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真菌对猕猴桃高温干旱抗性研究

丛枝菌根真菌对猕猴桃高温干旱抗性研究

论文摘要

猕猴桃属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 Lind1)植物,中国是猕猴桃的起源和分布中心,种质资源极为丰富。猕猴桃以富含维生素C而著称,享有“果中之王”的美誉。猕猴桃是一种怕干旱又不耐高温的果树,极易受到干热危害。而丛枝菌根能改善植物的水分状况而且增强果树根系的抗高温的能力。本研究在对高温干旱期三年生猕猴桃果园调查及抗性指标测定的基础上,通过接种AMF(Glomus mosseae、Glomus diaphanum和Clomus yersiforme)感染盆栽猕猴桃扦插苗的实验,较为系统地研究了AMF对高温胁迫(30℃、40℃和45℃),干旱胁迫(正常灌水、一般干旱和极端干旱)以及高温干旱协同胁迫下扦插苗的生长、氮磷钾营养吸收、光合作用特性、叶片水分状况及其他抗性指标的影响。以期建立利用AMF侵染来降低高温干旱对植株生长及抗性指标影响的生物防御体系。主要结果如下:1.接种AMF对猕猴桃扦插苗生长的影响较大,多数菌根幼苗的植株干重、根冠比、单叶面积等均显著优于无菌根幼苗。2.三种胁迫处理下,相对未接种对照而言,接种AMF均显著提高了植株根系活力,促进了根系矿质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积累,提高了叶片中N、P、K的含量,改善了植株叶片的水分状况,提高了植株的光合特性,增强了叶片膜保护酶的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有效缓解水分胁迫对植株的伤害作用,减低了膜脂过氧化程度和对叶片蛋白质损伤的程度,从而促进了植株的生长,提高了耐干旱能力。3.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AMF作用效果强于正常状况下,说明AMF更能在逆境条件下发挥作用。同时还发现,AMF对宿主植物存在一定的相互选择性,对环境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4.Gmosseae对猕猴桃扦插苗的侵染率和扦插苗生长效应的促进作用都优于G.diaphanum和G.versiform,尤其是对K元素的吸收和积累,因此G.mosseae可能是猕猴桃的优势侵染菌种之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猕猴桃概述及其当前发展状况
  • 1.2 菌根应用研究进展
  • 第2章 引言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3.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3.4 试验数据处理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高温干旱天气猕猴桃果园生态生理效应研究
  • 4.2 接种AMF对高温胁迫下猕猴桃扦插苗生长生理效应的影响
  • 4.3 接种AMF对干旱胁迫下猕猴桃扦插苗生长生理效应的影响
  • 4.4 接种AMF对高温干旱协同胁迫下猕猴桃抗性指标的影响
  • 第5章 讨论
  • 5.1 高温干旱大气猕猴桃果园生态生理效应研究
  • 5.2 高温胁迫对菌根化猕猴桃扦插苗的生长生理影响研究
  • 5.3 干旱胁迫对菌根化猕猴桃扦插苗生长生理效应的影响研究
  • 5.4 接种AMF对高温干旱协同胁迫对猕猴桃苗抗性生理的影响研究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 英文缩写词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菌物学报》“菌根真菌专刊”征稿通知[J]. 菌物学报 2017(03)
    • [2].城市菌根真菌多样性、变化机制及功能应用[J]. 生态学报 2016(14)
    • [3].蚯蚓粪基质中添加菌根真菌和混合矿物对西瓜苗期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0(02)
    • [4].菌根真菌提高林木抗旱性研究进展[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5].菌根真菌对森林养分循环潜在贡献的研究进展[J]. 生物灾害科学 2018(03)
    • [6].接种菌根真菌对梨幼苗养分吸收与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南方果树 2016(02)
    • [7].菌根真菌对人工栽培滇重楼重金属元素的影响[J]. 中成药 2014(12)
    • [8].硝酸镧和兰科菌根真菌对铁皮石斛生理特性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 2015(02)
    • [9].菌根真菌与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10].菌根真菌与接种时期对梨幼苗生长的影响[J]. 果树学报 2016(S1)
    • [11].丛枝菌根真菌提高黄瓜幼苗抗立枯病作用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4(S1)
    • [12].水分胁迫和接种菌根真菌对青冈栎根系形态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5(05)
    • [13].菌根真菌:植物的共生伙伴[J]. 知识就是力量 2017(12)
    • [14].土著菌根真菌和混生植物对羊草生长和磷营养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3(04)
    • [15].金线莲菌根真菌的分离与鉴定[J]. 现代食品科技 2012(09)
    • [16].菌根真菌与鹅毛玉凤花种子共生萌发研究[J]. 种子 2011(04)
    • [17].独蒜兰共生菌根真菌动态变化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09(10)
    • [18].菌根真菌对森林碳氮磷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J]. 温带林业研究 2020(02)
    • [19].菌根真菌定殖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04)
    • [20].不同海拔的三种杓兰属植物与菌根真菌群落组成相关性[J]. 菌物学报 2019(06)
    • [21].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营养交换机制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10)
    • [22].菌根真菌促进植物生长的光合生理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 2015(05)
    • [23].菌根真菌对白梨树幼苗磷获取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08)
    • [24].菌根真菌促进植物吸收利用氮素机制的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 2012(05)
    • [25].菌根真菌对土壤呼吸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10(01)
    • [26].两种土壤基质条件下鸡眼草对水分胁迫和丛枝菌根真菌的响应[J]. 科技通报 2008(03)
    • [27].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的研究进展[J]. 北方园艺 2019(23)
    • [28].天山雪岭云杉森林菌根真菌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J]. 干旱区研究 2019(05)
    • [29].王二涛团队首次发现植物转运葡萄糖的“交通工具”[J]. 农药市场信息 2017(16)
    • [30].丛枝菌根真菌对再植毛桃生长和根际土壤结构的影响[J]. 中国南方果树 2014(06)

    标签:;  ;  ;  ;  

    丛枝菌根真菌对猕猴桃高温干旱抗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