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脉压论文-窦娟,姚武位,徐新献,周婧

动态脉压论文-窦娟,姚武位,徐新献,周婧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态脉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血压,血尿素氮,肌酸酐,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

动态脉压论文文献综述

窦娟,姚武位,徐新献,周婧[1](2019)在《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及24h动态脉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及24h动态脉压(24hAPP)变化特征及其对早期肾损害的评估价值。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该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2例按年龄分为老年高血压组(A组,60~<80岁,96例)和高龄老年高血压组(B组,80~92岁,46例)。分析2组患者BUN、SCr、CysC、24hAPP水平变化。结果 2组患者BUN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SCr、CysC、24hAPP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SCr、CysC、24hAPP随增龄而升高。CysC、24hAPP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评价指标。(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9年22期)

周琳[2](2019)在《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动态脉压指数与心房颤动发生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脉压(24-hour ambulatory pulse pressure,24hPP)、动态脉压指数(24-hour ambulatory pulse pressure index,24hPPI)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AF发生情况分为高血压合并AF组(n=106)和高血压无AF组(n=114)。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心脏重构情况、动态血压情况(24hPP、24hPPI),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动态血压情况与AF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1)高血压合并AF组较高血压无AF组24h动态收缩压(24hSBP)、24hPP、24hPPI、左心房前后径(LAD)水平高(P <0. 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P <0. 05);两组24h动态舒张压(24hDBP)、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 24hPP <60mmHg组24hSBP、24hPPI、AF发生率均低于24hPP≥60mmHg组(P <0. 05),两组24h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24hPPI <0. 5组24hSBP、24hPPI、AF发生率均低于24hPPI≥0. 5组(P <0. 05),24hDBP高于24hPPI≥0. 5组(P<0. 05);(3)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24hPP、24hPPI均与AF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P <0. 05)。结论高血压患者24hPP、24hPPI与AF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临床诊治时对高24hPP、24hPPI患者应密切关注其AF发生风险。(本文来源于《心脑血管病防治》期刊2019年05期)

罗才福,何显荣,沈春莲,赵永福,刘许增[3](2019)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指数与胱抑素C左室质量指数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以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病为主,表现出脉压差大,其中靶器官损伤是临床常见的问题之一,其靶器官损伤与多种因素相关,已有研究表明,靶器官损伤与患者的脉压有关,脉压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大于收缩压或舒张压[1]。脉压指数(PPI)是临床易于获得评价动脉弹性功能的新指标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其严重程度显着相关[2]。与此同时,长期的高血压可引起患者左室肥厚(LVH),是心脏疾病发病和死亡的最(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4期)

罗才福,沈春莲,何显荣,刘许增,赵永福[4](2019)在《中青年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动态脉压、脉压指数与MMP-9、hs-CRP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青年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动态脉压(APP)、脉压指数(ABI)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青年高血压病人128例为高血压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128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中青年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128例为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此外选取健康者128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研究对象APP、ABI、hs-CRP、MMP-9含量的差异;分析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组APP分层或ABI分层对hs-CRP、MMP-9表达的影响,分析APP、ABI、hs-CRP、MMP-9表达含量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结果高血压组与健康组APP、ABI、hs-CRP、MMP-9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组APP不同分层hs-CRP、MMP-9表达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组ABI分层对hs-CRP、MMP-9表达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对IMT的综合影响依次为:APP(2.635)、MMP-9(2.035)、ABI(1.968)、hs-CRP(1.639)。结论中青年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APP、ABI与MMP-9、hs-CRP具有相关性,临床需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闫永红,张超,徐俊蛟,陶新,徐国海[5](2019)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心率减速力和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PP)与心率减速力(DC)和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关系。方法就诊我科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均给予动态血压检查,根据动态血压检测结果,按照动态PP水平分为叁组:将24h平均PP<40mmHg的患者作为PP1组(n=60)、将24h平均PP在40~60mmHg之间的患者作为PP2组(n=60)、将24h平均PP<60mmHg的患者作为PP3组(n=60)。同时选取6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计算所有研究对象DC值和HRV时域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差值均方根(rMSSD)和大于50ms百分比(pNN50),比较各组患者DC和HRV时域指标并进行各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DC值和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数值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1),且随着PP增高而出现降低趋势(P<0.05); DC和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呈正相关(r=0.25~0.48,P<0.05);动态PP与DC和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均呈负相关(r=-0.15~-0.68,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PP与DC和HRV时域指标呈负相关,DC和HRV时域指标呈正相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与动态PP正相关。(本文来源于《心脑血管病防治》期刊2019年01期)

罗骏超[6](2018)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017年3月—2018年1月接收的65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资料加以探究,均予以24h DCG与24h ABP监测,依据动态脉压的不同分为实验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比2组24h ABP参数及心电图异常情况。结果:实验组24h SBP较之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且24h PP、n PP及d PP较对照组均显着更高(P<0.05);实验组心电图异常率为93.94%较之对照组的65.63%显着更高,且主要以心律失常(51.52%)为主(P<0.05)。结论:老年EH患者心电图异常与其脉压增大密切相关,且脉压增大为心血管事件主要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8年14期)

姚武位,李鑫,徐新献,周婧,田绿[7](2017)在《24 h动态脉压、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诊断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24 h动态脉压(24h APP)及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U)检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该院老年病科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患者中进行24 h动态血压检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2例。按年龄将其分为两组:老年高血压组96例,年龄60~<80岁;高龄老年高血压组46例,年龄80~92岁。分析两组患者24h APP、CysC、MAU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24 h平均收缩压(24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 DBP)、24 h平均压(24h ABP)及MAU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龄老年高血压组24h APP和CysC水平高于老年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24h APP、CysC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评价指标。(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7年24期)

罗富健,张丁丁,张云,李卫,黄建凤[8](2017)在《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及脉压指数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循环杂志,2017,32(5):447-451.该文探讨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脉压(24-hour ambulatory pulse pressure,24hPP)、24h动态脉压指数(24-hour ambulatory pulse pressure index,24hPPI)和夜间动态脉压指数(nighttime ambulatory pulse pressure index,NPPI)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共入选于2016年5月至7月在阜外医院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本文来源于《中华高血压杂志》期刊2017年10期)

吴钟华,蒋超超,苏强,龙连圣[9](2017)在《动态脉压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24 h动态脉压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65例颅内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狭窄组,142例无明显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作为对照组,并依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试验法,将狭窄组患者进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分级。所有患者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观察,记录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动态脉压。结果颅内动脉狭窄组动态脉压[(73.02±10.86)mmHg]显着高于无颅内动脉狭窄的对照组[(59.63±12.96)mmHg,P<0.01];中度狭窄组动态脉压[(69.73±9.3)mmHg]显着高于无狭窄的对照组[(59.63±12.96)mmHg,P<0.01];重度狭窄组动态脉压[(77.36±7.94)mmHg]显着高于中度狭窄组[(69.73±9.3)mmHg,P<0.05];动态脉压与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独立相关(OR值为1.092)。结论动态脉压与颅内动脉狭窄及其狭窄程度具有显着相关性,且动态脉压是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18期)

徐新献,姚武位,李鑫,周婧,田绿[10](2017)在《不同年龄组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脉压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脉压(24 hAPP)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CysC)水平变化的特征。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的1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高血压组(A组,60~79岁,n=96);高龄老年高血压组(B组,80~92岁,n=46)。分析两组患者24 hAPP、血清CysC水平的变化。结果 A组和B组24 hAPP分别为(61.92±1.27)mmHg和(68.91±1.91)mmHg(1 mmHg=0.133 kPa),B组24 hAPP高于A组(t=-3.08,P<0.05);A组和B组血清CysC水平分别为(0.90±0.04)mg/L和(1.22±0.08)mg/L,B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A组(t=-3.72,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越大,24h APP和血清CysC水平越高。(本文来源于《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期刊2017年02期)

动态脉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脉压(24-hour ambulatory pulse pressure,24hPP)、动态脉压指数(24-hour ambulatory pulse pressure index,24hPPI)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AF发生情况分为高血压合并AF组(n=106)和高血压无AF组(n=114)。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心脏重构情况、动态血压情况(24hPP、24hPPI),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动态血压情况与AF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1)高血压合并AF组较高血压无AF组24h动态收缩压(24hSBP)、24hPP、24hPPI、左心房前后径(LAD)水平高(P <0. 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P <0. 05);两组24h动态舒张压(24hDBP)、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 24hPP <60mmHg组24hSBP、24hPPI、AF发生率均低于24hPP≥60mmHg组(P <0. 05),两组24h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24hPPI <0. 5组24hSBP、24hPPI、AF发生率均低于24hPPI≥0. 5组(P <0. 05),24hDBP高于24hPPI≥0. 5组(P<0. 05);(3)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24hPP、24hPPI均与AF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P <0. 05)。结论高血压患者24hPP、24hPPI与AF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临床诊治时对高24hPP、24hPPI患者应密切关注其AF发生风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态脉压论文参考文献

[1].窦娟,姚武位,徐新献,周婧.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及24h动态脉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19

[2].周琳.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动态脉压指数与心房颤动发生的相关性[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

[3].罗才福,何显荣,沈春莲,赵永福,刘许增.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指数与胱抑素C左室质量指数相关性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9

[4].罗才福,沈春莲,何显荣,刘许增,赵永福.中青年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动态脉压、脉压指数与MMP-9、hs-CRP的相关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

[5].闫永红,张超,徐俊蛟,陶新,徐国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心率减速力和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

[6].罗骏超.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

[7].姚武位,李鑫,徐新献,周婧,田绿.24h动态脉压、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诊断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17

[8].罗富健,张丁丁,张云,李卫,黄建凤.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及脉压指数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7

[9].吴钟华,蒋超超,苏强,龙连圣.动态脉压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7

[10].徐新献,姚武位,李鑫,周婧,田绿.不同年龄组老年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脉压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比较[J].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7

标签:;  ;  ;  ;  

动态脉压论文-窦娟,姚武位,徐新献,周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