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粘土制备表征及其对水中滴滴涕类物质的吸附特性

有机粘土制备表征及其对水中滴滴涕类物质的吸附特性

论文摘要

本文介绍了有机粘土矿物修复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有机沸石、有机蒙脱土和有机凹凸棒土吸附水中DDT类物质的性能、机理及规律。分别用三种粘土矿物和两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和三甲基苄基溴化铵(BTMA)制备一系列有机粘土,采用红外光谱,电镜扫描,X衍射等分析技术对有机粘土矿物的特性进行表征;并研究有机粘土对有机氯农药滴滴涕及其代谢产物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1)有机粘土经红外分析表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已进入粘土层间;有机粘土有机碳含量明显大于原土;从扫描电镜照片可观察到,改性粘土表面具有晶体特征,较平坦,舒展程度大,并且改性粘土的颗粒增大;经X衍射分析表明,改性土层间距变大,并且BTMA-粘土的层问距大于HDTMA-粘土。2)从吸附等温线可以发现,粘土原土对DDT类物质的吸附量很小,而有机粘土对DDT类物质的吸附能力大大提高。HDTMA-粘土吸附能力顺序为:zeo-H>mont-H>atta-H;BTMA-粘土吸附能力顺序为:zeo-B>mont-B>atta-B。对于四种DDT类物质来说,HDTMA-粘土对其的吸附能力与四种物质的溶解度基本成负相关;BTMA-粘土对其的吸附能力因粘土种类不同,变化比较大。3)有机粘土和原粘土对DDE的解吸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有机粘土和原粘土的解吸率也在增大,原粘土的解吸率明显大于有机粘土,HDTMA-粘土的解吸率最小;有机粘土和原粘土的保持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BTMA-粘土>HDTMA-粘土>粘土。4)不同改性剂用量有机蒙脱土对DDT和DDE的吸附量随改性剂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等温吸附曲线呈线性,主要为分配作用。DDT在各HDTMA-蒙脱土上的有机碳标化分配系数Koc基本为一常数,并比其在土壤中的Koc值高,说明有机蒙脱土对DDT的吸附能力强于土壤对其的吸附能力,这是有机蒙脱土可用于环境污染控制修复的必要条件之一。5)DDT和DDE在粘土和有机粘土上吸附动力学表明:伪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地描述DDT和DDE在有机蒙脱土上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吸附活化能较小,反应速率较快,达到平衡的时间较短;并且温度升高,DDT和DDE在有机蒙脱土上的吸附速率加快,但吸附量减少;另外,CaCl2浓度增加,HDTMA-蒙脱土对DDE吸附量也随之增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有机氯农药概况和污染现状
  • 1.2 有机粘土矿物修复有机污染研究进展
  • 1.2.1 有机粘土矿物修复有机污染的原理
  • 1.2.2 有机粘土矿物修复有机污染的影响因素
  • 1.2.2.1 粘土类型
  • 1.2.2.2 改性剂种类
  • 1.2.2.3 有机粘土制备条件
  • 1.2.2.4 有机污染物性质
  • 1.2.3 有机粘土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机理
  • 1.2.4 影响有机粘土对有机污染物吸附的环境因子
  • 1.2.4.1 pH
  • 1.2.4.2 温度
  • 1.3 本论文研究意义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有机粘土的制备及其表征
  • 2.4 吸附质贮备液配制
  • 2.5 水体中滴滴涕的测定方法
  • 2.6 吸附解吸试验设计
  • 2.6.1 DDT类物质在不同有机粘土和原粘土上的吸附特性
  • 2.6.2 解吸实验
  • 2.6.3 不同改性剂用量对有机粘土吸附DDT类物质的影响实验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有机粘土的表征
  • 3.1.1 有机碳含量
  • 3.1.2 红外表征
  • 3.1.3 扫描电镜分析
  • 3.1.4 X光粉晶衍射表征
  • 3.2 DDT类物质在有机粘土和原粘土上的吸附等温线
  • 3.2.1 在原粘土上的吸附
  • 3.2.2 在HDTMA-粘土上的吸附
  • 3.2.3 在BTMA-粘土上的吸附
  • 3.3 有机粘土和原粘土对DDT类物质的解吸特点
  • 3.4 不同改性剂用量对有机粘土吸附DDT类物质的影响
  • 3.4.1 HDTMA-蒙脱土的有机碳含量表征
  • 3.4.2 不同改性剂用量对有机蒙脱土吸附去除DDT类物质的影响
  • 3.4.3 不同HDTMA用量有机蒙脱土对DDT和DDE的吸附机理
  • 3.5 吸附动力学
  • 2+对有机粘土吸附DDT类物质的影响'>3.6 Ca2+对有机粘土吸附DDT类物质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齐齐哈尔:专项检查粘土砖企业[J].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2017(09)
    • [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粘土地区的应用[J]. 低碳世界 2016(07)
    • [3].浅析粘土手工艺课程作为选修课在高校的开设的意义[J]. 青春岁月 2014(23)
    • [4].抑制粘土对聚羧酸减水剂负效应的措施研究[J]. 广州建筑 2016(03)
    • [5].成都粘土与其下伏粘土粒度特征对比及古环境意义[J]. 山地学报 2019(05)
    • [6].一种预处理粘土/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J]. 橡胶工业 2015(05)
    • [7].藏在粘土里的秘密[J]. 早期教育(家教版) 2015(01)
    • [8].粘土密封墙施工质量指标控制[J]. 中国港湾建设 2010(01)
    • [9].复合粘土/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短评(2)[J]. 橡胶参考资料 2017(03)
    • [10].从游戏需求心理看粘土造型的发展现状[J].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3(05)
    • [11].纳米粘土的发展将造福饲料业[J].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08(04)
    • [12].基于双氨基粘土絮凝的嗜热微藻采收实验研究[J]. 可再生能源 2020(07)
    • [13].粘土结构和粘土-水系统辩证解析及其教学实施[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16)
    • [14].废弃建筑粘土砖应用研究[J].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2017(03)
    • [15].白岩 江依子的粘土花饰[J]. 上海工艺美术 2017(03)
    • [16].银与银粘土[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 [17].谈纸粘土艺术对儿童能力的激发与培养——以作品练习《小兔子》制作流程为例[J]. 大众文艺 2016(09)
    • [18].雕塑造型在粘土动画中运用概述[J]. 中国文艺家 2018(06)
    • [19].幼儿园手工粘土教学策略探讨[J]. 艺术品鉴 2016(06)
    • [20].铕在粉质粘土上的吸附分配比[J]. 中国稀土学报 2011(03)
    • [21].碳柱撑粘土的制备与表征[J]. 材料工程 2008(08)
    • [22].苏州澄湖湖底硬粘土粒度特征及成因初探[J]. 沉积学报 2008(05)
    • [23].烧结粘土用于制备轻质高强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 商品混凝土 2019(Z1)
    • [24].东部草原露天矿区粘土改良模拟研究[J]. 生态学报 2018(16)
    • [25].从泥塑艺术的出现到20世纪80年代粘土造型的嬗变[J]. 大众文艺 2016(09)
    • [26].Sr在粉质粘土上的吸附比研究[J].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13(03)
    • [27].废弃粘土砖再利用的策略[J]. 科技风 2013(15)
    • [28].手工创意 粘土课——《嬉戏》[J]. 好家长 2013(18)
    • [29].粘土中铁含量对烧制轻质/超轻污泥陶粒的影响[J]. 功能材料 2010(08)
    • [30].中国粘土替代美国沙土制备标准粉尘可行性研究[J]. 硅酸盐通报 2015(03)

    标签:;  ;  ;  ;  

    有机粘土制备表征及其对水中滴滴涕类物质的吸附特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