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制人参炮制工艺研究

栀制人参炮制工艺研究

论文摘要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根,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中药的“百草之王”而驰名中外。人参的药用可追溯到2000年以前,其栽培史距今也有1600余年。在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上已有人参的记载,将其列为上品,认为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现代医学也证明,人参除了能滋补强身外,在防肿瘤、抗衰老、抗心律失常、抑制细胞凋亡、降糖降脂、改善学习记忆、增强性功能和免疫功能及解酒等方面均有疗效,故近年来人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人参中包括的主要成分有人参皂苷( GS) ,大约有40多种、人参多糖(GPS)、人参醇、挥发油、低分子肽、氨基酸、维生素、有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这也是人参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1]。人参虽为补益之佳品,但若服用不当或是用量过大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鼻出血、精神高度兴奋、烦躁不安、失眠、易激动、神经过敏、眩晕头痛、玫瑰疹、瘙痒、体温升高、晨泻、抽搐、惊悸及小儿性早熟等症状,医学上称之为“人参中毒综合症”,也称“人参滥用综合症”[2]。现代文献研究推测,田七素可能是导致人参产生副作用的成分。中医普遍认为其原因是人参具有温燥之性,可能会导致机体气机塞滞,产生动血之患,从而限制了人参的应用。本实验意在寻求一种炮制方法,通过炮制缓和人参的燥性,以解决疗效与副作用之间的矛盾,满足人们的保健需求。首先,根据“相反为制”的传统中药炮制理论,“以寒制热”,在众多寒性药材中筛选出栀子作为辅料,以药汁炮制法对人参进行炮制研究。然后,以“药透汁尽”为度,根据人参的含水量,选取药汁与人参的比例。并通过实验考察,确定以鲜人参为原料,栀子为辅料,辅料用量为:100g鲜人参用药汁50ml。在此基础上,结合TLC和HPLC等方法,对炮制过程中的浸泡、蒸制等具体工艺参数加以考察。为改善人参的口感,在工艺中增加了蜜制的步骤,增强人参滋补作用的同时,缓和了药性。为了进一步探讨人参炮制的原理,采用TLC和HPLC等方法对炮制前后的样品进行了化学成分的比较,结果发现样品在指标物质的含量上发生了变化。选用小鼠、大鼠为实验动物,以出血时间、凝血时间、饮水量、尿量、肛温、尿内17-羟皮质类固醇为指标,对人参不同炮制品进行了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人参经新工艺炮制后,服用动物的各项“热性”指标均有所降低,温燥之性有所缓和。最后,还对栀制人参进行了质量标准研究,初步确立了可控的质量标准。总之,根据各种实验结果表明,新的炮制工艺所炮制的人参能够降低其温燥之性,扩大了应用范围,对安全用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论文目录

  • 中英文名词术语对照
  • Abstract
  • 摘要
  • 前言
  •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辅料的筛选与原料的比较
  • 第一节 辅料的筛选
  • 第二节 栀制鲜参与干参的比较
  • 第二章 炮制工艺研究
  • 第一节 辅料栀子液制备方法的研究
  • 第二节 栀制人参工艺研究
  • 第三节 栀制人参的放大验证
  • 第三章 人参不同炮制品的药效学研究
  • 第一节 对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及代谢机能的影响
  • 第二节 对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
  • 第三节 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影响
  • 第四章 栀制人参片质量标准研究
  • 第一节 栀制人参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 第二节 栀制人参片质量标准的起草说明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个人简历
  • 附图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栀制人参炮制工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