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的关联 ——中国城市新区与大型公共设施形态研究

结构的关联 ——中国城市新区与大型公共设施形态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是对目前中国城市新区(简称“新区”)与大型公共设施的规划设计创作进行的全面研究与考察。研究主要采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宏观尺度的城市、中等尺度的新区、内城、结合部与较小的街坊尺度分析结构形式和秩序,并对微观尺度下的街区和建筑形态如何在结构中实现关联进行了探讨。论文主要分成以下几个部分:绪论对研究的缘起以及相关的方法进行了论述与说明。第一章主要探讨城市新区及其相关的概念,说明新区的西方起源、我国的新区现象、新区一词的辨析以及它与其他术语之间的关系。本章还论述了大型公共设施的内容和它所具有的特征。从第二章到第五章,论文主要描述了从城市、内城、新区以及结合部地段的不同街坊结构特征。这被分为四个部分:即城市结构、新区结构、内城结构以及结合部结构。其中,新区、内城与自然景观构成了城市结构;而三者之间的彼此关系又形成了结合部地段。这些章节结合大量实例分析了不同形态的街坊特征以及由此对城市带来的影响,并在第三章末揭示了目前中国新区结构中的常见弊病。其后,通过对内城和结合部结构的细致分析,在第五章末形成论文的结论1——从“标准化”到“多样化”的有机以及“多义性”的辩证结构。第六章延续了前面结构的阅读部分,将结构的关联深入到微观的街区和建筑尺度。本章主要以建筑师的工作角度出发,对不同类型的大型公共设施在结构中如何实现“场所关联”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并形成结论2——建筑的“多义性”价值。结语和实践的检验部分将论文进一步引申,简要总结了连续与转折在结构关联中的重要意义,并呼吁规划师与建筑师之间通过紧密合作来完成新区的创作设计工作。文末对笔者主持建成的新区项目——长兴大剧院进行了介绍,作为整篇论文的实践检验。全文共约17万九千余字,图表230余幅。

论文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城市新区概念及其相关
  • 1.1 新城的西方起源
  • 1.2 我国的“新城”
  • 1.2.1 “内城”和“新区”
  • 1.2.1.1 “内城”、“旧城”、“主城”
  • 1.2.1.2 “内城”与“新城”
  • 1.2.1.3 “新城”还是“新区”?
  • 1.2.2 新区的分类
  • 1.2.2.1 现象类别
  • 1.2.2.2 空间区位分类
  • 1.2.3 “新区”与“类新区”
  • 1.2.4 新区开发用地的选择
  • 1.3 新区中心和大型公共设施
  • 1.3.1 新区中心区
  • 1.3.2 大型公共设施
  • 1.3.2.1 大型公共设施的主要内容
  • 1.3.2.2 公共性与多样性
  • 第二章 城市结构的阅读
  • 2.1 结构形式与秩序
  • 2.1.1 结构形式的分析与评价
  • 2.1.1.1 “环形圈层结构”与“带状线性结构”
  • 2.1.1.2 可变的策略:“线性开放结构”的“簇群”、“枝状”体系
  • 2.1.2 结构秩序的关联
  • 2.1.2.1 新区与内城
  • 2.1.2.2 新区与自然景观
  • 2.2 功能结构的关联
  • 2.3 小结
  • 第三章 新区结构的阅读
  • 3.1 中等的新区尺度
  • 3.1.1 结构形式类型
  • 3.1.1.1 三种基本的方格网结构形式
  • 3.1.1.2 方格网结构的发展与“重构”
  • 3.1.2 新区中心区的街坊结构与大型公共设施类型
  • 3.1.2.1 四种类型的街坊结构
  • 3.1.2.2 三种类型的大型公共设施
  • 3.1.3 新区与中心区密度
  • 3.1.3.1 密度分区
  • 3.1.3.2 密度与节地原则和都市活力
  • 3.1.4 方格网结构形式的优化
  • 3.1.4.1 中心区Ⅱ类街坊的优化
  • 3.1.4.2 中心区整体的街坊优化
  • 3.2 较小的街坊尺度
  • 3.2.1 理想新式大街坊的内部街区结构类型
  • 3.2.1.1 三种基本的小街区类型
  • 3.2.1.2 街坊与街区属性
  • 3.2.2 理想大街坊的检验——新区中心区Ⅱ类街坊构成的连续秩序
  • 3.2.2.1 水平方向的控制
  • 3.2.2.2 垂直方向的控制
  • 3.2.2.3 交通及建筑入口
  • 3.3 小结——对我国新区结构的思考
  • 3.3.1 标准化形式
  • 3.3.2 纪念性秩序
  • 第四章 内城结构的阅读
  • 4.1 中等的内城尺度
  • 4.1.1 自由形式
  • 4.1.2 1950 和1980 年代开始的两次“革命性的重构”
  • 4.1.3 1980 年代开始的类新区重构
  • 4.2 较小的街坊尺度
  • 4.2.1 低层高密度街区
  • 4.2.1.1 步行街区
  • 4.2.1.2 苏式大街坊
  • 4.2.2 快速路的巨构、苏式大街坊和类新区的重构
  • 4.2.2.1 快速路的巨构
  • 4.2.2.2 苏式大街坊的“重构”
  • 4.2.2.3 类新区的“重构”与“批判的重构”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合部结构的阅读
  • 5.1 快速路干道形成的强大边界
  • 5.1.1 连续的边界
  • 5.1.2 转折的节点
  • 5.2 水域形成的强大边界
  • 5.2.1 滨海新区的街坊结构
  • 5.2.1.1 海岸型
  • 5.2.1.2 半岛型
  • 5.2.1.3 海湾型
  • 5.2.2 滨江滨河新区的街坊结构
  • 5.2.2.1 滨河的类新区
  • 5.2.2.2 边缘滨河新区
  • 5.3 自然绿化带形成的强大边界
  • 5.3.1 天然丘陵
  • 5.3.1.1 紧邻山体
  • 5.3.1.2 新区与山体以路相隔
  • 5.3.2 作为与内城的绿化隔离带
  • 5.3.3 被天然丘陵与水域环绕——山水之间的新区
  • 5.3.3.1 背山面水
  • 5.3.3.2 山水环绕其间
  • 5.4 小结
  • 结论 1:从“标准化”到“多样化”的有机以及“多义性”的辩证结构
  • 第六章 建筑在结构中关联(微观的街区和建筑尺度)
  • 6.1 结合部的建筑关联
  • 6.1.1 边缘新区与内城的结合部——面向快速路边界或节点的建筑
  • 6.1.2 滨水新区的结合部
  • 6.1.2.1 毗邻连续水岸的大街坊
  • 6.1.2.2 岸线上的“标示点”
  • 6.1.3 新区与绿化带以及天然丘陵的结合部
  • 6.1.3.1 自然景观的引入
  • 6.1.3.2 与山体轮廓线的关联
  • 6.2 新区内部中心区的建筑关联
  • 6.2.1 Ⅰ类大型公共设施
  • 6.2.1.1 单一集中性标识“点”
  • 6.2.1.2 可变的策略一:正交秩序基础上的变更
  • 6.2.1.3 可变的策略二:连续形式形成对街坊的“重构”
  • 6.2.2 Ⅱ类大型公共设施
  • 6.2.2.1 连续街墙中的上下部关系
  • 6.2.2.2 节点“图形”
  • 6.2.2.3 中心区的“标志”
  • 6.2.2.4 近人尺度与公共性
  • 6.2.3 Ⅲ类大型公共设施
  • 6.2.3.1 中心区的Ⅲ类街坊
  • 6.2.3.2 新区与内城边缘的独立大街坊
  • 6.2.3.3 “项目配套型”新区的中心区街坊
  • 6.3 小结
  • 6.3.1 “类街区”
  • 6.3.2 形式的“重构”
  • 结论 2: 建筑的“多义性”价值
  • 结语与实践的检验
  • 后记
  • 参考文献
  • 论文研究的中国城市新区与中心区分布图及一览表
  • 插图目录
  • 发表文章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市新区道路规划设计中的问题与措施[J]. 四川水泥 2020(04)
    • [2].口袋公园在城市新区建设中的设计应用探究[J]. 南方农业 2020(14)
    • [3].城市新区道路建设理念初探[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03)
    • [4].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新区[J]. 宁波通讯 2019(17)
    • [5].城市新区:演进、问题与对策[J]. 青海社会科学 2018(02)
    • [6].我国城市新区发展现状研究[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8(10)
    • [7].本期聚焦:国家级城市新区发展路径与实践探索[J]. 现代城市研究 2015(02)
    • [8].我国国家级城市新区的规划导向及启示[J]. 现代城市研究 2015(02)
    • [9].我国国家级城市新区设立的战略背景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 2015(02)
    • [10].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城市新区发展[J]. 中国工程咨询 2015(06)
    • [11].生态交通规划在城市新区中的实践[J]. 城市地理 2017(04)
    • [12].国内外城市新区建设经验对天府新区的启示与借鉴[J]. 先锋 2014(02)
    • [13].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的相关思考[J].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9(04)
    • [14].体育赛事与城市新区耦合联动——以兰州新区为例[J]. 甘肃高师学报 2019(05)
    • [15].关旗健:城市新区建设的“拓荒牛”[J]. 当代广西 2017(05)
    • [16].中国严控开发区和城市新区设立[J]. 中国经济周刊 2016(08)
    • [17].我国城市新区发展的战略观察与思考[J]. 城市 2014(10)
    • [18].河南15个城市新区引领产业转型[J]. 领导决策信息 2013(13)
    • [19].城市新区建设的生态化[J]. 人民之声 2012(04)
    • [20].城市新区开发的供需关系分析[J]. 城市规划 2012(07)
    • [21].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特征与问题[J]. 宏观经济管理 2012(10)
    • [22].科学管理和引导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J]. 中国发展观察 2012(10)
    • [23].基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新区建设的探讨[J]. 工程与建设 2011(04)
    • [24].城市新区设计中的文化植入[J]. 城市问题 2011(10)
    • [25].广西创新城市新区发展模式:让城市新区迸发活力[J]. 法制与经济(上旬) 2011(11)
    • [26].桂林城市新区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0(03)
    • [27].城市新区居住空间整体规划探讨——对邻里模式的承继和超越[J]. 建筑与文化 2009(11)
    • [28].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新区发展问题研究——以湖北黄石开发区为例[J]. 中国房地产 2014(09)
    • [29].新型城镇化时期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研究[J]. 城市 2013(06)
    • [30].让城市新区迸发活力——广西创新城市新区发展模式助推城镇化提质转型[J]. 广西城镇建设 2011(10)

    标签:;  ;  ;  ;  ;  

    结构的关联 ——中国城市新区与大型公共设施形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