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人部字和《荀子》中从人字研究

《說文》人部字和《荀子》中从人字研究

论文摘要

《說文解字》人部是收錄文字較多的部首。一直以來學者們對《說文》人部字的宨T研究較少。本文通過對《說文》人部字的字形結構和本義的分析以及《說文》人部字的本義所屬類別的梳理,使人們對《說文》人部字的字形和本義有更為深入的了解,從而更加精確地把握許慎的《說文》。通過對《荀子》中的從人字的義項總結歸納,了解其義項構成。通過對《說文》人部字與《荀子》中的從人字的對比,可以使讀者了解《說文》人部字的本義和意義演變,《说文》人部字的本義在文獻中的使用情況,從而更準確地把握和使用《說文》人部字。文章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章緒論:主要介紹研究《說文》人部字的目的和意義,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前人研究《說文》及《說文》人部字的概況。第二章:對《說文》人部字的字形與字義進行梳理。首先以傳統“六書”的為綱,對《說文》人部字的字形進行分析,分析字形的同時找出每個字的本義。通過分析,我們的結論是:從字形看,《說文》有象形字1個,會意字16個,形聲字246個。形聲字中,聲符表義的形聲字有86個,聲符不表義只表音的形聲字有160個。從本義看,《說文》說解正確的占絕大多數,有246個,約占93.5%,不正確的有17個,約占6.5%。然後對《說文》人部字的意義類別進行了分析。第三章:以《荀子》為樣本,對《說文》人部字在文獻中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首先歸納出《荀子》中為《說文》所收的從人字的義項。然後將《說文》人部字與《荀子》中從人字進行對比分析,通過數據,展現出《荀子》中的從人字使用《說文》本義的情況。又對《說文》中未收而《荀子》中使用了的從人字進行了考察,並探討了未收的原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緒論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 1.2 研究方法
  • 1.3 前人研究綜述
  • 第二章 《說文》人部字的字形與字義分析
  • 2.1 《說文》人部中的象形字
  • 2.2 《說文》人部中的會意字
  • 2.3 《說文》人部字中的形聲字
  • 2.4 小結
  • 2.5 字義歸類
  • 第三章 《荀子》中從人字研究
  • 3.1 《荀子》中的從人字的義項分析
  • 3.2 《荀子》中的從人字與《說文》人部字對比研究
  • 結語
  • 注释
  • 參考文獻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荀子》中连词“而”的分析[J]. 汉字文化 2020(01)
    • [2].《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J]. 邯郸学院学报 2020(02)
    • [3].论《荀子》中人性的脆弱[J]. 邯郸学院学报 2016(03)
    • [4].依托细节积累 实现智慧管理[J]. 教书育人 2017(25)
    • [5].君子之学[J]. 阅读 2016(91)
    • [6].论《荀子》对老庄的批评[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7].《荀子》所引“传”类文献思想分析[J]. 华夏文化 2017(03)
    • [8].《荀子》“智”概念剖析[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9].宋刻珍本《荀子》[J]. 意林文汇 2020(04)
    • [10].《荀子》三个英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J]. 学周刊 2012(18)
    • [11].《荀子》英译对比研究[J]. 科技信息 2011(29)
    • [12].《荀子》的诚及自我构建[J]. 邯郸学院学报 2016(03)
    • [13].试由《荀子》思考个人道德与道德传统的发展[J]. 邯郸学院学报 2017(01)
    • [14].《荀子》历史观新探[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 [15].老费的《荀子》翻译与研究[J]. 汉风 2016(00)
    • [16].《荀子》引《诗》类例考[J].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4(06)
    • [17].论《荀子》的幽默艺术特色[J]. 管子学刊 2010(02)
    • [18].《荀子》的文献学方法研究[J]. 国学学刊 2018(01)
    • [19].《荀子》引《诗》略议[J]. 法制博览 2018(16)
    • [20].论清代扬州学者的《荀子》考证[J].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08(01)
    • [21].《荀子》“礼治论”的思想特质暨历史定位[J]. 邯郸学院学报 2012(04)
    • [22].《荀子》句末语气词分析[J]. 民办教育研究 2010(04)
    • [23].杨倞注《荀子》勘误[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8(02)
    • [24].《荀子》與《老子》、《莊子》關係重探——從詞彙用例考察[J]. 人文中国学报 2014(00)
    • [25].《荀子》中“道”的内容的探讨[J]. 邯郸学院学报 2013(01)
    • [26].《荀子》文章文学性分析[J]. 语文建设 2018(20)
    • [27].台湾学者对转换《荀子》思想研究的尝试——兼论以“综合”与“变化”为线索的《荀子》思想特色[J]. 邯郸学院学报 2018(04)
    • [28].《荀子》“傲”字旧注辨析[J]. 现代语文 2018(01)
    • [29].以《荀子》为例浅谈复音词的划分标准[J]. 语文学刊 2009(17)
    • [30].《荀子》“祆”字考[J]. 黄海学术论坛 2015(02)

    标签:;  ;  ;  ;  

    《說文》人部字和《荀子》中从人字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