氢)的进行,有利于提高电解锌的电流效率。针对石灰中和净化水的深度净化问题研制了新型生物制剂B,提出并开发了“生物吸附—脱钙”深度处理新工艺。以城市生活污水厂的剩余活性污泥为主体,根据石灰中和净化水中金属离子的特性,通过添加调整因子H对其进行改性、调整,使其富含高效特异功能菌群,制得生物制剂B。优化了生物制剂B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工艺条件,复配了深度净化-可控脱钙的生物制剂B和碳酸钠体系。生物制剂B对低浓度的铜、锌、镉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去除率分别达到96.47%,80%,90%,对铜离子表现出优先吸附。优化了生物制剂B脱除低浓度重金属离子及K2CO3废液和Na2CO3废液深度脱钙的扩试工艺条件,并进行了连续试验,深度净化水后出水重金属铜、铅、锌、镉、砷、镉离子浓度完全达到了《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可实现100%回用或“零排放”。32m3/h石灰中和净化水深度处理的运行费用0.84元/m3,1000m3/h石灰中和净化水深度处理的运行费用0.53元/m3。建立了生物制剂B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模型。在单一重金属体系中,生物制剂B对铜、锌、镉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采用Zeta电势表征了渣的沉降过程,生物制剂B和K2CO3废液体系处理石灰中和净化水时,加入PAM有助于渣的沉降,而生物制剂B和Na2CO3废液体系则无需加入PAM亦具同样好的沉降效果。采用XRD、m等现代测试手段分析了生物制剂B处理重金属离子及深度脱钙的机理。在废水中分别投加两种废液后沉降的主要晶体物质都是CaCO3,生物制剂B中存在有—C=O、—NH2、C=C或苯环双健,CH3—、CH2—及-C-O-键,由于吸附重金属离子以及废水碱性环境的作用,吸收峰强度和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表明生物制剂自身或其代谢产物可能与废水中的金属离子、钙离子发生了吸附、配合、沉淀或离子交换等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重金属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 1.3 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化学法
  • 1.3.2 物理化学法
  • 1.3.3 生物法
  • 1.3.4 深度处理技术
  • 1.4 重金属废水重复利用现状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1 技术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有色重金属废水循环利用的中和-配合-回流新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典型有色冶炼重金属废水的特点
  • 2.3 配合-回流技术路线
  • 2.4 试验研究方法
  • 2.4.1 试验与分析方法
  • 2.4.2 试验材料
  • 2.5 中和-配合-回流工艺研究
  • 2.5.1 pH值对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2.5.2 配合剂用量对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2.5.3 中和渣回流的可行性研究
  • 2.5.4 配合-回流工艺研究
  • 2.5.5 配合-回流过程动力学分析
  • 2.5.6 沉降渣的特征研究
  • 2.6 中和-配合-回流工艺现场中试
  • 2.7 小结
  • 第三章 水质稳定剂的分子设计与阻垢缓蚀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净化水循环过程中钙离子浓度与盐度的变化规律
  • 3.2.1 净化水循环过程中钙离子浓度的变化
  • 3.2.2 净化水循环过程中盐度的变化规律
  • 3.3 水质稳定剂分子设计与构效关系研究
  • 3.3.1 水质稳定剂分子设计思路
  • 3.3.2 水质稳定剂研制的关键技术
  • 3.4 水质稳定剂的阻垢缓蚀性能研究
  • 3.4.1 静态快速阻垢实验研究
  • 3.4.2 动态阻垢实验研究
  • 3.4.3 水质稳定剂的缓蚀性能
  • 3.4.4 YJ水质稳定剂对垢层影响的显微分析
  • 3.5 现场中试
  • 3.5.1 试验流程与相关参数
  • 3.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净化水回用系统水质稳定剂对工业电解锌沉积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研究方法
  • 4.3 水质稳定剂对工业电解锌沉积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研究
  • 4溶液中的阴极极化行为'>4.3.1 锌电极在含有水质稳定剂的ZnSO4溶液中的阴极极化行为
  • 2SO4溶液中的阴极极化行为'>4.3.2 锌电极在含有水质稳定剂的Na2SO4溶液中的阴极极化行为
  • 4.3.3 水质稳定剂对电解锌过程的塔菲尔斜率的影响
  • 4.3.4 电解锌时锌还原反应的电化学阻抗
  • 4溶液中的恒电位极化行为'>4.3.5 锌电极在含有水质稳定剂的ZnSO4溶液中的恒电位极化行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生物制剂B深度处理石灰中和净化水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生物制剂B的研制
  • 5.3 生物制剂B处理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 5.3.1 实验研究方法
  • 5.3.2 重金属离子去除工艺参数优化
  • 5.4 石灰中和净化水中高含量钙离子的去除研究
  • 5.4.1 实验研究方法
  • 5.4.2 碳酸钠与生物制剂B复配体系对钙离子去除的影响
  • 5.4.3 湘氮厂碳酸钠母液对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 5.5 小结
  • 第六章 生物制剂B深度处理石灰中和净化水的扩试研究
  • 6.1 引言
  • 6.2 现场扩大试验方案
  • 6.2.1 扩试目标
  • 6.2.2 扩试规模及参数
  • 6.2.3 扩试工艺
  • 6.2.4 分析方法
  • 6.3 扩大试验工艺参数的优化
  • 2CO3废液试验研究'>6.3.1 K2CO3废液试验研究
  • 2CO3废液试验研究'>6.3.2 Na2CO3废液试验研究
  • 6.4 连续试验
  • 6.5 工程概算与效益分析
  • 3/h工程概算'>6.5.1 32m3/h工程概算
  • 3/h工程概算'>6.5.2 1000m3/h工程概算
  • 6.5.3 预期效益分析
  • 6.6 小结
  • 第七章 生物制剂B深度处理石灰中和净化水机理研究
  • 7.1 引言
  • 7.2 生物制剂B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模型
  • 7.3 生物制剂B吸附重金属前后特征基团的变化
  • 7.4 生物制剂B与废液复合系统作用机理
  • 7.4.1 反应过程中Zeta电位的变化
  • 7.4.2 反应产物的物相结构
  • 7.4.3 生物制剂B反应前后特征基团的变化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目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有色重金属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