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及其空间格局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及其空间格局分析

论文摘要

城市区域土地利用/覆盖的快速变化,改变了地域土地覆盖的空间格局,从而对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过程产生了巨大影响。深入开展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空间格局分析,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及保持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长沙市地区为例,就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方法以及城市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基于地表生物物理参数的土地利用/覆盖遥感分类方法研究针对基于地物波谱反射特征的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方法,难以很好地解决“同物异谱、异物同谱”问题,分类精度不高的状况。本文充分利用TM数据的多光谱特征,提取了植被指数NDVI、地表温度Ts、温度植被角度TVA和温度植被距离TVD四种分类特征进行最大似然分类和决策树分类,通过对不同的组合方案的分类结果比较,发现NDVI和Ts作为分类特征参与到多光谱影像分类中,无论采用最大似然分类还是决策树分类,分类结果比较理想;将TVA、TVA和TVD分类特征与多光谱影像相结合进行分类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分类精度;加入NDVI、Ts以及TVD特征信息参与最大似然分类得到的分类精度却有所提高;决策树分类中,在Ts、TVA、TVD波段,各类地物的光谱值范围都有一定程度的混淆。因此,在多光谱影像中单独加入Ts、TVA或TVD特征波段,不能有效区分地物。为此,分别将NDVI、TVA和TVD作为特征波段与多光谱影像相结合参与决策树分类,其精度比利用多光谱波段进行最大似然分类有了很大的提高。(2)城市空间格局梯度分析研究基于多时期的Landsat影像,提取了1973年、1993年、1998年和2001年四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盖信息。在此基础上,采用“梯度分析”和“景观格局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长沙市城市化过程中空间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对于长沙市来说,半径大小为“1km”的移动窗口是研究长沙市景观空间格局梯度分析较适宜的尺度,既能避免景观指数的较大波动,又能全面地体现城市景观梯度变化的规律;②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推进,在类型水平上,从城市近郊到边缘,各种土地覆盖类型随着距离城市中心的远近,各种景观指数则表现出明显的梯度变化。在景观水平上,城市中心区域主要以城镇用地为主,故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低,斑块较为完整,形状较为简单,连通性好;城市近郊是城镇用地、裸地、耕地和林地的交界地带,破碎化程度较高,形状复杂,斑块连通性差;城市远郊是长沙市景观格局变化幅度最大的区域,原来的自然景观状态被打乱,林地和耕地被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所蚕食,特别是城镇用地,导致景观斑块的形状变得复杂,破碎化程度也比以前严重,景观的优势度降低。(3)城市化水平与土地利用/覆盖景观格局的关系研究基于多时期的Landsat影像,提取了多时相长沙市五区的城镇用地。同时在景观水平上定义了城镇用地比例来表达城市化水平,并分别从密度指标、斑块面积指标、聚散性指标、多样性指标和形状指标中选取了六种景观指数,以便讨论城市化过程与土地利用/覆盖景观格局变化的关系。城镇用地比例与这六种景观指数的回归分析表明城市化水平与这些指数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方法研究进展
  • 1.2.2 景观空间格局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数据及其预处理
  • 3.1 数据
  • 3.1.1 遥感数据
  • 3.1.2 辅助数据
  • 3.2 数据预处理
  • 3.2.1 大气校正
  • 3.2.2 几何校正
  • 3.2.3 影像镶嵌
  • 第四章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
  • 4.1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系统
  • 4.2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方法
  • 4.2.1 最大似然分类法
  • 4.2.2 决策树分类法
  • 4.3 分类过程及结果评价
  • 4.3.1 分类特征提取
  • 4.3.2 最大似然分类
  • 4.3.3 决策树分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间格局分析
  • 5.1 景观指数选取
  • 5.2 景观空间格局梯度分析
  • 5.2.1 空间尺度效应分析
  • 5.2.2 空间格局梯度分析
  • 5.3 城市化水平与土地利用/覆盖景观格局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乡协调背景下城市土地利用发展对策[J]. 居业 2020(07)
    • [2].基于节约优先战略的城市土地利用政策研究[J]. 中国土地 2019(08)
    • [3].中国城市土地利用问题的研究[J]. 时代金融 2018(27)
    • [4].宁波市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J]. 地理信息世界 2017(03)
    • [5].纽约的城市改造对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启示[J]. 知与行 2017(06)
    • [6].中国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7(06)
    • [7].论宋代城市土地利用税[J]. 云南社会科学 2015(04)
    • [8].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烟台市为例[J]. 城市地理 2017(18)
    • [9].浅谈城市土地利用控制下的高效城市交通[J]. 城市地理 2016(20)
    • [10].小城市土地利用及管理问题探讨[J]. 城市地理 2014(16)
    • [11].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涵及原理[J]. 现代商业 2013(36)
    • [12].近70 a天津主城区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遥感监测与时空分析[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20(03)
    • [13].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城市住宅 2019(07)
    • [14].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目标的差距分析[J]. 中国市场 2017(21)
    • [15].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东省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评价[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15)
    • [16].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城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5(18)
    • [17].河南公路建设对城市土地利用影响的研究[J]. 公路工程 2015(04)
    • [18].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的政府监管分析[J]. 知识经济 2014(17)
    • [19].四川省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率分析[J]. 资源与产业 2011(01)
    • [20].秦皇岛市城市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11)
    • [21].转型期城市土地利用及其内部更新问题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1(Z1)
    • [22].城市土地利用政策的伦理分析[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0(03)
    • [23].开展城市土地利用评价和空间监控预警的重要意义[J]. 国土资源情报 2010(11)
    • [24].石家庄城市土地利用增长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08(06)
    • [25].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格局——以新疆克拉玛依市为例[J]. 水土保持通报 2016(05)
    • [26].矿业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J]. 煤炭与化工 2017(01)
    • [27].浅析“精明增长”理论对城市土地利用的意义[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7(14)
    • [28].城市土地利用转型的路径选择——以广州市“三旧改造”为例[J]. 中国房地产 2015(03)
    • [29].中国东西部生态功能区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对比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5(05)
    • [30].浅谈城市土地利用生态规划[J]. 民营科技 2011(03)

    标签:;  ;  ;  ;  

    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及其空间格局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