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的政治性与社会性 ——以我国法律人的角色转变为视角

法律人的政治性与社会性 ——以我国法律人的角色转变为视角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备和法律服务设施的健全,人们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增强,“法律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促使我国“法律人”沿着时代的脉搏向前发展;为了充分发挥“法律人”维护权利、保障人权和实现社会正义的功能;文章从“法律人”历史变迁和角色演变的角度分析其政治性与社会性,鼓励和支持法律职业者继续向社会性方向迈进。本文首先探讨了西方近代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和特征,并且分析了共同体下“法律人”的社会独立性;其次,试图通过对我国“法律人”由古到今发展历程的介绍,说明其政治依附性在逐渐淡化,社会独立性在日益凸显;最后结合西方谈谈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发展现状,即“法律人”的“政治人”影像问题和潜在的社会性前景,从而为促使“法律人”继续向社会性发展提出一些设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 近代西方法律职业共同体及“法律人”的角色定位
  • (一) 近代西方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以美国法律职业的发展为例
  • 1、 民主政治体制的建立和工业革命
  • 2、 自然科学和法学教育的发展
  • 3、 法律行业的组织化
  • (二) 西方近现代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特征
  • (三) 近代西方法律职业共同体下“法律人”的社会独立性
  • 二、 中国传统社会“法律人”的发展状况
  • (一) 中国古代社会法律职业及“法律人”的政治依附性
  • 1、 专制君王和士
  • 2、 官僚、胥吏等
  • 3、 师爷
  • 4、 讼师
  • 5、 古代“法律人”浓厚的政治色彩
  • (二) 中国近代的变法维新及近代“法律人”制度的出现
  • 1、 维新思想的影响
  • 2、 清末近代意义上“法律人”制度的引进
  • 三、 法律移植:中国现代法律职业的兴起及“法律人”角色的转变
  • (一) 民国时期的法制建设
  • 1、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司法体系和律师制度的发展
  • 2、 国民政府时期法官和律师的演进
  • 3、 民国时期具有现代社会性雏形的“法律人”
  • (二)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法律人”的基本情况
  • (三) 改革开放后社会性日益凸显的“法律人”
  • 1、 律师制度的完善和律师角色的演变
  • 2、 法官职业的发展和角色的转变
  • 四、 当前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现状的分析及对“法律人”角色定位的设想
  • (一) 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现状的分析
  • 1、 法律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2、 “法律人”向社会性发展的前景
  • (二) “法律人”角色定位的设想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议“法律人”的社会评价[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2(04)

    标签:;  ;  ;  ;  ;  

    法律人的政治性与社会性 ——以我国法律人的角色转变为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