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家庭伦理及其现代价值

先秦两汉家庭伦理及其现代价值

论文题目: 先秦两汉家庭伦理及其现代价值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专门史

作者: 汤洁娟

导师: 商国君

关键词: 先秦两汉,家庭伦理,社会化,现代价值

文献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代家庭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家庭结构的变化削弱了传统家庭观念的约束,而新的家庭道德观念和家庭道德控制机制还不成熟,社会上出现了较多问题,如离婚率居高不下,家庭解体频繁,家庭暴力等现象严重。人们开始反思拯救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寄希望于用传统的儒家伦理来对人们的家庭观念进行适当整合。先秦两汉作为传统家庭伦理的萌生、发展、定型时期,研究这一时段具有重要意义。我认为原始儒家对于家庭伦理的论述是相对中和的,以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悌、姑慈妇听为总的原则,而后来为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后儒们对原始儒家进行了改造,放大了原始儒家思想中涵盖的不合理部分,最终走向片面化,成为“三纲五常”。另外,伦理的社会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目前人们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观念只是一种意识形态,它如何成为人们行动的准则,了解这一过程有助于我们完善道德的控制机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先秦儒家家庭伦理产生的背景及规范。由于经济及政治原因的共同作用,宗法制家族逐步解体,从春秋中期开始,个体家庭成为自然单位的承担者和体现者,独立意义上的个体家庭出现。西周“礼制”自上而下、自内而外都受到严重破坏,道德沦丧,功利主义伦理显现。在这个背景下,先秦儒家提出了作为调节手段的家庭伦理规范,主要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为总原则。 第二部分论述先秦两汉家庭伦理的变迁及其政治化。随着汉代统治者加强封建统治的需要,原始儒家中父慈子孝、夫妇和顺等相对体现权利与义务对等性的合理性因素被片面化、绝对化。伦理由情感流露发展成治国工具和仕禄手段,原有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妇和顺的家庭伦理原则向“三纲”发展。忠君孝亲的道德原则成为秦汉统治的政治原则,伦理政治一体化。也正是因为二者的紧密结合,儒家伦理才得以积极地参与了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从而显示出其社会功能的作用。 第三部分分析了先秦两汉家庭伦理的传播与实践途径。先秦时期主要是以“仁爱”作为家庭伦理的基石,以“礼”作为载体传递家庭间的伦理规范,最后通过士阶层的推动传播的,但这时的家庭伦理规范的影响还很大程度上仅停留在理论层次。在汉代则通过教育、行政、法律、感化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手段最终在现实

论文目录:

引言

一、先秦儒家家庭伦理产生的背景及规范

(一) 独立意义上“家”的出现及家庭伦理的出现

(二) 先秦家庭伦理基本规范

1、父子关系上,倡导父慈子孝

2、夫妇关系上,倡导夫义妇顺

3、兄弟关系上,倡导兄友弟悌

4、婆媳关系上,倡导姑慈妇听

二、先秦两汉家庭伦理的变迁及其政治化

(一) 先秦到秦汉家庭伦理的变迁及秦汉时期对儒家伦理思想的整合

1、伦理由情感流露发展成治国工具和仕禄手段

2、由父慈子孝发展为父为子纲,父权独尊

3、由夫义妇顺到夫为妻纲

(二) 忠君孝亲的道德原则成为秦汉统治的政治原则,伦理政治一体化

三、先秦两汉家庭伦理的传播与实践途径

(一) 先秦家庭伦理道德的传播与实践

(二) 秦汉家庭伦理的社会化

1、教育手段

2、行政上把伦理作为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内容

3、树立楷模,褒奖个人,道德感化

4、法律的调控作用

(三) 秦汉家庭伦理政治化与社会化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及影响

四、家庭伦理的现代化

(一) 分歧与争论

(二) 在传统与反传统的平衡与张力中更好的维持家庭的和谐稳定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 2005-07-19

参考文献

  • [1].先秦儒家俭德教育思想及其价值研究[D]. 杨琪.山东师范大学2018
  • [2].先秦儒家人伦观研究[D]. 陈璞道.黑龙江大学2017
  • [3].论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与当代社会公德教育[D]. 彭丽冰.西南交通大学2013
  • [4].先秦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D]. 王因.华东师范大学2013
  • [5].先秦儒家道德教育研究[D]. 尚双盘.太原科技大学2010
  • [6].先秦儒家修养观及其现代启示探析[D]. 冯芸.山东师范大学2004
  • [7].先秦儒家美善音乐伦理思想的研究[D]. 刘莎.湖南工业大学2014
  • [8].先秦儒家修身思想[D]. 李肖岭.华中师范大学2013
  • [9].先秦儒家产权伦理思想初探[D]. 王晓伟.中共中央党校2010
  • [10].先秦儒家荣辱观及其现代启示[D]. 田苗苗.太原科技大学2011

相关论文

  • [1].当代家庭道德责任探究[D]. 陆春花.湖南师范大学2007
  • [2].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规范的现代变迁[D]. 王娜.东北师范大学2005
  • [3].汉代礼制及其推行[D]. 张爽.东北师范大学2005
  • [4].两汉家庭教育研究[D]. 范喜茹.河北大学2006
  • [5].从传统走向现代[D]. 王苏.曲阜师范大学2006
  • [6].当代家庭伦理建设探析[D]. 彭素云.山东师范大学2005
  • [7].现代家庭伦理的社会学构建[D]. 李培志.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 [8].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 汪怀君.曲阜师范大学2003
  • [9].秦汉家庭关系研究[D]. 宋仁桃.苏州大学2003
  • [10].先秦两汉“天人合一”观述论[D]. 张方.陕西师范大学2004

标签:;  ;  ;  ;  

先秦两汉家庭伦理及其现代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