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某高职院校大学生健康促进活动基线调查分析

四川某高职院校大学生健康促进活动基线调查分析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目的:高职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的人才健康素质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的健康素养。通过对在校一、大二学生进行健康问卷基线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指导学校健康促进工作项目的深入有效开展。方法:2016年5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健康知识、个人健康行为认知、健康需求三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1000名被调查学生对20个健康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3.1%。结论:大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低于全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评分标准。补充学生健康知识的缺陷和健康意识的树立,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充电迫在眉睫。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6-0268-0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健康促进是国家卫计委、地方社区医院、高校都很关心和重视的一项工作,高职院校作为国家人才的输出地,向社会输送高级技能型人才,同时也是进行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比较好的场所,是教育育人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和疾病与人相伴,并且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之中,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到后期个人家庭、社会以及整个民族的健康素养水平。因此,从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的角度看,在我国要真正形成人人采纳科学、健康生活方式的良好风尚,从根本上改变卫生面貌,推进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健康促进的质量[1]。四川省某高职院校为了了解在校大学生健康知识、行为水平,有效开展健康促进项目进大学活动,特对其在校大学生进行健康知识、行为基线调查与分析。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四川省某高职院校成都校区全部六个专业的大一、大二1000名在校大学生。

1.2研究方法

2016年5月,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四川省某高职院校成都校区全部六个专业的大一、大二101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抽样班级覆盖全部6个系的28个专业102个班级。在参考国内外文献[2-3]和咨询专业人士的基础上,设计编制与健康素养相关的包含30道题目的健康知识、行为基线调查问卷。问卷内容除包括被调查者的年级、性别等基本信息外,主要内容由健康知识、个人健康行为或认知、健康需求三大部分组成。

1.3问卷采用匿名方式填写,学生当场独立完成。开展问卷前,健康促进项目组专家首先对学生骨干进行培训,培训后的学生骨干在学生晚自习时间,到班级对问卷答卷要求做简单现场讲解,并当场发放回收问卷。问卷正答率统计参照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评分标准,问题的正答率≥80%为知晓。

1.4人群知晓率=人群知晓题目总数/(调查样本数×问卷题目数)×100%[4]。问卷数据用excel办公软件录入,统计分析使用excel统计公式(卡方分析方法),含一般统计学描述,χ2检验等。以P<0.01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本次基线调查发放问卷1015份,回收有效问卷10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8.5%。其中男生698人,占69.8%;女生302人,占30.2%,男女生比例为2.31:1。大一年级调查人数561人,占56.1%,大二年级439人,占43.9%。来自农村学生603人,占60.3%,来自城市学生397人。占39.7%。

2.1大学生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1000名被调查学生对20个健康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3.1%。不同性别、年级、生源地大学生对20个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中,男生回答正确题目数为10026个,知晓率71.82%;女生回答正确题目数4594个,知晓率76.06。男生与女生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8,P>0.01)。两个年级学生健康知识总体知晓率比较,大一年级答对题目数8632道,知晓率76.93%;大二年级答对题目数5988道,知晓率68.2%。两个年级学生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30,P>0.01)。城市生源与农村生源学生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城市生源学生健康知识答对题目数5923道,知晓率75.60%;农村生源学生健康知识答对题目数8697道,知晓率72.11%。城市生源与农村生源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91,P>0.01)。对于健康知识知晓率排前三名的依次是男男同性性行为是目前我国艾滋病的高发行为、扭伤关节先用冷水或冰冷敷15分钟、一个看起来健康的人也可能携带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病人同教室上课不会传播艾滋病,分别为94.8%、94.8%、94.6%、94.6%。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相对偏低,为90.8%。20道健康知识中,知晓率最后三名依次是苍蝇传播痢疾、伤寒;蚊子传播乙脑、疟疾、患性病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和有关健康标准的认知,分别是16.7%、31.8%和35.2%。乙肝主要通过注射、体液、血液、母婴方式传播的知晓率也仅为44.2%,由此可见,健康促进进大学势在必行。详见表1。

2.2大学生个人健康行为或认知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平时外出回家后的洗手习惯”项回答“放下手中的物品,马上洗手”的占52.5%;“当你在路上,口中有痰时”项回答“无论在哪里,都会吐在纸巾里再丢到垃圾桶里”的占64.6%;“个人吸烟情况”项回答“有烟瘾”的占6.6%;“对婚前性行为”项回答“反对”的占40.3%;“对同性恋”项回答“反对”的占32.7%。详见表2。

2.3大学生健康需求情况

对大学生健康需求的统计发现,“你认为健康教育有作用吗”认为“有用”的人群占93.5%;“你对学校健康促进活动的态度是”持“支持”态度的人群占95.9%;在“你希望学校开展什么方式的健康教育”项中,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所占比重最多,分别为53.4%、47.3%、30.7%,该数据显示,要加强在校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应进行系统教育、多元化教育、多形式教育,方能吸引更多在校生参与进来。在“你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项,课堂、网络、家庭成员所占比重较多,分别为49.1%、26.9%、11.3%,在“你希望学校开展哪方面的健康教育”中,肺结核的防治、急诊急救知识、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所占比重较多,分别为47.5%、27.4%、20.1%,可见,大学生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范围比较广泛。详见表3。

3.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的整体知晓率仅为73.1%,并未达到依据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评分标准设定的问题的正答率≥80%为知晓标准,四川省某高职院校大学生对部分健康知识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距,对“苍蝇传播痢疾、伤寒;蚊子传播乙脑、疟疾”、“患性病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有关健康标准的认知及乙肝主要通过注射、体液、血液、母婴方式传播”等的理解和认知相对较差,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的内涵的正确理解和掌握有待进一步强化和巩固。

3.1四川某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差,健知形势不容乐观。

通过调查结果发现,健康知识20道题目,回答正确率在80%以上的有11道;50%以上的有15道。(见表1)

对于“大学生个人健康行为或认知情况”的调查发现,5道题目中,正确的行为或认知在80%以上的没有;50%以上的有3道。(见表2)

对于“大学生健康需求情况”的调查发现,5道题目中,认为健康教育有用并且持支持态度的均在90%以上;需要的健康知识的范围、获取途径及希望的开展方式均呈现多元化现象。(见表3)

调查结果显示,四川省某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存在缺陷,教育缺乏针对性、实效性、持久性。大学生自身对健康知识获取不够重视,造成效果不理想。健康教育是一种传播行为在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领域的具体和深化。健康传播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和策略[5]。

3.2四川某高职院校大学生健康知识、行为知晓率有性别差异

结果显示,对于健康知识、行为知晓率男生是71.82%,女生是7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的知晓率高于男生。虽然整个样本存在健康知识匮乏,但是女大学生对健康知识、行为的掌握高于男生,这可能与女大学生在生活中更注重品质和细节,更关注健康有一定的原因。但是男大学生作为正常人群的一个重要角色,在健康促进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加强男大学生健康促进工作,有长远的社会性意义,有利于推进全社会的健康促进工作。

3.3四川某高职院校大学生健康知识、行为知晓率有年级差异

对大一年级和大二年级大学生健康知识、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大一年级知晓率76.93%,大二年级知晓率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一年级知晓率高于大二年级。这可能与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方式有关系:学校很多健康促进活动和专题教育都是在大一学生群体中开展,而大二年级的学生在大一接受教育后,没有形成长效知识积累,造成健康知识、行为缺失和退化。因此有必要加强和重视高年级大学生的健康知识、行为的宣传教育工作,采取更广泛和多样的教育形式让不同的群体都能参与到健康促进工作中来。

3.4四川某高职院校大学生健康知识、行为知晓率有生源差异

调查发现,城市生源学生健康知识、行为知晓率75.60%,农村生源学生知晓率7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生源学生知晓率高于农村生源学生。生源上的差异可能跟当地政府和学校在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教育的工作力度有关;家庭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也可能对该结果有影响,城市生活水平和生活理念一般高于农村。所以要针对不同生源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宣传教育,来平衡生源地带来的差异。

3.5四川某高职院校大学生个人健康行为或认知情况的结果

从统计结果来看,大学生的个人生活习惯不理想,“平时外出回家的洗手习惯”选择“放下手中的物品,马上洗手”的人只有52.5%;“当你在路上,口中有痰时”选择“无论在哪里,都会吐在纸巾里再丢到垃圾桶里”的是64.6%;“个人吸烟情况”选择“从不吸或已戒烟”的为76.7%。在行为认知方面,反对“婚前性行为”和“同性恋”的分别为40.3%和32.7%,59.7%和67.3%的人对前面两种行为持“赞同、无所谓和不知道”态度,而这三种态度会影响到其个人的性行为,也会增加艾滋病预防工作开展的难度。

3.6四川某高职院校大学生健康需求情况

认为健康教育有作用和支持学校健康促进活动的比重均在90%以上,说明大学生是欢迎学校开展健康促进活动的。在开展什么方式的健康教育的五个选项中,学生选择的主要方式是健康教育课程、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和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宣传单、宣传画和校园广播分别是13.4%和11.7%。在给出的获取健康知识的五条途径中,选择较多的是课堂和网络,分别是49.1%和26.9%。对于“你希望学校开展哪方面的健康教育”,肺结核的防治、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急诊急救知识名列三甲。详见表3。

4.建议

健康促进工作要充分发挥高校的积极态度,认真执行教育部的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完成要求的课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设立以学生为主的健康促进项目组,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造性,通过适宜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防病观念[6]。开展多种类多样式的以健康促进为主题的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健康教育促进活动中,加入宣传教育的队伍中。

【参考文献】

[1]喻瑶,高校研究生群体的健康促进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2005.

[2]肖瓅,程玉兰,马昱,等.Delphi法在筛选中国公众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2):81-84.

[3]黄丽雯,张雪宝,邹宇华,等.珠海市学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5):342-344.

[4]周艳,菏泽市医专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现状调查[D]:济南: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2.

[5]钮文异.健康传播(一)[J].华南预防医学,2005,(3):117-118.

[6]徐哲懿.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项目的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7):538-539.

标签:;  ;  ;  

四川某高职院校大学生健康促进活动基线调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