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评价探究

产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评价探究

池敏珊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产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到我院产科收治的80例产妇,遵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0)。予以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方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态,并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临床价值可观。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产科;HAMA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医疗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女性疾病原理本身就具有独特性,使得产科护理具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性,因此,“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寻找到一种有效且可靠的护理模式非常关键。人性化护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患者的人格尊严以及生命价值,更加适用于产科护理工作[1]。基于此,本文选择我院80例产妇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作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到我院产科收治的80例产妇,遵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对照组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5.4±3.1)岁,孕周28~41周,平均孕周(39.2±0.3)周;观察组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5.8±3.5)岁,孕周29~41周,平均孕周(39.3±0.5)周。所选择研究对象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组间年龄、孕周等多项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予以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定期检查、饮食指导、日常监护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人性化护理:①住院环境人性化。确保病房内干净、整洁以及干净,可摆放绿色植物;病床之间安装布帘,尊重隐私;播放舒缓的音乐帮助转移注意力。②护理流程人性化。当孕产妇进入到手术室之后,护理人员需要与其主动进行交流,介绍相关设备设施,并确保每一项护理操作都轻柔,引导产妇主动配合;分娩完成之后需要密切关注产妇的一切情况,指导进行正确饮食,当体力恢复之后,则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了解育婴技巧、应当注意的事项;并根据每位产妇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个性化的风险预案,增强法制观念、预防危险的意识。③心理护理人性化。产妇是较为特殊的群体,由于缺乏对分娩知识的了解等,内心会存在心理问题,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其交流,鼓励以及引导将内心的疑惑等主动倾诉,并具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与缓解,给予足够的关怀与尊重,最大程度消除负面情绪。④出院指导。产妇办理出院手续后,护理人员需要对其需求以及权益给予尊重,确保其隐私,并进行出院后健康知识教育,讲解如何正确育婴,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并记录好联系方式等,便于进行电话随访,还应当将其送至医院门口道别。

1.3评判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焦虑选择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判,≥29分:严重焦虑;≥21分:明显焦虑;≥14分:肯定存在焦虑;>7分:可能存在焦虑;<7分:不存在焦虑。护理满意度行问卷调查,总分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纳入到SPSS19.0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行x2比较,(P<0.05)则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焦虑评分比较

经过不同方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越来越重要,而妇产科在临床中属于涉及患者隐私较多的科室,加之产妇属于特殊群体,对护理要求也具有特殊性。

在产科护理中,常规护理方式具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以及局限性,没有对产妇的特殊性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实施之后的效果并不理想。如今,在在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生转变的情境之下,人性化护理得到了发展以及更加普遍的影响,其是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穿以及落实到整个护理工作中去,将以往的被动式服务转变为主动式服务;不再仅仅对护理人员保持仪表整洁,举止文明等具有要求,更注重对护理工作充满高度的责任感,因此是一种新型的、现代的护理方式[2]。人性化护理的重心是“以人为本”,主要是尊重每位患者的人格尊严以及其生命价值,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并将心理学、医学以及伦理学等知识进行有效结合,实践到护理工作中,力争提供更加优质、人性化的护理服务[3]。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焦虑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提示在产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效果确切。观察组通过人性化护理,使产妇在情感上有所寄托,并积极交流,缓解负面情绪等,帮助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以及护理。

综上所述,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产科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提高护理质量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价值可观。

参考文献:

[1]王花珍.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7):160-162.

[2]冉莉,吴江梅.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7):105-105.

[3]李晓歌.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应用中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1280-1280.

标签:;  ;  ;  

产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评价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