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对肛门功能影响的临床评估

中医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对肛门功能影响的临床评估

论文摘要

中医挂线疗法是治疗高位肛瘘的特色疗法。我国古代文献记载“线落日期或旬日半月,不出二旬”的观点,其中“线落日期”即现在的橡皮筋脱落时时间,说明在古代医家已经注意到挂线的脱落时间在挂线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现阶段国内学者对橡皮筋脱落时间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提出了相应的观点,认识到橡皮筋的脱落时间和术后肛门功能存在关联。可是没有将橡皮筋的脱落时间与中医挂线治疗前后肛门功能评估进行系统的研究。我们为了进一步探索研究橡皮筋的脱落时间和术后肛门功能之间的关系,设计该项研究。以橡皮筋的脱落时间为分组依据,对不同时间段橡皮筋脱落的肛门功能进行评估,进过统计分析得出合适的橡皮筋脱落时间范围。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1.肛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从中西医对肛瘘的认识,肛瘘的病因病理、现阶段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方面作了阶段性总结。2.挂线疗法在高位肛瘘治疗中的应用概况:对现阶段挂线的作用、挂线的改良、挂线过程中橡皮筋挂断时间等方面作了系统的总结,重点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在橡皮筋挂断时间上作的研究。3.高位肛瘘治疗中肛门功能评估的研究概况:对现阶段高位肛瘘手术前后肛门功能评估的方法做了系统的总结。第二部分:临床研究目的:通过观察研究不同时间段橡皮筋脱落与手术前后肛门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各个时间段肛门功能的评估,得出合适的橡皮筋脱落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内,肛门损伤较小,肛门功能保护较好,各项评估指标都位于较理想的范围。方法:对2009.3-2011.1期间的62例高位肛瘘病例(均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住院患者),行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以术后橡皮筋脱落时间(t)为分组依据,分成三个试验组。试验一组橡皮筋脱落时间小于10天,即t<10天;试验二组橡皮筋脱落时间大于等于11天并小于等于16天,即11天≤t≤16天;试验三组橡皮筋脱落时间大于16天,即t>16。观察研究的指标为手术前后的肛门直肠压力测定(静息压、收缩压、排便压改变率)、手术前后wexner评分、紧线次数、术前指诊、MRI诊断与术中诊断符合率、半年随访复发率等。结果:三组手术前与痊愈时对比直肠肛管压力测定改变率统计分析结果,试验1组与试验2组组间比较p=0.00<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试验1组与试验3组组间比较p=0.00<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试验2组与试验3组组间比较p=0.051>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橡皮筋脱落时间范围与静息压改变率、缩榨压改变率、压榨压改变率之间存在关联,橡皮筋脱落时间范围在11天≤t≤16天时直肠肛管压力测定改变率明显低于橡皮筋脱落时间范围t<10天。三组痊愈后wexner评分统计分析结果,试验1组与试验2组组间比较p=0.00<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试验1组与试验3组组间比较p=0.00<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试验2组与试验3组组间比较p=1.00>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橡皮筋脱落时间范围与痊愈后wexner评分之间存在关联,试验2组痊愈后wexner评分明显低于试验1组。痊愈后wexner评分与直肠肛管压力测定改变率相关分析:痊愈wexner评分与静息压下降率的Pearson的相关系数为0.579,P=0.000,痊愈wexner评分与静息压下降率之间存在正相关。缩榨压和压榨压改变率与痊愈后wexner评分之间同样存在线性相关。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组间在专科诊断与MRI诊断、专科诊断与术中诊断、MRI诊断与术中诊断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3组组内在专科诊断与MRI诊断、专科诊断与术中诊断、MRI诊断与术中诊断比较,p<0.0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橡皮筋脱落时间是挂线松紧及愈合效果的综合表现。挂线治疗高位肛瘘中橡皮筋的脱落时间与术后肛门功能之间存在关联,当橡皮筋脱落时间在11天到16天之间时,痊愈后wexner评分以及直肠肛管压力测定改变率均明显低于橡皮筋脱落时间小于10天时。wexner评分和直肠肛管压力测定对肛门功能都有较好的评估作用,通过手术前后的直肠肛管压力测定改变率比较发现直肠肛管压力测定评估的灵敏度较好。痊愈后wexner评分与直肠肛管压力测定改变率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对肛门功能评估具有一致性。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一 肛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肛瘘概述
  • 2 肛瘘的病因病理
  • 3 肛瘘的临床表现
  • 4 肛瘘的诊断
  • 5 肛瘘的分类及诊断标准
  • 6 肛瘘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挂线疗法在高位肛瘘治疗中的应用概况
  • 1 药物挂线
  • 2 挂线引流与切割
  • 3 挂断时间
  • 4 现状分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三 高位肛瘘治疗中肛门功能评估的研究概况
  • 1 常规检查
  • 2 肛管直肠压力测定
  • 3 问卷式打分系统(包括AMS法、Pescatori法、Wexner评分及FISI评分)
  • 4 MRI评估
  • 5 肛管超声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一般资料
  • 2 诊疗标准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病例标准
  • 2.3 排除病例标准
  • 2.4 观察方案和方法
  • 3 结果
  • 3.1 直肠肛管压力测定统计
  • 3.2 wexner评分
  • 3.3 复发率
  • 3.4 诊断符合率
  • 3.5 紧线次数
  • 3.6 wexner评分与直肠肛管压力测定改变率相关分析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补气活血通络方治疗带状疱疹80例[J]. 光明中医 2017(16)
    • [2].不同年龄麋鹿角的脱落时间与形态特征比较[J]. 四川动物 2010(06)
    • [3].重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吸入性损伤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民康医学 2008(22)
    • [4].中医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 2012(10)
    • [5].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脐带脱落时间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13)
    • [6].鼻内窥镜联合支撑喉镜在会厌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08)
    • [7].不同消毒方式对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的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26)
    • [8].阿奇霉素与氯霉素治疗恙虫病的疗效比较[J]. 中国医药科学 2013(12)
    • [9].新生儿脐部专项护理对脐带脱落时间的影响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05)
    • [10].早期护理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情况及脐带脱落时间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06)
    • [11].新生儿脐部专项护理对脐带脱落时间的影响[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6(06)
    • [12].4~8℃冰水应用于儿童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切除术对术后假膜脱落时间的影响[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6(15)
    • [13].扁桃体剥离术与等离子低温消融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对比[J].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0(01)
    • [14].低温等离子法与传统手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比较[J].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7(04)
    • [15].中药外洗联合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多发性跖疣[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3)
    • [16].影响足月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相关因素的研究[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0(11)
    • [17].延迟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对足月顺产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的影响[J].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05)
    • [18].脐带夹对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43)
    • [19].柴胡葛根汤治疗恙虫病[J]. 中医学报 2020(11)
    • [20].探讨门诊拔甲术的治疗与护理方法[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52)
    • [21].脐带自然干燥护理对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01)
    • [22].低温等离子刀与传统手术治疗会厌囊肿的比较分析[J]. 东南国防医药 2013(05)
    • [23].Milligan-Morgan术结合中药坐浴治疗混合痔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 2011(01)
    • [24].干扰素-α2b喷雾吸入未缩短住院患者的SARS-CoV-2的脱落时间:一项初步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英文)[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2020(08)
    • [25].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对预防新生儿脐炎效果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04)
    • [26].新生儿脐部护理[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14)
    • [27].两种脐带残端处理方法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 2009(09)
    • [28].新生儿二次剪脐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 2008(20)
    • [29].两种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6(11)
    • [30].新生儿脐带残端两种处理方法的效果比较研究[J]. 护理研究 2009(33)

    标签:;  ;  ;  ;  ;  

    中医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对肛门功能影响的临床评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