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做青过程中色度值的变化研究

乌龙茶做青过程中色度值的变化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铁观音、金观音、白芽奇兰三个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做青强度对乌龙茶色度值的影响,分析不同做青强度对乌龙茶叶片、茶粉、茶汤色度值的变化及其与主要生化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同时,研究了在三种做青温度处理下,铁观音、金观音在加工过程中茶粉、茶汤色度值的其变化规律。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经研究表明,将50g茶样粉碎60s,过100目标准分样筛的茶粉为茶粉色度值测定的最佳选择,此时,茶粉色度值测定结果较稳定。以100目茶粉为样品、茶水比1:125 g·mL-1、冲泡时间5min为茶汤色度值测定的最佳浸提方法;以2.00g毛茶为样品、茶水比1:50 g·mL-1、冲泡时间9min为毛茶汤色色度值测定的最佳浸提方法。茶叶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在超声波频率为40kHz条件下,使用丙酮:无水乙醇:蒸馏水=3:6:1的混合提取液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为50℃、超声波功率调至90%(功率为648W)、提取时间为60min、料液比为1:12g·mL-1。本研究首次直接测定乌龙茶叶片色度值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加工过程中,不同做青强度对铁观音、金观音、白芽奇兰三个品种叶片色度值的变化整体上较一致,亦存在差异性。做青期间,三个品种叶片亮度L*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做青前期表现为摇青后的叶片亮度高于摇前,后期则是摇青后的亮度低于摇前;杀青后的叶片亮度值急剧升高。铁观音、白芽奇兰的叶片绿度逐渐降低,金观音绿度先增大后减小,不同做青强度处理下叶片绿度的变化幅度存在差异;做青前期,摇青后的绿度高于摇前,后期表现为摇青前的绿度高于摇后,杀青对叶片绿度的影响不突出。铁观音叶片黄度b*值的变化趋势与叶片亮度相似;做青阶段,金观音、白芽奇兰的叶片黄度均下降,做青前期表现为摇青后的黄度大于摇前,后期表现为摇青后的黄度小于摇前,杀青后叶片黄度迅速增大,变化幅度在品种间存在差异。研究表明,色度值的变化与叶片含水量存在较高的负相关性,多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除此之外,叶片色度值的变化与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以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各组分之间的相关性较大,不同品种、不同做青强度之间存在差异。以铁观音、金观音两个品种为供试材料,分析做青温度对乌龙茶色度值的影响。其中,不同做青温度处理下,铁观音茶粉色度值L*、a*、b*均高于金观音。两个品种的亮度L*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金观音在加工后期出现小幅回升;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亮度变化幅度大小依次为22℃>27℃>17℃,铁观音变化幅度大于金观音。茶粉a*值呈上升趋势,绿度降低,红度逐渐显现;a*变化幅度大小依次为22℃>27℃>17℃、铁观音>金观音。不同做青温度处理下铁观音、金观音茶粉黄度b*的变化幅度、趋势均不同,铁观音在做青阶段逐渐下降,而金观音在做青前期黄度增大,后期逐渐下降。在加工过程中,铁观音茶汤L*、a*、b*值分别呈下降、上升、上升的变化趋势,在加工后期22℃处理下的茶汤亮度、绿度有所增大;茶汤亮度、黄度的变化幅度大小依次为17℃>22℃>27℃,红绿度的变化幅度大小依次为22℃>17℃>27℃。整体上,金观音茶汤色度值的变化与铁观音类似,但在做青前期、加工后期均出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做青叶的亮度、绿度最小,相应的黄度、红度最大;茶汤亮度的变化幅度大小依次为27℃>22℃>17℃,红绿度的变化幅度大小依次为22℃>17℃>27℃,茶汤黄度的变化幅度大小依次为17℃>27℃>22℃。整体上,铁观音色度值的变化幅度大于金观音。影响茶粉色度值的物质包括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主要是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以及水浸出物等;影响茶汤色泽的物质主要是水浸出物、黄酮类、类胡萝卜素、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等。做青温度、品种不同,决定茶粉、茶汤色泽呈现的物质亦不同。以铁观音、金观音、白芽奇兰为供试材料,研究做青强度对乌龙茶色度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做青处理下,铁观音、金观音、白芽奇兰的茶粉亮度L*在整个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均呈“M”型,金观音的变化幅度较明显,做青叶、杀青叶为加工后期的两个转折点,毛茶亮度最低;轻做青处理下,三个品种的茶粉亮度L*均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做青期间,做青强度的增大对L*值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铁观音>金观音>白芽奇兰。两种做青强度处理下,茶粉a*值逐渐上升,绿度降低,红度逐渐显现;做青期间,做青强度的增大对红绿度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铁观音>白芽奇兰>金观音。整个加工阶段,茶粉黄度b*逐渐下降,做青期间,做青强度的增大对黄度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铁观音>金观音>白芽奇兰,均表现为重做青处理下黄度增大幅度大于轻做青处理。茶汤亮度L*值在整个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呈“V”型,做青叶亮度最低,依次高于杀青叶、毛茶;做青期间,做青强度的增大对茶汤亮度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铁观音>金观音>白芽奇兰,铁观音明显高于其他品种。在整个加工过程中,茶汤a*值的变化呈“Λ”型,其中做青叶的红度最大、绿度最低,重做青变化幅度大于轻做青;做青期间,做青强度的增大对茶汤红绿度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铁观音>金观音>白芽奇兰。两种做青强度处理下,茶汤黄度b*的变化呈“Λ”型,做青叶的黄度最大,高于毛茶、杀青叶,重做青变化幅度大于轻做青;做青期间,做青强度的增大对茶汤黄度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铁观音>白芽奇兰>金观音,铁观音明显高于其他品种。影响茶粉色度值的物质包括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主要是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对茶汤色泽影响较大的物质主要是水浸出物、黄酮类、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等,其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脂溶性色素也参与茶汤色泽的呈现。做青强度、品种不同,决定茶粉、茶汤色泽呈现的物质亦不同。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乌龙茶色泽品质研究进展
  • 1.1 水溶性色素
  • 1.2 脂溶性色素
  • 2 色差计在茶叶上的应用研究
  • *a*b*表色系统的工作原理'>2.1 L*a*b*表色系统的工作原理
  • 2.2 色差计的应用
  • 2.3 色差计在茶叶上的应用
  • 3 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3.1 本研究的内容
  • 3.2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方法筛选研究
  • 1 茶粉色度值测定方法研究
  • 1.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1.1.1 试验材料
  • 1.1.2 主要仪器设备
  • 1.2 处理因素及水平设置
  • 1.2.1 因素A:磨样时间
  • 1.2.2 因素B:颗粒大小
  • 1.2.3 测定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3.1 磨样时间及茶粉粒度对各项色差参数的影响
  • 1.3.2 D处理下色度值的变化
  • 1.3.3 不同处理下的茶粉量所占百分率的变化
  • 1.4 小结
  • 2 茶粉汤色色度值测定方法研究
  • 2.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茶粉汤色的色差测定
  • 2.2.1 样品的制备
  • 2.2.2 茶水比设计(M)
  • 2.2.3 冲泡时间设计(N)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茶水比对茶汤色泽的影响
  • 2.3.2 冲泡时间对茶汤色泽的影响
  • 2.4 小结
  • 3 乌龙茶毛茶茶汤色度值测定方法研究
  • 3.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2 试验方案
  • 3.2.1 茶水比设计(R)
  • 3.2.2 冲泡时间设计(S)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茶水比对茶汤色泽的影响
  • 3.3.2 冲泡时间对茶汤色泽的影响
  • 3.4 小结
  • 4 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工艺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 4.2.2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茶叶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
  • 4.3 小结
  • 5 讨论
  • 5.1 乌龙茶茶粉色度值测定方法
  • 5.2 乌龙茶茶汤色度值测定方法
  • 5.3 乌龙茶毛茶汤色色度值测定方法
  • 5.4 茶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最佳提取工艺
  • 第三章 做青温度对乌龙茶色度值的影响
  • 1 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测定项目
  • 1.3.1 主要生化成分测定
  • 1.3.2 色度值测定
  • 1.4 做青处理方案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做青温度对铁观音色度值的影响
  • 2.1.1 铁观音做青过程中茶粉色度值的变化
  • 2.1.2 铁观音做青过程中茶汤色度值的变化
  • 2.1.3 铁观音做青过程中色度值的变化与生化成分之间的关联
  • 2.1.4 不同做青温度处理下铁观音毛茶汤色色度值的变化
  • 2.2 不同做青温度对金观音色度值的影响
  • 2.2.1 金观音做青过程中茶粉色度值的变化
  • 2.2.2 金观音做青过程中茶汤色度值的变化
  • 2.2.3 金观音做青过程中色度值的变化与生化成分之间的关联
  • 2.2.4 不同做青温度处理下金观音毛茶汤色色度值的变化
  • 3 讨论
  • 3.1 做青温度对茶粉色度值的影响
  • 3.2 做青温度对茶汤色度值的影响
  • 第四章 做青强度对乌龙茶色度值的影响
  • 1 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测定项目
  • 1.3.1 主要生化成分测定
  • 1.3.2 色度值测定
  • 1.3.3 叶片含水量的测定
  • 1.4 做青处理方案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做青强度对叶片色度值的影响
  • 2.1.1 铁观音叶片色度值的变化
  • 2.1.2 金观音叶片色度值的变化
  • 2.1.3 白芽奇兰叶片色度值的变化
  • 2.2 铁观音做青过程中茶粉、茶汤色度值的变化
  • 2.2.1 铁观音做青过程中茶粉、茶汤色度值的变化
  • 2.2.2 铁观音做青过程中色度值的变化与生化成分之间的关系
  • 2.2.3 铁观音毛茶汤色色度值的变化
  • 2.3 金观音做青过程中茶粉、茶汤色度值的变化
  • 2.3.1 金观音做青过程中茶粉、茶汤色度值的变化
  • 2.3.2 金观音做青过程中色度值的变化与生化成分之间的关系
  • 2.3.3 金观音毛茶汤色色度值的变化
  • 2.4 白芽奇兰做青过程中茶粉、茶汤色度值的变化
  • 2.4.1 白芽奇兰做青过程中茶粉、茶汤色度值的变化
  • 2.4.2 白芽奇兰做青过程中色度值的变化与生化成分之间的关系
  • 2.4.3 白芽奇兰毛茶汤色色度值的变化
  • 3 讨论
  • *、a*、b*的影响'>3.1 做青、杀青对叶片色度值L*、a*、b*的影响
  • 3.2 做青强度对茶粉色度值的影响
  • 3.3 做青强度对茶汤色度值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1 乌龙茶色度值测定方法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提取工艺优化
  • *、a*、b*的影响'>2 做青、杀青对叶片色度值L*、a*、b*的影响
  • 3 做青温度对乌龙茶色度值的影响
  • 4 做青强度对乌龙茶色度值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乌龙茶做青过程中色度值的变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