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海海—气界面热通量的特征研究

中国近海海—气界面热通量的特征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利用NCEP/NCAR 59年月平均数据资料,运用经验正交分解(EOF)方法及一般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近海海-气界面热通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特征,并对典型海区的热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作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净热通量的变化情况基本与潜热通量、感热通量的变化一致,黄、东海不论是潜热还是感热,其变化特征基本为冬季为最大值,夏季为最小值;南海潜热通量在冬季和夏季都较大,感热通量南北表现则不太一致,北部表现为单峰型变化特征,南部全年变化较小;渤海不论是潜热还是感热通量,全年变化相对较小。除了东海,潜热通量的年均值基本上表现为自北向南减小的分布,而感热通量年均值则表现为自北向南增大的分布。热通量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异常区域为东海黑潮延伸处和南海中部,除了南海南部热通量年代际变化表现为下降的趋势,中国近海其他海区各热通量基本表现为上升的趋势。最后文中分析了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与海表面风速、SST、海-气温差和降雨的相关性,发现:海表面风速和海-气温差对潜热通量有很好的正相关性,且对东海的影响较大;东海潜热通量与SST变化较为一致,但是对于南海,潜热通量的释放与SST的变化相差2个月。对于东海而言,风速、降雨、海-气温差和SST变化与感热通量都有较好的相关性。El Nino现象对中国近海的通量也有影响,且对南海的影响较大,并且对感热通量的影响比对潜热通量的影响要大,且感热通量更易受La Nina的影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工作
  • 1.3.1 数据
  • 1.3.2 各种通量介绍
  • 1.3.3 分析方法
  • 第二章 中国近海热通量的变化特征
  • 2.1 中国近海热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2.1.1 净热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2.1.2 典型海区的季节变化特征
  • 2.1.3 各海区热通量的年内变化特征比较
  • 2.2 典型海区海—气热通量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 2.3 中国近海净热通量的年变化特征
  • 2.3.1 潜热、感热通量的年时空变化特征
  • 2.3.2 净热通量的年时空变化特征
  • 2.4 中国近海热通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 2.4.1 潜热通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 2.4.2 感热通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 2.4.3 净热通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近海热通量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分析
  • 3.1 各通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 3.2 中国近海海表面温度的变化情况
  • 3.3 中国近海海表面风场的变化情况
  • 3.4 中国近海海表面降水的变化情况
  • 3.5 相关性分析
  • 3.5.1 潜热通量与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5.2 感热通量与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6 El Nino 对潜热和感热通量的影响
  • 3.7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中国近海海—气界面热通量的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