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会计风险防范研究

我国高校会计风险防范研究

论文摘要

会计是为实现一定目标,应用科学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加工会计对象,生成会计信息,参与决策与管理的实践活动。基于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会计通过确认、记录、计量、报告的业务流程来控制行为。在有效规则约束下,会计行为符合受托责任目标,起到委托当局需要达到的行为控制功效。但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私利动机以及会计事项、会计规则、会计程序、会计行为具有的不确定性,会计又是一种风险管理活动。当前的会计造假现象印证了会计域内的风险,并已造成社会对会计行业的信任危机。高校会计是对高校经济活动的价值反映和过程控制的工具,会计风险在高校会计域客观存在。会计结果具有经济价值,会计风险一旦转化为现实会给各方当事人带来经济、声誉等方面的显性或隐性损失。风险防范与会计控制具有天然的对应关系。基于此,本文将风险管理理念嵌入高校会计实践过程,剖析高校会计风险的深层次原因,对高校会计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进行尝试性研究,期望得出有益的结论。论文的第一部分为理论审视,介绍委托代理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基本观点,分析高校现有的会计运行环境,通过会计风险的内涵解析,指出会计风险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潜在性、可控性的特征。立足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理论分析,得出会计控制是通过会计信息的传递和处理以实现风险控制的结论。第二部分为诱因溯源。分析高校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指出高校会计风险源于委托代理运行失灵、会计控制效率缺失、会计职业自律失败、会计责任追究乏力这些内外诱因。第三部分风险防范的问题分析。透过案例印证高校会计活动存在风险,并说明风险的发生具有严重后果。通过案例分析指出,高校防范会计风险在认知和管理两方面还存在问题。第四部分在前三部分的基础上提出防范会计风险的策略构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1. 研究背景
  • 2. 主要研究问题
  • 3. 研究目标
  • (二) 文献综述
  • 1. 概念界定
  • 2. 研究现状
  • (三)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价值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一、高校会计风险研究的理论审视
  • (一) 理论基础
  • 1. 委托代理理论
  • 2. 受托责任理论
  • 3. 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
  • (二) 高校会计环境
  • 1. 财政制度改革及其影响
  • 2. 高校经济特点
  • 3. 高校的会计体系
  • (三) 高校会计风险内涵解析
  • 1. 会计风险的一般特点
  • 2. 高校会计风险的特征
  • 3. 高校会计风险的分类
  • 4. 会计控制与风险防范具有天然的对应关系
  • 二、高校会计风险的诱因溯源
  • (一) 委托代理运行失灵
  • 1. 内部人控制导致内部人委托
  • 2. 内部人委托导致会计功利化
  • 3. 会计功利化导致会计风险
  • (二) 会计控制效率缺失
  • 1.会计监控弱化导致会计控制失效
  • 2. 会计控制失效导致机会主义行为
  • 3. 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会计风险
  • (三) 会计职业道德自律失败
  • 1. 道德自律失灵导致会计败德行为
  • 2. 会计败德行为导致会计风险
  • (四) 会计责任追究乏力
  • 1. 会计责任追究不力导致败德成本低廉
  • 2. 败德成本低廉导致逆向选择
  • 3. 逆向选择导致会计风险
  • 三、高校会计风险防范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高校会计风险案例解析
  • 1. 吉林大学30亿元债务案
  • 2. 高校会计高管贪污受贿案
  • 3. 高校会计假账和出借资金损失案
  • 4. 高校涉税风险案例
  • (二) 高校会计风险防范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认知误区
  • 2. 管理误区
  • 四、高校会计风险防范的策略构想
  • (一) 会计风险防范的基础:制度规范
  • 1. 严密内控制度,走出风险困境
  • 2. 启动问责机制,增强制度执行力
  • 3. 强化会计监管,增强制度约束力
  • (二) 会计风险防范的保障:利益引导
  • 1. 公平利益分配是预防涉险行为之源
  • 2. 激励约束机制是预防涉险行为的保障
  • 3. 会计责任救济是预防风险行为的推力
  • (三) 会计风险防范的途径:专业化管理
  • 1. 高校内部治理机构的有效参与
  • 2. 准确界定会计风险容忍度
  • 3. 合理配置会计风险管理资源
  • 4. 科学辨识与评估会计风险
  • 5. 积极应对与处置会计风险
  • 6. 规范会计风险管理报告
  • (四) 会计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德治与法治并举
  • 1. 健全声誉机制,避免机会主义行为
  • 2.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力图道德自律
  • 3. 加强会计法治,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不确定性”人的权利解读——詹姆斯·格里芬权利思想探析[J]. 学理论 2019(12)
    • [2].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并购[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3].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否抑制了中国银行信贷[J]. 当代财经 2019(12)
    • [4].数据稀缺与更新条件下基于概率密度演化-测度变换的认知不确定性量化分析[J]. 工程力学 2020(01)
    • [5].不确定性、移民网络和中国企业“走出去”[J]. 新经济 2020(01)
    • [6].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就业率的影响研究——来自21个经济体的经验证据[J]. 华东经济管理 2020(01)
    • [7].在不确定性中酝酿机遇[J]. 中国企业家 2020(01)
    • [8].我国财政政策的调控效果分析——基于政策不确定性视角[J]. 财政研究 2020(01)
    • [9].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04)
    • [10].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下的输入非线性复杂网络鲁棒定常时间同步问题(英文)[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0(02)
    • [11].官员更替、政策不确定性及其经济效应——中国情景10年研究回顾与展望[J].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0(02)
    • [12].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金融发展与国际资本流动[J]. 经济学动态 2019(12)
    • [13].基于稀疏多项式混沌方法的不确定性量化分析[J]. 航空学报 2020(03)
    • [14].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经济周期与艺术资产价格[J]. 财经问题研究 2020(03)
    • [15].官员变更、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6].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资:文献综述[J]. 中国集体经济 2020(07)
    • [17].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抑制企业出口吗[J]. 国际贸易问题 2020(03)
    • [18].从不确定性看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出口的影响[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20(03)
    • [19].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股市波动的影响——基于2007—2019年上证指数的实证分析[J]. 江苏商论 2020(03)
    • [20].中国不同类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效应对比研究[J]. 当代经济科学 2020(02)
    • [21].中日两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影响的比较分析[J]. 东北亚学刊 2020(02)
    • [22].政策不确定性、投资者情绪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J]. 预测 2020(02)
    • [23].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亚太地区进口贸易的影响[J]. 亚太经济 2020(01)
    • [24].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推动了贸易摩擦吗[J]. 经济学家 2020(03)
    • [25].基于关联网络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全球溢出效应研究[J]. 国际金融研究 2020(04)
    • [26].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投资——基于中日上市公司的比较[J]. 财会月刊 2020(08)
    • [27].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溢出效应:地区异质与时变特征[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0(02)
    • [28].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出口三元边际的影响——来自高技术产品的证据[J]. 国际经贸探索 2020(05)
    • [29].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多元化程度选择[J]. 产经评论 2020(02)
    • [30].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机构投资者持股行为的影响[J]. 金融与经济 2020(01)

    标签:;  ;  ;  ;  

    我国高校会计风险防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