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工程沉降段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孙海洋

关于市政工程沉降段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孙海洋

身份证号码:41082319900213XXXX

摘要:现阶段,市政工程不断发展,道路和桥梁等其它构筑物之间的衔接越来越多,这就产生了很多过渡段,但由于地质、施工等方面的原因,使过渡段容易产生沉降的问题,导致路面跳车,影响行车安全和舒适度。因此,必须对过渡段施工给予高度重视,明确相关技术要点,有效控制或避免过渡段沉降的发生。

关键词:市政工程;沉降段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1导言

近年来市政工程建设数量逐渐增多,但是道桥沉降施工问题一直存在,严重影响道桥工程施工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因此,为了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针对道路沉降段产生危害,采取关键性施工技术,对道桥沉降段路基路面进行处理,以此来降低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提升市政工程质量,提高其使用寿命。

2沉降段路基路面沉降原理分析

2.1设计不全面引起的路基沉降

在市政道桥实际施工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设计不全面而引起的路基沉降现象非常普遍,例如在开始设计的过程中,许多设计人员从经济因素的角度出发,在大河面或者沟壑地区采用小跨径的桥梁设计,很容易导致桥涵构造物自身的尺寸偏小和桥头路基过长,而且在投入使用之后也会导致整体的道桥路基路面的排水效果不理想而引起路基沉降的情况,另外设计人员在施工前,并没有针对施工场地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所以导致台前台被等防护工程的设计不够完善,而且路堤填料在压力的作用之下很容易产生位移的情况,而导致整个路基发生沉降,另外在路桥过渡地段,由于设计不周到,导致连接部位存在明显的突变点,也会引起桥头跳车的问题。

2.2路堤变形

路堤变形是常见的沉降产生变化现象,因为工程所涉及的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其地形、水文等分布错综复杂,难免会产生一些陡峭的地形,路堤台背的下方土体凹凸不平,如果进行压实施工,无法保障压实充分。其次,压实的应力传递,会造成路堤变形问题,此时路堤与基础之间的力学结构会发生变化,引起不规则沉降。在临水环境中,上述两个条件会极大延缓土体内的水分排放时间,此时水分会进一步对基础进行影响使其软化,该现象会加大路堤变形的程度、沉降的幅度以及加速沉降速度。

2.3桥头搭板设置不当

沉降段在道桥中的形成和出现并不是只在建设刚刚完成就会出现的,而且在非常多数的情况下,都是在道桥在实际的使用中形成沉降段的,而且出现沉降段的位置多数都是在桥头的搭板位置,这种情况轻则导致道路的不规整,重则导致桥头出现跳车现象。除此之外,桥头搭板的位置如果设置得不是非常合理得话,也会使得沉降段出现,由于桥头搭板得位置设置得不够科学合理,当大型汽车等比较重得物体经过时,不够科学合理得位置会使得桥头搭板得受力点发生变化,致使桥头搭板出现变形情况,道桥得沉降段随之也就出现。

2.4台背地基变形

台背地基变形现象常发生于一些特殊的环境下,如山地低洼环境,环境的岩土结构松散,土体结构间存在大量的空隙与裂缝,同时这些空隙与裂缝的规格不可确定,从地质学专业角度看,此类地质环境的岩土具有高可塑性、低弹性的特点,说明受力能力不足,如果在此条件下进行道桥工程施工就很容易产生变形,间接引起不规则、不均匀沉降现象。此外,如果周边存在水体,山地低洼环境还会出现高含水量现象,其较大的空隙给水体侵蚀提供了通道,进一步使土体的强度、硬度下降,引发大幅度沉降。

3市政工程沉降段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3.1土体夯实

土体夯实处理是市政道桥工程中最为常规的沉降段路基面施工技术,主要通过强大的冲击力来夯击土体,促使土体结构密实度增加,可有效改善沉降段路基的力学表现,这种方法在绝大部分的沉降地质条件下均可应用,所以可以普遍使用。具体来说,市政道桥工程沉降段通常具有力学结构差、水含量较大的特点,而通过夯击对基础进行冲击,消除土体内部的大量空隙,可以改善沉降段力学结构差的问题,同时夯击还会对土体进行挤压,排除土体内的大量水分,有效提高基础的干密度极值。此外,在一些含水量过大的条件下,普通夯击工艺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建议采用湿法重型击法。

3.2搭板设置

搭板设置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受到力的情况下路基路面的刚度会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施工难度也会增大。所以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要保证搭板是与路基路面保持基本的平衡,这样其顶面就会和桥面底层的标高处于一个水平的状态之下。另外在设置的时候还要将其顶面的标高和路基面的顶高保持在一个水平高度,这样就能够有效解决路基和桥梁之间的过渡问题。在桥台上其搭板和台背要设置近台的一段,为了有效避免搭板发生滑移的情况使得桥头出现凹陷,还应该要设置一个水平的拉杆或者是竖向的锚栓。其钢筋之间的间距应该要有效控制到75厘米到80厘米的范围之内。要是直接设置竖直锚栓,就有可能会给牛腿或者是搭板带来破坏。在使用锚栓的时候因为其水平拉杆和限制位移具有一定一致性,所以应用的效果比较明显。在搭板以及桥台的连接地方还应该要使用大量的填充物,防止雨水渗入进去之后引发相应的质量问题。另外在施工的时候还应该要保证搭的设置和国家相关的规范相符合,确保其平整度以及坡度。

3.3道桥维护技术

在对道桥的路基路面的沉降段进行相关的技术处理的时候,往往比较需要注意的是前期的道桥的维护工作。众所周知,在道桥在初期进行施工的时候,其往往会对原本的建筑地的土地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而在建筑地受到相应的破坏之后,其往往会自主的进行一定的修复工作,这样自然的修复工作使得建筑中的道桥会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如果不对这种外力作用以及道桥进行一定的处理的话,就是致使沉降段接二连三的出现,使得整个道桥的质量受到影响。在目前来说,比较常见的一种道桥的维护技术就是石砌坞土防护法,这种方式可以将道桥坡面的土壤进行保护。

3.4填筑后台的稳定性控制

地基沉降问题与路基压缩变形是导致路面出现不规则沉降的主要原因,为了避免路堤变形的影响,可以采用填筑后台来进行稳定性控制。具体来说,填筑后台是一种加固台背填方的措施,在台背填方稳固性提高的前提下,可增加路基面的承力性能,抵消不均匀沉降误差的产生。填筑后台要根据实际条件对建设材料的级配、性能进行控制,必须满足实际要求,当实际要求较高时,可以采用半刚性材料来替代常规碎石等材料。此外,一些特殊原因也会引起路基面损坏,如果直接进行修复会严重影响工期与成本,采用压缩模技术能够改变路基面的压缩模,可降低路基面的变形程度,此项技术可以在多种条件下应用。

3.5注重开展排水施工

施工单位开展沉降路段施工,就要做好排水施工,特别是要注重控制渗漏问题,从而有效的增强道桥的整体质量。尤其是要对一些降水量比较多的路段,要加强控制,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水工作。同时,在道桥工程的前期施工,要科学合理的设置排水管道和排水沟槽,特别是一些积水路段,要及时的进行处理,防止出现浸泡填土结构的问题。并且,施工单位要对沉降路段的地下水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要结合地下情况,对地基的高度进行合理的控制,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避免雨水对路基造成侵蚀。

4结论

总之,市政道桥工程中其沉降段沉降现象形成原因较多,施工单位应当对此高度重视,并在沉降现象处理当中,需要根据具体原因来选择处理技术,同时在沉降段路基面施工技术中,有部分技术的通用性良好,可以普遍使用

参考文献

[1]陈莉莉.市政道桥工程中沉降段路基面的施工技术解析[J].居舍,2018(21):44.

[2]金江涛.市政道桥工程中沉降段路基面的施工技术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18(27):209.

[3]王文杰,王伟.道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述[J].江西建材,2017(19):196-197.

[4]闫秀梅,刘召起.道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5):100-101.

标签:;  ;  ;  

关于市政工程沉降段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孙海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