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老子《道德经》

感悟老子《道德经》

感悟老子《道德经》

王遂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摘要】老子的《道德经》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从治国用兵到为人处事。本文从对老子思想的宏观认识出发,着重介绍了《道德经》中体现的老子的哲学辩证思想,进而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最后指出老子给予我的最大的人生感悟。

【关键词】老子辩证法自然

【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072-02

大至治国用兵得天下,小至个人的家庭、事业、用人、为人处事、游艺等,人们所希望实现的一切,老子全部都能为你实现,又似乎什么也没有给,全靠自身的悟性去读他,这就是老子。

一、老子《道德经》简介

老子的《道德经》共多少字?答:五千四百多字。两千多年以来,就是这五千言,有人将其看成武学兵书,有人将其看成政治秘籍,有人将其看成养生之法,还有人将其看成修道成仙的要诀,同一书,竟能读出完全相异的道道,真是旷世罕见。明太祖朱元璋在《明太祖注道德经》中指出,老子的真经在于隐,若虚若实,初看只能看到他的表面,只有透过它的文字才能识得他的宝贵思想。老子说:“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七十二章)意思是说,我所说得很容易学到,很容易实行;然而人们却不易学到,不易实行。

老子是中国名副其实的哲学家,是中国哲学的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典型的哲学著作,它首先介绍了人的认识与物与自然的关系,并且创立了系统的概念,比如道、名、无、有、始、异、同、玄、妙、虚、静、德、无为等等,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道德经》分为《道经》、《德经》两部分,《道经》主要阐发的是老子无名的恒道,给万物运动以本质的根据,《德经》是解决人与道、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探讨人在认识中如何认识道、体现道、践行道,是道和人的自然无为,道的实现和完成。其中的处世观念是老子思想中的重要部分,这些处世观念也成为中华民族行为习惯和思想定势的主要部分。

二、老子的辩证思想

老子的辩证思想贯穿于《道德经》的始终。“两者同出,异名同谓。”[1]这是老子辩证法的核心,异名是指相异的对立的两项事物,有无同出于道,名字不同但统一称谓。老子还用了相生、相成、相较、相倾、相合等词说明同一关系,“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2]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的关系,世上不存在绝对孤立的事物。

老子反对片面的观点。老子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3]意思是说,有部分才会有整体,有曲妄才会有正直,有低洼才会有满盈,有陈旧才会有新鲜,有少才有得多,仅仅是多则会有惑,以上这些相对而生的现象实质上是一体的,圣人就是凭着掌握这个法则来治理天下的。他又说:“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3]意思是,古人所说的偏与全的道理,哪里是说说而已啊!真正是回归到道之根本上了。

由此可见,老子坚持自然的辩证法则,反对片面的思想,不懂老子的辩证法就读不懂老子。很多人认为,老子《道德经》的中心思想是“无为而治”,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可奈何,逃避现实的冲突和矛盾,缺乏斗争进取精神,体现一种消极的避世态度,这就没有领悟到老子的辩证法思想。通过研读老子的《道德经》,可以体会到老子的贵柔守雌、以弱胜强以及以退为进。“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4]意思是,我一直有三件宝物并坚持保持它。一是慈,二是俭,三是不敢为天下先。贵柔守雌(慈悲为怀)就能勇往直前;俭约惜物就能丰而广;不敢做天下第一,就能成为万物的首长。老子的这段话集中体现出他以退为进的精神。当然,老子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贵柔守雌,对于个别违抗者,他也绝不会手软:“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夫孰敢矣。”[5]老子的三宝是统治者巩固权力之道。而当处于弱势的时候,老子又主张以弱胜强的道理。“天下莫柔弱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故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6]意思是,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凡是能攻克坚强的,没有什么能超过水,因此水是不可替代的,柔能胜刚,若能胜强,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却不能遵照它而行。老子讲得很清楚,“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4]他的贵柔守雌,也是克敌制胜的法宝,这就是其中所蕴含的辩证法的真正威力所在,老子是积极入世、斗争进取的。

老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明确提出辩证思想的哲学家、思想家,然而,他的辩证法并非完美无缺,历史的局限使他只看到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但没有看到事物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

三、老子的“人与自然”

1.人与自然的对立性

老子认为,人区别于他物的特点是“欲”,老子说:“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7]意思是,圣人以不欲为欲,不以难得的东西为贵,学众人学不到的东西,而纠正众人的过失,能辅助万物顺其自然,而不敢妄为。这里的欲不仅指物欲,还包含顺从自然的方面。老子的无欲也不是杜绝一切欲望,而是指人对欲望的节制。“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8]意思是要恪守朴素,少有私念,少生欲望。老子的无欲和无为在用词方法上是相同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克服自私之为,遵循客观规律而为,无欲也不是杜绝一切欲望,而是节制私欲,遵循客观规律而欲,这就是老子说的“是以圣人欲不欲”。

老子在欲与道中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对立,重要的是,老子认为自然是主要的,是不可动摇的起决定作用的,无论人表现得如何独立归根结底是被动的,人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然。人的行为是自然本身的运动之必然结果,那些对行为结果的判断标准都是人定的,人所欲望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是会改变的。

2.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老子更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对于人在自然中的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怎样才能正确的认识道、利用道,老子都有他独到的见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9]意思是说,世间的万物并无所谓仁与不仁的区别,因为万物和祭祀时用草编成的小狗一样,都服从自然规律,没有尊卑贵贱之分,同样,圣人和百姓也没有仁与不仁的区别,因为圣人、百姓和刍狗一样,也都遵循自然规律,同样没有善恶、美丑、贵贱之分。在老子看来,人就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与万物没有什么不同,他没有给人以任何超然的地位,反而认为人作为物,一定要服从物的基本规律。“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0]老子把万物概括为道、天、地、王四类,王就是人,是四类之一。作为物的四类是同一的,人和法和地、地和法和天、天和法和道不过是自然法则而已。人只不过是自然界中万物的一类而已。

老子认为人的本性就是人最基本的生存本能,是自然之性,是无欲无求,老子的社会理想就是希望人能回归其自然之性。“小国寡民,使有十百人之器而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4]意思是,国要小民要少,千百人共用的器具不使用,使民惧死而疏远迁徙。有舟车但无所可乘,有军队但无需陈列,使民回归到结绳记事的生活中去。以简单的食物为甜美,以朴素的衣服为美服,以纯朴的民俗生活为乐趣,以无华的居室为安逸,邻邦相望,鸡犬之声互相都听得见,人与人到死都不相往来。人克服对立的出路就是复归自然,要想不违背道,就要认识道,进而遵从道。“夫物云云,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11]

四、老子给予我最大的人生启示

老子认为人的本质就在于人具有欲,能认识,有思想,在一定意义上说,强调欲就是强调人,说欲就是说人,解决欲就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常足。”[12]罪没有比贪欲更大的了,祸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过错没有比贪得无厌更惨的了,所以以知足为足,就会永远得到满足而无罪。“持之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13]意思是,抓太多了就要溢出来,不如算了。怀里揣着利器,必定先伤害自己。就算你有很多钱,金玉满堂,你也受不住它的流失。如果你因为自己有钱有势看不起人、欺负人,就会惹祸上门,自食其果。

老子给予我的最大人生启示就是人在名利面前应有节制,在欲望面前应有节制。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往往会管不住自己的欲望,过度的追求享乐,日益膨胀的欲望搞乱了无数人的心灵,甚至自伤其身。想想这是多么的不值得啊!如果我们能很好的克制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把握好适度原则,那么我们的人生将会更有价值,也会更幸福。

〖注释〗

1《道德经?第一章》

2《道德经?第二章》

3《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4《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5《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6《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7《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8《道德经?第十九章》

9《道德经?第五章》

10《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11《道德经?第十六章》

12《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13《道德经?第九章》

参考文献

1宇文速.感悟老子道德经[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1

2董子竹.老子我说[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10

3王少农.老子说人生[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10

4闻章.中国人的老经验老子讲生活[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11

标签:;  ;  ;  

感悟老子《道德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