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卫星DNA多态性与骡鸭产肉性能关联性研究

微卫星DNA多态性与骡鸭产肉性能关联性研究

论文摘要

骡鸭属于肉用鸭种之一。通过微卫星标记寻找出控制其产肉性能的主效基因,并进一步研究其亲本中的主效基因的遗传关系,从而为优秀亲本选择与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而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是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的有效途径。寻找与性状紧密连锁的标记或控制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是标记辅助选择在育种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首要任务。在众多分子遗传标记中,微卫星(SSR)在基因组中具有数量多、分布广、多态性丰富的特点,在基因图谱绘制、QTL定位、遗传位点标记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研究以骡鸭(♂番鸭×♀北京鸭的F1代)群体(n=120,公母各半,相同的饲养条件下)为实验材料,采用PCR-SSR标记技术对其进行了生长性能和屠宰性状的遗传标记分析,目的是寻找与生长性能和屠宰性状紧密连锁的有利标记信息,为分子育种技术在肉鸭选育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对供试个体先后进行了相同饲养条件下的生长肥育试验、屠宰后的产肉性能测定,分离提取了血液基因组DNA,进行了SSR的群体多态性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各项表型性状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对SSR多态性与生长性能、屠宰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整体结果如下:1)试验骡鸭的产肉性能0~5周龄时生长速度由慢变快(0~5周龄平均周增重0.263kg),6~10周龄时生长速度最快(6~10周龄平均周增重0.381kg,10周龄的平均体重达到3.275±0.196kg),随后减慢。2)试验骡鸭在11周龄时平均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分别为90.1%、79.3%、82.0%、17.5%、8.5%和1.0%。具有良好的产肉性能。3)通过选取12个微卫星标记位点的多态性分析,其中4个位点表现多态性,其他位点没有发现多态性或没有扩增产物;这4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3,0.350和0.569。4)通过F检验对基因型与生长性能、屠宰性状的关联性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MCW185座位上CC基因型个体的体斜长和胸围都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个体(P<0.05),ADL212座位上AA基因型个体的6~10周龄体重均显著高于其它基因型个体(P<0.05),MCW67座位上AA基因型个体的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全净膛和屠宰率均显著高于其它基因型个体(P<0.05),ADL212座位上AA基因型个体的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和全净膛均显著高于其它基因型个体(P<0.05)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结论:试验所采用的微卫星标记位点易于检测、重复性好、多态信息含量丰富和杂合度都较大,有望成为标记辅助选择和QTL定位的理想分子标记;其中,位点MCW185可作为骡鸭体尺性状选择的分子标记信息,位点MCW67和ADL212可作为骡鸭屠宰性状选择的分子标记信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我国肉鸭生产研究现状
  • 1.2 杂种优势遗传机理
  • 1.3 鸭屠宰性能的研究
  • 1.4 鸭肉品质的研究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微卫星DNA多态性分析的特点
  • 2.2 微卫星标记在家禽育种中应用的进展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动物与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骡鸭的生产性能
  • 4.2 骡鸭的产肉性能
  • 4.3 骡鸭的体尺
  • 4.4 骡鸭微卫星标记的研究
  • 4.5 4个微卫星位点的群体遗传学研究结果
  • 4.6 微卫星标记位点与骡鸭体尺的关系
  • 4.7 微卫星标记位点与骡鸭各时期体重的关系
  • 4.8 微卫星标记位点与骡鸭屠宰性能的关系
  • 5 讨论
  • 5.1 骡鸭的产肉性能的比较分析
  • 5.2 骡鸭微卫星标记的选择
  • 5.3 骡鸭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分析
  • 5.4 微卫星标记PCR扩增条件的探究
  • 5.5 骡鸭体尺和体重、屠宰性能的表型相关
  • 5.6 微卫星标记位点与骡鸭体尺和体重、屠宰性能的相关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塑料兔子也能拥有DNA了[J]. 科学大众(中学生) 2020(Z2)
    • [2].基于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论证式教学探索——“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发现”教学案例[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20(07)
    • [3].成功的DNA[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0(03)
    • [4].利用高中化学知识解释DNA分子的两条链为何反向平行[J]. 中学生物教学 2020(12)
    • [5].浅谈核心素养对生物学科教学设计的启示——以《DNA的复制》教学设计为例[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20(10)
    • [6].DNA有多长?[J]. 新世纪智能 2020(Z2)
    • [7].制造前所未有的生命[J]. 风流一代 2019(23)
    • [8].关于几种植物材料DNA含量差异性的研究[J]. 中学生物学 2019(03)
    • [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35)
    • [10].“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改进[J]. 中学生物教学 2016(18)
    • [11].作图法解决“放射性同位素标记DNA与细胞增殖”问题[J]. 中学生物教学 2016(18)
    • [12].DNA的复制方式和方向[J]. 中学生物教学 2016(16)
    • [13].“DNA分子的复制”教学设计[J]. 中学生物教学 2016(16)
    • [14].在电子表格中绘制DNA的碱基序列[J]. 中学生物教学 2017(Z1)
    • [15].“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改进[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7(03)
    • [16].“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改进[J]. 中学生物教学 2017(Z1)
    • [17].高中生物学“DNA分子复制和表达”相关问题的探讨[J]. 中学生物教学 2017(02)
    • [18].“DNA分子的结构”一节基于科学史主线的教学设计[J]. 中学生物学 2017(04)
    • [19].再谈“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改进[J]. 中学生物学 2017(04)
    • [20].“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改进[J]. 中学生物学 2017(06)
    • [21].“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J]. 中学生物教学 2017(08)
    • [22].基于翻转课堂的模型构建——“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J]. 中学生物教学 2017(09)
    • [23].关于“从DNA到蛋白质”几个问题的探讨[J]. 中学生物教学 2017(09)
    • [24].“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探究与教学设计[J]. 中学生物教学 2017(15)
    • [25].循大家足迹 探遗传之本——“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J]. 中学生物教学 2017(16)
    • [26].“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J]. 中学生物教学 2016(07)
    • [27].植物DNA粗提取与鉴定的简便方法[J]. 中学生物教学 2016(19)
    • [28].《DNA分子的结构》微课程设计[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24)
    • [29].追寻人类思维的脉络——苏教版“DNA分子的结构”一节科学史料教学设计[J]. 中学生物教学 2016(21)
    • [30].寻找学校发展的“DNA”[J].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04)

    标签:;  ;  ;  ;  ;  

    微卫星DNA多态性与骡鸭产肉性能关联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