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小麦雄性不育类型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不同小麦雄性不育类型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利用2套同核异质的K、T、V、CHA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对其不同生育时期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光量子通量密度(PFD)、细胞间隙CO2浓度(Ci)、大气CO2浓度(Ca)、气孔限制值(Ls)、叶片温度(Ti)、大气温度(Ta)等光合、生理参数的日变化及其差异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不同小麦雄性不育类型的胞质效应;并对K、T、V、CHA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净光合速率(Pn)与相关生理、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以探讨影响不同小麦雄性不育类型光合速率的生理、环境因子。试验通过利用CIRAS-Ⅰ型光合仪对供试材料4个生育时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中期和灌浆后期)的旗叶净光合速率及其相关的光合、生理参数(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光量子通量密度PFD、细胞间隙CO2浓度Ci、大气CO2浓度Ca、叶片温度Ti、大气温度Ta和气孔限制值Ls)进行测定,并采用SA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相关、通径和回归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K、T、V、CHA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 Pn与Gs、C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87、0.8136,呈显著正相关(r0.05=0.8110),与Ls的相关系数为-0.8496,呈显著负相关(r0.05=0.8110),Pn的午间下降伴随着Gs、Ci的下降和Ls的升高,表明Pn的午间下降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2.与保持系的Pn值相比,CHA型和K、T、V型不育系分别降低0.88、2.76、3.30和2.04μmol CO2 m-2 s-1,产生不同程度的负效应,尤以T型和K型最明显。3.在水分利用率上,K、T、V型不育系较保持系降低0.94~1.54μmol CO2 mmol-1 H2O,负效应显著;CHA型不育系较保持系低0.36μmol CO2 mmol-1 H2O,差异不显著,说明化学杂交剂(CHA)对旗叶水分利用率无明显的不良影响。4. K、T、V、CHA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Pn、Gs与Tr均在开花期达到最大值,Pn与Gs、Tr的r=0.9305~0.9677、0.8081~0.9068,呈显著(r0.05=0.754)或极显著(r0.01=0.874)正相关。5. K、T、V型不育胞质对旗叶Pn、Gs和WUE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向效应,CHA明显降低了旗叶Tr,而对WUE无不良影响。从开花期到灌浆期,各不育类型Pn与Gs、Ci的变化趋势相同,与Ls相反,表明其Pn的变化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6. K、T、V、CHA不育类型Pn变化与各生理、环境因子变化的回归关系显著,R2= 0.9658。7. K、T、V、CHA不育类型Pn最主要的直接影响因子是Gs(直接通径系数为0.4943~0.6774),Tr、PFD和Ta对K、T型不育系Pn也有较大影响,PFD和Ca对V型不育系Pn的影响显著,Ci是限制CHA型不育系旗叶Pn的另一主要因子,其差异均达显著水平。8. Pn值因母本基因型的不同而异,冀5418及相应不育系的Pn值较太911289的高,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因此,选择优势效应大的保持系回交,有利于降低不育胞质对小麦光合功能的负效应。9.透射电镜观察分析结果表明,K、V、T冀5418不育系较其保持系在叶绿体数目、基粒数目、基粒片层发育程度、淀粉粒数目和叶绿体形态上存在差异,导致不育类型小麦光合速率较其保持系较低。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1 引言
  • 1.1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
  • 1.1.1 细胞学研究
  • 1.1.2 生理生化研究
  • 1.1.3 分子生物学研究
  • 1.1.4 叶绿体和线粒体与细胞质雄性不育性
  • 1.2 CMS 的载体
  • 1.2.1 质粒DNA 与CMS
  • 1.2.2 mtDNA 与CMS
  • 1.2.3 ctDNA 与CMS
  • 1.3 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配套及其应用
  • 1.4 几种重要的CMS 类型
  • 1.4.1 T 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 1.4.2 K、V 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 1.4.3 光温敏雄性不育
  • 1.4.4 其它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
  • 1.5 分子标记在小麦CMS 中的应用
  • 1.5.1 小麦恢复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 1.5.2 小麦可育基因的定位研究
  • 1.5.3 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机理研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光合、生理参数的测定
  • 2.3.2 透射电镜的制样和观察
  • 2.4 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光合、生理参数日变化及相互关系
  • 3.1.1 光合、生理参数的日变化
  • 3.1.1.1 Pn 的日变化分析
  • 3.1.1.2 Tr 和WUE 的日变化
  • 3.1.1.3 PFD 和Ca 的日变化
  • 3.1.1.4 Ta 和Ti 的日变化
  • 3.1.1.5 Gs、Ci 和Ls 的日变化
  • 3.1.1.5.1 Gs 的日变化
  • 3.1.1.5.2 Ci 和Ls 的日变化
  • 3.1.2 Pn 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
  • 3.2 不同不育类型光合、生理参数的差异分析
  • 3.3 母本基因型对细胞质的反应
  • 3.4 Pn 的生育期变化及差异比较
  • 3.4.1 Pn 的生育期变化
  • 3.4.2 不同生育期Pn 的差异比较
  • 3.5 影响Pn 变化的因子分析
  • 3.5.1 Gs 和Tr 的生育期变化
  • 3.5.2 WUE 和PFD 的生育期变化
  • 3.5.3 Ta 和Ti 的生育期变化
  • 3.5.4 Ca 和Ci 的生育期变化
  • 3.5.5 Ls 的生育期变化
  • 3.6 Pn 与生理、环境因子的关系
  • 3.6.1 相关分析
  • 3.6.2 通径分析
  • 3.6.3 回归分析
  • 3.7 基因型的差异比较
  • 3.8 核质互作效应
  • 3.9 透射电镜观察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茄子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生理生化特性比较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8(01)
    • [2].烟草胞质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内源激素的平衡关系[J]. 烟草科技 2016(09)
    • [3].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的越冬抗寒性鉴定与相关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12)
    • [4].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7-113A’与其保持系线粒体差异基因发掘与表达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9(11)
    • [5].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生化特性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 2008(02)
    • [6].玉米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基因差异表达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4(04)
    • [7].陆地棉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RFLP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2(02)
    • [8].甜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花期几种酶活性的比较[J]. 中国糖料 2009(01)
    • [9].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中特异序列的克隆、分析[J].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008(01)
    • [10].不同发育期紫菜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植株体内物质代谢的差异[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8(02)
    • [11].烟草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内源植物激素水平差异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09)
    • [12].国产单胚甜菜保持系和不育系制种行比对发芽率的影响[J]. 中国糖料 2015(05)
    • [13].盐胁迫对3个高粱保持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13(09)
    • [14].大豆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生殖生长期生理特性比较研究[J]. 中国种业 2018(08)
    • [15].棉花晋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差异蛋白质组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4(20)
    • [16].辣椒不育系和保持系线粒体差异基因获得及SNP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0(05)
    • [17].胡萝卜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光合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3(01)
    • [18].茎芥菜胞质四倍体白菜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光合特性比较[J]. 广东农业科学 2012(20)
    • [19].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内源激素含量的比较[J]. 西北植物学报 2008(09)
    • [20].大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RFLP分析[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5(07)
    • [21].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新种质及其保持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3(01)
    • [22].低温胁迫对3个小白菜OguCMS与保持系生化指标的影响[J]. 中国蔬菜 2010(04)
    • [23].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蕾期基因表达差异分析[J]. 园艺学报 2009(09)
    • [24].高粱不育系和保持系萌发期耐盐性[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08)
    • [25].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AFLP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0)
    • [26].不同倍性不结球白菜Pol CMS及保持系生理生化特性比较[J]. 西北植物学报 2009(01)
    • [27].干制辣椒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间多态性InDel标记的筛选[J]. 北方园艺 2017(15)
    • [28].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AFLP分析(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02)
    • [29].导入白菜型油菜遗传成分的新甘蓝型油菜保持系的应用潜力[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5(03)
    • [30].杂交稻三系配套的原理及功能研究[J]. 种子科技 2015(08)

    标签:;  ;  ;  ;  ;  

    不同小麦雄性不育类型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