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前,环境中污染物的毒性评价大多是通过生物实验方法实现的,这些方法存在耗时、费用高、针对性差(因生物个体差异非常大且不同生长期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等不足,更不是一种基于作用机理的直接测试研究。为此,希望建立一种直接对污染物毒性进行评价的仪器分析方法,以便快速、准确地获得各种污染物的毒性数据。本课题主要通过毛细管电泳相互作用分析方法研究污染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实现对污染物生物活性及环境中污染物对生物体和人体的毒性作用的评价。因为污染物毒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们与靶器官,也即受体作用的大小。对于某些受体,作用力大,相应的毒性也越大。结合常数是表征分子间相互作用强弱的主要参数,所以测定污染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的大小能间接地反映污染物的毒性的大小。本课题首先研究结构上具有微小差别的邻、间、对硝基苯胺共存时对一种受体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采用磷酸盐为运行缓冲溶液,它的酸度与生物大分子和配体相互作用所需要的生理环境的酸度大体相似。实验结果显示,三种同分异构体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大小顺序是:邻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间硝基苯胺。相互作用后三种物质在检测波长下的紫外吸收强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作用前后紫外吸收强度的变化,同时推算出的相互作用的大小顺序与毛细管电泳相互作用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并初步比较了测得的结合常数值与这三种物质的另外一些理化参数以及毒性数据的相关性,发现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论文研究进一步将八种苯胺类化合物混合在一起,测定它们共存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模拟环境中的多组分共存复杂体系,使其更接近生物体真实的结合行为。求出它们结合常数的大小顺序是:苯胺<邻甲苯胺<对甲苯胺<间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邻硝基苯胺<N, N-二甲基苯胺<甲萘胺。对这些结合常数与八种物质的生物实验毒性数据及其分子结构参数等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表明了用毛细管电泳相互作用分析方法评价环境中共存多种污染物的生物毒性具有一定可行性。最后,针对常规前沿分析法存在的不足之处,初步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改进型前沿分析法,该方法保证了绘制工作曲线的配体的峰高与平衡体系中游离配体峰高的一致性,减小了实验误差,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在比较研究毛细管电泳峰漂移法和毛细管电泳改进型前沿分析法的基础上,考察了两种方法在计算间硝基苯胺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结合常数方面的差异,并获得两者的结合常数,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在药物早期毒性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5(04)
- [2].毒性评价试验中仁慈处死动物的依据和方法[J]. 毒理学杂志 2010(02)
- [3].农药对家蚕毒性评价若干问题的探讨[J]. 蚕桑通报 2011(02)
- [4].基于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的三丁基锡生态毒性评价[J]. 生态学报 2011(13)
- [5].油气田常用缓蚀剂水环境综合毒性评价[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1(08)
- [6].河南油田饮用水质生物毒性评价与污染风险分析[J]. 工业水处理 2010(06)
- [7].“替代、减少、优化(3R)”原则在OECD毒性评价试验方法中的体现[J]. 毒理学杂志 2009(05)
- [8].水溶性塑料薄膜的生态毒理学毒性评价[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1(03)
- [9].纳米二氧化钛对重组大肠杆菌毒性评价[J]. 环境化学 2011(07)
- [10].体外胚胎干细胞神经发育毒性评价模型的建立及有效性研究[J]. 卫生研究 2010(06)
- [11].城市污染河涌沉积物中重金属化学形态分析及生物毒性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33)
- [12].水环境中草甘膦和三价砷对大型溞的联合毒性评价[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11)
- [13].模式生物斑马鱼在中药活性筛选和毒性评价中的应用进展与展望[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5)
- [14].大连城市大气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和毒性评价[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0(01)
- [15].水中安乃近高级氧化法去除及其产物的毒性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09)
- [16].四川古蔺河水质的生物毒性评价[J]. 生态经济 2013(07)
- [17].以ITSFn诱导法为基础的神经发育毒性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其有效性研究[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3(01)
- [18].关节腔注射用雷公藤甲素微球的制备与毒性评价[J]. 中国当代医药 2016(30)
- [19].基于蛋白损伤污染物毒性评价的luxCDABE生物发光载体的构建[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12)
- [20].基于斑马鱼模型的药物毒性研究进展与中药毒性研究新策略[J]. 中草药 2017(01)
- [21].三氯生光降解动力学过程及其光降解产物生物毒性评价[J]. 生态毒理学报 2016(02)
- [22].FDA新近发布的药物开发期间睾丸毒性评价指导原则介绍[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6(01)
- [23].舰船用非金属材料毒性评价的动物实验方法介绍[J]. 海军医学杂志 2010(04)
- [24].新型纳豆激酶-γ-聚谷氨酸复合物注射液的制备和毒性评价[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0(02)
- [25].化学物(药物)毒性测试替代体系的建立及应用[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7(05)
- [26].不同种类消毒产品的一般毒性评价结果分析[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5(04)
- [27].石化废水的生物毒性评价研究[J]. 能源化工 2019(05)
- [28].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的体内外遗传毒性评价[J]. 中国药房 2020(01)
- [29].泥鳅在污染物毒性评价中的应用[J]. 生态毒理学报 2013(04)
- [30].环境暴露致秀丽线虫衰老毒性及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